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39 35 福建省 地方标准 DB35/T 2201—2024 菌草制作食用菌培养料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dible mushroo m subsrates by Juncao 2024 - 09 - 05发布 2024 - 12 - 05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2201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正原菌草 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友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顺昌新菌都菇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林冬梅、李晶、梁静、林占熺、曾友竞、林辉、刘朋虎、林兴生、罗海凌、张 双双、苏德伟、陈晓斌、蔡杨星、郑丹、薛志香、曹秀明 。 DB35/T 2201 —2024 1 菌草制作食用菌培养料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菌草 制作食用菌培养料的 生产环境、原料、配方、 生产工艺 及生产档案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 以菌草为主料制作 食用菌培养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119 饲料原料 小麦麸 DB35/T 1483 菌草栽培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菌草 juncao 适宜作为食用菌 、药用菌培养料 的草本植物。 3.2 生料 raw material substrate 未经过湿热灭菌或发酵处理的培养料 。 3.3 发酵料 composted substrate 经过堆积发酵的培养料。 3.4 熟料 sterilized substrate 经过湿热灭菌处理的培养料 。 4 生产环境 选址 4.1 应选择交通便利、生产用水 电有保障、通风好、 远离污染源 、远离居民生活区 域的地点。 DB35/T 2201 —2024 2 布局 4.2 应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进行 合理布局,生产区 与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可分为:原料晒场 、仓库、 粉碎车间、 拌料车间、发酵车间、装袋 车间、灭菌车间等,所有车间进行物理隔离并处于场地下风口 。 5 原料 主料 5.1 5.1.1 根据栽培的 食用菌种类(见附录 A),选择适宜的菌草 (见附录B)作为培养料的主要原料 。菌 草栽培应符合DB35/T 1483 的规定。 5.1.2 应选择新鲜、 洁净、无病虫害、无异味、无霉变、无腐烂 的鲜菌草或含水量小于等于 14%的干 菌草。 5.1.3 不使用来源于污染 区域、矿区栽培的 菌草。 辅料 5.2 应选择无病虫害、无异味、无霉变 、无腐烂 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 麦麸、米糠、玉米粉、大豆粉、 畜禽粪便。其中麦麸应符合 NY/T 119的规定。 生产用水 5.3 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6 配方 菌草制作 食用菌培养料 的常用配方见附录 C。 7 生产工艺 生料制作 7.1 7.1.1 预处理 鲜菌草或干菌草去除金属、 塑料、 石头等杂质后, 粉碎或破碎成直径0.2 cm~0.8 cm的颗粒或碎屑, 或截断成适宜长度 。 7.1.2 拌料 根据食用菌品种和栽培模式选择适宜的配方,按比例添加主料、辅料和水,搅拌均匀,控制培养料 含水量在 60%~65%,并及时使用。 发酵料制作 7.2 7.2.1 预处理 按7.1.1的规定执 行。 DB35/T 2201 —2024 3 7.2.2 建堆 按照一层主料、一层辅料建堆 。堆体高度 1.5 m~1.8 m,宽度2.0 m~2.5 m,长度不限,每隔 2.0 m~ 3.0 m设置一个放气孔。 7.2.3 一次发酵 7.2.3.1 当堆体中心 温度上升到 65 ℃~75 ℃时,进行第一次翻堆 。 7.2.3.2 发酵过程中,堆体中心温度超过 75 ℃时,应进行翻堆或强制通风。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在 60%~65%,pH 7.5~8.5。 7.2.3.3 仅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发酵周期 35 d~40 d,翻堆3次为宜。 7.2.4 二次发酵 7.2.4.1 巴氏蘑菇 、草菇、双孢蘑菇等 培养料应移入室内上架,进行二次 发酵。 7.2.4.2 当料温上升到65 ℃~75 ℃时,继续发酵 12 h~24 h; 接着通过自然升温或锅炉蒸汽等方式, 使料温保持60 ℃~63 ℃,持续 8 h~10 h;再降温 至48 ℃~52 ℃,保持5 d~7 d;最后降温至25 ℃ 左右,结束发酵,将 培养料混合均匀 。 7.2.4.3 发酵过程中,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在 60%~65%,pH 7.5~8.5。 熟料制作 7.3 7.3.1 预处理 按7.1.1的规定执行 。 7.3.2 拌料 根据食用菌品种和栽培模式选择适宜的配方,按比例添加主料、辅料和水,搅拌均匀。控制培养料 含水量在 60%~65%。 7.3.3 装袋 根据食用菌品种,选择聚乙烯或聚丙烯等适宜的包装材料进行 装袋,松紧度 适中并均匀 ,再用套环 和过滤菌盖封口 。 7.3.4 灭菌 7.3.4.1 高压灭菌 将培养袋放入高压灭菌装置中 进行灭菌 ,排尽冷空气后温度升至 121 ℃~125 ℃,保持2 h~3 h。 待压力自然降至常压时,取出 培养袋。 7.3.4.2 常压灭菌 将培养袋放入常压灭菌装置中,温度上升至 100 ℃,保持12 h以上,待温度降至 70 ℃~80 ℃后, 取出培养袋。 DB35/T 2201 —2024 4 8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 ,并至少保留两年。生产档案 包括但不限于 原料来源 、生产方式 、培养料配方、灭 菌方式等。 DB35/T 2201 —2024 5 附录 A (资料性) 适宜菌草栽培的食用菌种类 适宜菌草栽培的食用菌种类 见表A.1。 表A.1 适宜菌草栽培的食用菌种类 门 菌纲 亚纲 目 科 属 种 担 子 菌 亚 门 层 菌 纲 同 隔 担 子 菌 亚 纲 伞 菌 目 侧耳科 香菇属 香菇(Lentinula edodes ) 侧耳属 白黄侧耳( Pleurotus cornucopiae ) 粗皮侧耳( Pleurotus ostreatus ) 肺形侧耳( Pleurotus pulmonarius ) 金顶侧耳( 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 淡红侧耳( Pleurotus djam or) 紫孢侧耳( Pleurotus sapidus )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鲍鱼菇( Pleurotus abalonus ) 阿魏蘑( Pleurotus ferulae ) 盖囊侧耳( Pleurotus cystidiosus )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白蘑科 金针菇属 金针菇( Flammulina filiformis ) 白 色 金 针 菇 [Flammulina filiformis (White)] 玉蕈属 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 ) 白蘑属 塔菇(未定名) 小奥德蘑属 卵孢小奥德蘑 (Oudemansiella radicata ) 蜜环菌属 蜜环菌( Armillariella mellea ) 假蜜环菌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 杯伞属 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 ) 口蘑科 大伞菇属 巨大口蘑(Macrocybe gigantea ) 蘑菇科 蘑菇属 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 巴氏蘑菇 (Agaricus blazei ) 棕色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 光柄菇科 草菇属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 银丝草菇( Volvariella bombycina ) DB35/T 2201 —2024 6 表A.1适宜菌草栽培的食用菌种类 (续) 门 菌纲 亚纲 目 科 属 种 担 子 菌 亚 门 层 菌 纲 同 隔 担 子 菌 亚 纲 伞 菌 目 球盖菇科 鳞伞属 滑菇(Pholiota microspora ) 白滑菇( Pholiota nameko ) 球盖菇属 大球盖菇(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 鬼伞科 鬼伞属 鸡腿菇

.pdf文档 DB35-T 2201-2024 菌草制作食用菌培养料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2201-2024 菌草制作食用菌培养料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2201-2024 菌草制作食用菌培养料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2201-2024 菌草制作食用菌培养料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54: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