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05 6103 宝鸡市 地方 标准 DB 6103/T 81—2025 袋栽银耳栽培技术规范 2025 - 1 - 23发布 2025 - 2 - 25实施 宝鸡市市 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103/T 81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产地环境 ................................ ................................ ........... 1 5 茬口安排 ................................ ................................ ........... 2 6 栽培模式 ................................ ................................ ........... 2 7 菌棒生产 ................................ ................................ ........... 2 8 出耳管理 ................................ ................................ ........... 3 9 采收 ................................ ................................ ............... 3 10 档案管理 ................................ ................................ .......... 3 DB 6103/T 81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宝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华伟兴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韩根锁、赵保平、李鸣雷、张嫒、张锁良 、王周玉、 张文超、谢卫东、朱发、 张海斌、王敏、侯伟、索文敏 。 本文件由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 位: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 话:0917-8226708 地 址:宝鸡市岐山县朝阳路 56号 邮 编:722499 DB 6103/T 81 —2025 1 袋栽银耳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袋栽银耳栽培产地环境、茬口安排、栽培模式、菌棒生产、出耳管理、采收和档案管 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袋栽银耳层架栽培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5483 天然石膏 GB/T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T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 39072 袋栽银耳菌棒生产规范 WS 628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 NY/T 5099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袋栽银耳 用塑料袋为容器栽培银耳的方式 。 层架式栽培 在棚室内利用搭架进行多层栽培的生产模式 。 4 产地环境 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畅通的场地 ,水质应符合 GB/T 5749 的要求。 DB 6103/T 81 —2025 2 5 茬口安排 春季3月~5月,秋季 9月~11月。 6 栽培模式 采用层架式栽培,层间距 25cm~30cm,宽40cm~45Cm,出耳架 10层~18层,最底层距离地面 20cm。 7 菌棒生产 按照GB/T 39072 的规定执行 。 原料选择及配制 7.1.1 原料选择 原料以棉籽壳、阔叶树种硬杂木屑为主,以石膏、麸皮、蔗糖、黄豆粉为 辅。 7.1.2 配料 可结合当地原料实际,选用任意配比 : a) 阔叶杂木屑 78%、麦麸20%、石膏粉 1%、蔗糖1%; b) 棉籽壳76%、麦麸20%、石膏粉 1.2%、蔗糖1.2%、硫酸镁 0.6%、黄豆粉 1%。 c) 棉籽壳45%、阔叶杂木屑 44%、麦麸10%、石膏粉 1%。 7.1.3 配制 用拌料机均匀拌料,水分 55%~60%,pH6.2~7.0。 原料质量要求 木屑长宽分别为 0.5cm~1.0cm,棉籽壳、木屑、麸皮应新鲜、无杂质、干燥、无虫、无霉变,质量 应符合NY/T 5099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石膏粉的质量应符合 GB/T 5483 的要求。 消毒药品 应符合GB/T 15979 和WS 628的要求。 装袋打孔 采用15 cm×55 cm~60 cm,厚0.06 cm 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 ,装袋后重量为 2.5 kg~2.7kg,塑 料袋应符合 GB 4806.7 的要求。在菌棒上均匀打 4个接孔,孔直径 1.2cm~1.5 cm,深1.5cm,用专用胶布 封口。 灭菌 常压灭菌, 4h内灭菌温度上升到 100℃,保持 24h~36h,停火后焖 3h以上。高压灭菌 120℃,保持 6h 以上。应符合 GB/T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冷却 DB 6103/T 81 —2025 3 菌棒温度降至 50℃搬入接种室(棚) 。 菌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银耳与香灰菌丝的混合菌种 。 接种 接种室(棚) 经过消毒,在无菌条件下,银耳与香灰菌丝按照 1:3混合,并用银耳专用接种器接入 菌种,再封口 。 养菌 7.9.1 培养条件 在清洁卫生、干燥、无光条件下养菌,养菌温度 6℃~30℃,最适温度 23℃~25℃,空间相对湿度 45%~55%,保持氧气充足 。 7.9.2 码垛 接种后菌棒按“一”字型摆放,高度 5层~8层,过道间距 30cm ,上盖黑膜,注意通风,适温培养 。 7.9.3 翻堆 当菌落直径长至 8cm~10cm后第1次翻堆,接种口朝外,按“井”字形摆放,每层 4袋,行间距 30cm~ 40cm;当菌丝长至菌棒的 0.5时,每层 3袋。当菌丝布满全袋,应上架进行 出耳管理 。 8 出耳管理 催芽 温度22℃~25℃, 湿度80%~90%, 光照300lx~600lx,6h/d~8h/d, 用洁净无纺布覆盖菌袋 5d~7d。 出耳 温度23℃~25℃,湿度 90%~95%,光照600lx~800lx,10h/d~12h/d, 生长7d~10d。 9 采收 采收时机 耳片基本展开,边缘变薄,耳根收缩 。 采收方法 从耳基部整朵人工采收 。 10 档案管理 建立栽培档案,记录袋栽银耳栽培产地环境、茬口安排、栽培模式、菌棒生产、出耳管理、采收等 内容。保存不少于 5年。 DB 6103/T 81 —2025 4

.pdf文档 DB6103-T 81-2025 袋栽银耳栽培技术规范 宝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03-T 81-2025 袋栽银耳栽培技术规范 宝鸡市 第 1 页 DB6103-T 81-2025 袋栽银耳栽培技术规范 宝鸡市 第 2 页 DB6103-T 81-2025 袋栽银耳栽培技术规范 宝鸡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47: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