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7.140 CCSP56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344.6—2024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6部分:沙地风力侵蚀防治技术规范 Regulationsoftechniquesforcomprehensivecontrolofsoilerosioninsmall watershed-Part6:Technicalguidelinesforwinderosioncontrolinsandland 2024-05-23发布 2024-1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6/T1344.6—2024 I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植物措施...........................................................................2 5沙障工程...........................................................................3 6化学措施...........................................................................4 附录A(资料性)江西省沙地适宜造林树(草)种列表.........................................5DB36/T1344.6—2024 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DB36/T1344《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第6部分。DB36/T1344《小流域水土流失综 合治理》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规范; ——第2部分:生态清洁小流域评级规范; ——第3部分:崩岗治理技术规范; ——第4部分:项目后评价导则; ——第5部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莫明浩、葛佩琳、张利超、段剑、宋月君、肖胜生、赵佳鼎、魏伟、王凌云、 万佳蕾、王嘉、沈发兴、吴小雨、胡皓、石芬芬、周春波、宗小天。DB36/T1344.6—2024 III引  言 为了保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更好地促进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和效益 的实现,制定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已经成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小流域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已出台五项标准: ——第1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规范。目的在于建立适应江西省各地方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 治理措施体系,满足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要求; ——第2部分:生态清洁小流域评级规范。目的在于建立一套小流域生态清洁整体性评价标准,更 好地开展流域生态建设; ——第3部分:崩岗治理技术规范。目的在于确立江西省崩岗治理的设计、施工、管护等技术要求; ——第4部分:项目后评价导则。目的在于建立适用于江西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后评价 的技术标准体系,满足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5部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目的在于制订全省性的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 技术标准,为高质量开展流域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指导和支撑。 根据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需求与发展方向,本阶段出台一项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 ——第6部分:沙地风力侵蚀防治技术规范。目的在于建立江西省滨湖沿河沙地风力侵蚀防治的技 术标准,为高质量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指导和支撑。 鄱阳湖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然而,在鄱阳湖滨湖及赣江、 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尾闾等地区,由于水蚀、风蚀和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等自然、人为因素的作用, 出现了以沙丘、沙洲、沙山组成的“水乡沙漠”特殊景观,存在着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其在成因、分 布范围、治理及开发利用途径上均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截然不同。严重的风沙侵蚀压埋农田, 毁坏耕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 作,有效治理风蚀沙地和促进沙地脆弱生态系统的修复,结合江西省滨湖沿河沙地的分布、防治现状和 社会需求,制定本文件。DB36/T1344.6—2024 1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6部分:沙地风力侵蚀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地风力侵蚀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植物措施、沙障工程和化学措施等方面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鄱阳湖滨湖及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尾闾等地区的滨湖、沿河沙地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1645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GB/T21141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GB/T51085防风固沙林工程设计规范 LY/T2996活沙障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动沙地shiftingsandyland 植被盖度小于10%,风沙活动强烈,地表沙物质流动性强的沙地。 3.2 固定沙地fixedsandyland 植被盖度大于30%,地面具有明显结皮,风沙活动较弱,地表沙物质基本不流动的沙地。 3.3 半固定沙地semi-fixedsandyland 植被盖度介于10%~30%,地面常有薄层结皮,风沙活动比较强烈,局部沙物质流动的沙地。 3.4 沙障sandbarriers 为控制风沙流动,减轻风力侵蚀而设置的挡沙障蔽物。其中,采用具有生命力的植物材料设置的障 蔽物称为植物沙障,采用柴草、秸秆、芦苇、枯枝等非活体材料设置的障蔽物称为机械沙障。 3.5 防风固沙林defendthesandcuresthesandplantationDB36/T1344.6—2024 2在流动、半固定沙地和潜在土地沙化地区,为治理和防止风沙侵害蔓延而营造的由不同适生树种组 成、具有一定结构、空间配置类型、能发挥防风固沙效能的林分。 3.6 先锋树(草)种pioneertree(grass)species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最先生长、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的树(草)种。 4植物措施 4.1适用区域 适用于具备植物生长条件的沙地治理。 4.2植物选择 植物选择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以乡土植物为主,优先选用固沙先锋树(草)种; ——乔木选择生长迅速、根深、叶密、不易风倒风折、抗逆性强的树种; ——灌木选择根系发达、易分蘖、耐风蚀沙埋、耐干旱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 ——草本选择根系发达、叶片繁茂、耐干旱瘠薄、耐风蚀沙埋、能快速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沙地适宜造林树(草)种详见附录A。 4.3植物配置及种植技术 4.3.1流动、半固定沙地造林 4.3.1.1造林前期,根据立地条件使用沙障或化学措施减缓风速,固定流沙。 4.3.1.2优先种植灌草等固沙先锋树(草)种,如“单叶蔓荆+狗牙根”,灌木种植宜密株距、宽行距, 以后在灌木行间营造乔木树种,乔木不宜过密,逐步形成草、灌、乔三级群落。 4.3.1.3乔木林宜种植在背风坡丘间低地,阻挡流沙前移;灌木和草本宜种植在迎风面坡脚,拉低沙 丘。 4.3.1.4种植形式主要有带状造林和片状造林,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带状造林:在单一风向或正反交互风向的区域,宜带状造林,林带走向应垂直于主害风方向。 可采用单带或多带式防风固沙林。单带由1条林带构成,由乔木或灌木组成,带宽3m~5m (1行~2行树)。多带由2条或2条以上单带构成,单带宽4m~10m(2行~5行树)。林 带间距、林带宽度参考GB/T16453.5、GB/T51085相关规定执行; ——在多风向作用区域,宜片状造林,植株一般呈“品”字形排列,株行距应根据树种和立地条件 确定。 4.3.1.5乔木和灌木采用穴状整地,穴的规格长、宽分别为30cm~50cm,深30cm~50cm,整地时 把杂草翻埋于穴内,种植施工与管护按照GB/T15776、GB/T16453.5的5.3相关规定执行。草本宜采 用带状整地,整地深度15cm~20cm,种植施工与管护按照GB/T16453.2相关规定执

.pdf文档 DB36-T 1344.6-2024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6部分 沙地风力侵蚀防治技术规范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1344.6-2024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6部分 沙地风力侵蚀防治技术规范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1344.6-2024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6部分 沙地风力侵蚀防治技术规范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1344.6-2024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6部分 沙地风力侵蚀防治技术规范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4:00: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