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16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2004—2024 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pesticide reduction in tea garden 2024 - 08 - 26发布 2025 - 02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2004 —2024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经济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 0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普香、谢小群、李文金、贺望兴、李延升、蔡海兰、彭华、林一舟。 DB36/T 2004 —2024 1 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化学农药减量原则、预测预报、减量措施、应 急防控措施和跟踪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化学农药减量的茶园病虫害防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19630 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GB/T 20014.12 良好农业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年采摘茶园 Multiple-time plucking tea garden 根据茶芽生长与休止时间,春、夏和秋季均采摘的茶园。 3.2 蓄养茶园 Bush-maintaining tea garden 春季采摘结束后,5 月 ~ 6 月离地 40 cm~50 cm 进行重修剪后留养的茶园。 3.3 有机转换茶园 Organic conversion tea garden 按照 GB/T 19630 规定,常规茶园向有机茶园转换有一定时间的转换期,在转换期内按照有机产品 生产技术措施进行管理,使生产的茶叶产品各项质量指标都达到有机茶产品认证的要求,正式转化为 有机产品生产基地(茶园)。 4 化学农药减量原则 DB36/T 2004 —2024 2 以节本提质增效,实现茶产业绿色高效发展为目的,在做好茶园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基础上,采取科 学的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措施降低茶园病虫害发生量,必要时使用高效施药器械配合高效 安全的化学农药进行应急防控,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 5 监测预报 4月至10月,每7 d调查一次;11月至翌年3月,每月调查一次。重点监测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 黑刺粉虱、茶炭疽病等主要病虫害,其它病虫害可根据茶园往年发生情况酌情定期开展监测。低于防控 指标时优先采用减量措施防控,7月~8月达到防控指标的常规茶园可采用化学防控。茶园主要病虫害防 控指标、防控适期参考附录A.1。 6 减量措施 6.1 农业防控 6.1.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对种质种苗进行植物检疫,并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 种。 6.1.2 茶园周围种植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合理搭配种植茶树害虫或病原菌的趋避、屏 障植物等。 6.1.3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减少茶小绿叶蝉、蓟马、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病虫为害。 6.1.4 采用修剪技术措施,减少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为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 6.1.5 秋末进行茶园深耕,降低土壤中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种群密度。 6.1.6 在茶园冬季管理结束后,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封园。 6.2 物理防控 6.2.1 杀虫灯诱杀 宜采用发光光谱峰值为 385 nm 和 420 nm 的 LED 灯管作为诱虫光源;平坦、缓坡茶园每 1 hm2~ 1.3 hm2 安装 1 台杀虫灯, 山地茶园适当增加安装密度, 宜大面积连片使用, 诱虫灯源高于茶蓬 40 cm~ 60 cm,3 月上旬开灯,11 月关灯。 6.2.2 色板诱杀 蓄养茶园和有机转换茶园宜采用色板诱杀防控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小型刺吸类害虫。全年采摘 茶园根据条件选择使用。优先选择天敌友好型色板,防控茶园蓟马选用蓝色色板。每 666.7 m2 均匀悬 挂 25~30 块,悬挂高度为高于茶蓬面 10 cm~20 cm;虫满时及时更换。 6.3 生物防控 6.3.1 利用天敌 幼龄茶园间作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给天敌营造好的栖息、繁殖场所,保护和利用天敌。 可人工释放或保护捕食螨、赤眼蜂、绒茧蜂、缨小蜂等天敌防控害螨、灰茶尺蠖、小绿叶蝉等。 6.3.2 性信息素诱捕 根据茶园虫害发生情况,可选择使用灰茶尺蠖、茶毛虫、茶细蛾等性信息素诱捕器。在越冬代成虫 始发时安装,每 666.7 m2 悬挂 2~4 个,宜大面积连片持续诱杀至 10 月底。 DB36/T 2004 —2024 3 6.3.3 生物农药防治 根据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选择使用经农业农村部登记许可的生物农药。 7 应急防控措施 7.1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对茶树蓬面、两侧或中下部位精准重点喷施。 7.2 选用登记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药剂参考 GB/T 8321、NY/T 393、NY/T 5018 规定合理使用。 7.3 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不宜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提倡一药多治或不同农药合理 混用。 7.4 不宜使用高水溶性化学农药。 8 跟踪记录 8.1 记录要求 按 GB/T 20014.12 和 GB/T 19630 的相关规定做好种植过程记录。 8.2 投入品档案 投入品档案应有茶园病虫害防控中所用方法及农药使用情况, 包括防控时间、 防控对象、 农药名称、 用药剂量及防控效果等信息。 8.3 农事操作档案 建立农事操作档案,包括土肥管理、修剪、采摘等农事信息。 8.4 档案管理 档案记录内容应清楚、准确和完整,建立专门档案,档案至少保存 5 年。 DB36/T 2004 —2024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江西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控指标、防控适期 江西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控指标、防控适期见表A.1。 表A.1 江西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控指标、防控适期 病虫害名称 防控指标 防控适期 茶小绿叶蝉 5 月 ~ 6 月百叶虫口数高于 6 头,8 月 ~10 月百 叶虫口高于 12 头 若虫数占总量 80% 以上 灰茶尺蠖 幼虫量每平方米 6 头及以上 生物农药在幼虫孵化盛末期至二、三龄初期, 化学农药在三龄前幼虫期使用 茶橙瘿螨 中小叶种平均每叶螨口 17 头 ~ 22 头;或每平方 厘米面积有虫 3 头 ~ 4 头 发生高峰期前,一般为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 茶毛虫 百丛茶蓬有卵块 5 个及以上 三龄前幼虫期 茶丽纹象甲 平均每 666.7 m2 1000 头 为害高峰期为 5 月底到 6 月 黑刺粉虱 小叶种 2 头/叶 ~ 3 头/叶, 大叶种 4 头/叶 ~ 7 头/叶 卵孵化盛末期 茶蚜 有蚜芽梢率 4% ~ 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 20 头 发生高峰期, 一般为 5 月上中旬和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 茶黄蓟马 茶棍蓟马 虫梢率大于 40%,每百梢虫口数大于 100 头 春茶结束后第 1 高峰前每百叶有 12 头,且若 虫占总量 80% 以上 茶芽枯病 叶罹病率 4% ~ 6% 春茶初期,老叶发病率 4% ~ 6% 时 茶炭疽病 嫩叶发病率 45%、成老叶发病率 10% ~ 15% 5 月 ~ 6 月(梅雨季节)或8 月 ~ 9 月病害 盛发前期 茶白星病 叶罹病率 6% 春茶期,气温在 16 ℃~24 ℃,相对湿度 80% 以上 B 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36-T 2004-2024 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2004-2024 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2004-2024 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2004-2024 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02: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