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7.140.10 CCSX55 3418 宣城市地方标准 DB3418/T040—2025 五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productionandprocessingofWuhetea 2025-05-08发布 2025-06-08实施 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18/T040—2025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德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提出。 本文件由宣城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德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杨滩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宣城市农产品质 量安全中心、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亭市场监督管理所、东亭乡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广德市农 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尤向峰、杨振林、涂维东、陶睿涵、王小莲、贾方勇、廖军、杭琳悦、张兵、 徐建庭、肖光柱、钱爰吉、张巧丹、毛玲、赵越。DB3418/T040—2025 1五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五合茶叶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管理、采摘加工、地理标志和标签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农产品五合茶叶生产、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五合茶叶 产于宣城市广德市杨滩镇白马村、燎琳村、九房村、五合村4个村的本地群体品种为原料,按一定 要求加工而成的茶叶。 4生产管理 4.1自然环境 产地自然环境应符合GB3095、GB15618的规定。 4.2茶苗繁殖及栽培管理 4.2.1育苗 采用籽播或扦插方式育苗。籽播育苗:每年霜降前后采收当地茶园里已成熟的茶籽,12月份或次 年1月份用水浸泡5天~7天,每穴播下3粒~4粒饱满茶籽。扦插育苗:9月份,选用茶园枝条,利用 短穗扦插育苗,次年10月~11月大田移栽。 4.2.2栽植DB3418/T040—2025 24.2.2.1栽植时间 春季栽植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下旬,秋季栽植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下旬。 4.2.2.2栽植密度 宜每公顷3万~5万株。 4.2.3施肥管理 4.2.3.1施肥要求 按NY/T5018的规定执行,生产茶园施肥情况视土壤肥力和产量而定;严禁使用含氯复混(合)肥。 4.2.3.2施肥时间 基肥时间为9月下旬~10月下旬。 4.2.4耕作、除草 4.2.4.1耕作 深耕:每年7月~10月对茶园行间土壤进行深耕一次,深度20cm~30cm。 中耕:每年进行两次中耕,分别为6月份和9月份,深度10cm~15cm。 4.2.4.2除草 结合中耕和深耕除草。 4.2.5修剪 成林茶园每年5月~6月修剪1次。 4.2.6主要病虫害防治 4.2.6.1主要病虫害 主要虫害:茶尺蠖、茶蚜、黑刺粉虱、茶叶螨类。 主要病害:茶赤叶斑病、茶芽枯病。 4.2.6.2防治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采用化学防 治。 4.2.6.3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按照NY/T5018的规定执行,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参照NY/T1276的规定执行。 4.3鲜叶运输 鲜叶运输应符合GB/T31748的规定,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 雨、防曝晒;装卸时轻装轻卸,防重压;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5采摘加工DB3418/T040—2025 35.1鲜叶采摘 5.1.1采摘要求 按表1标准采摘单芽至一芽二叶鲜叶,不得采摘病虫叶、紫叶、鱼叶、红叶和冻伤叶。 表1五合茶叶各级采摘芽叶标准 级别 采摘标准 特级叶 一芽一叶初展≥80%、芽长于叶、整齐洁净, 一级叶 一芽一叶≥30%,一芽二叶<70%、芽不短于叶、整齐洁净 二级叶 一芽二叶、洁净 5.1.2采摘时间 3月下旬~5月下旬。 5.1.3鲜叶分级 应符合表1的规定。 5.2加工环境与设备 加工环境与设备要求应符合GB/T32744的规定。 5.3加工工艺 5.3.1工艺流程 摊青→杀青→揉捻→初干→做形→烘炕→提香→整理。 5.3.2工艺要求 5.3.2.1摊青 叶层厚度不超过5cm,摊放时间为6h~10h,每2h~3h要翻叶1次。摊放至鲜叶含水量达70%~75%。 茶叶萎软,色泽暗绿,清香显露即可。 5.3.2.2杀青 手工制茶采用炒青杀青;机械制茶采用烘青杀青,温度控制在120℃~170℃,杀青后含水量控制在 55%~60%。杀青后及时回潮。 5.3.2.3揉捻 手工制茶:杀青摊凉后的茶叶放在揉捻台上,用单手或双手将茶叶握在手心,在揉捻篾片上向前方 推揉,使茶团在手心中翻转,使茶叶沿着它的叶脉卷成条,揉捻时间为5min~15min。成条率在80%以上。 机械制茶:杀青回潮后的茶叶按不同机型要求投入到揉捻机内,揉捻至芽叶卷紧成条,成条率在90% 以上。 特级叶不揉捻。 5.3.2.4初干DB3418/T040—2025 4手工制茶采用炭火烘干或炒干方式;机械制茶采用烘干机烘干,温度控制在110℃~130℃之间,烘 干至初干叶含水量45%~55%。 5.3.2.5做型 手工制茶主要通过手指并拢将茶叶理直做紧做干至65%~75%的干度;机械制茶采用槽式理条机。锅 槽温度控制在120℃~140℃之间,揉捻叶(或杀青叶)投放1min左右,叶子受热回软,加入压棒。压棒 按照“轻-重-轻”的原则,时间10min~12min。 5.3.2.6烘炕 手工制茶采用炒干或炭火烘干方式;机械制茶采用烘干机烘干,温度60℃~90℃,时间30min~45min, 足干至含水量6%~7%。 5.3.2.7提香 手工制茶采用炒干;机械制茶采用烘干机烘干,温度80℃~95℃,时间3min~5min,至含水量达6% 以下。 5.3.2.8整理 手工制茶采用竹制的簸箕将杂质扬除;机械制茶采用色选机将茶叶中的茶梗、黄片、碎茶、老叶、 泥灰等杂质除去。 6地理标志和标签使用 6.1标志使用 所有的“五合茶叶”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五合茶叶”农产品地理标 志及其图案,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6.2标签使用 五合茶叶销售的包装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pdf文档 DB3418-T 040-2025 五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宣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18-T 040-2025 五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宣城市 第 1 页 DB3418-T 040-2025 五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宣城市 第 2 页 DB3418-T 040-2025 五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宣城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53: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