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7.140.10 CCSX55 3417 池州市地方标准 DB3417/T036—2024 霄坑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echanizedprocessingofXiaokenggreentea 2024-12-30发布 2024-12-30实施 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17/T036—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池州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池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池州市农业科学院、池州市贵池区农业农村局、池州市贵池区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池州市贵池霄坑村生绿茶叶专业合作社、贵池区霄坑村茶叶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前颖、吴满霞、雷元胜、王建伟、梁琳琳、陈颖琦、吴雄、陈新友、蒋春信、 甘诗雅、杨文青。DB3417/T036—2024 1霄坑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霄坑绿茶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基本要求、加工工艺、质量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霄坑绿茶的机械化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22747饮食加工设备基本要求 GB/Z26576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GB/T30375茶叶贮存 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40633茶叶加工术语 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 GH/T1077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4063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霄坑绿茶Xiaokenggreentea 在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编号:AGI00440)地域保护范围内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 选用地方群体种及适制良种茶树鲜叶,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具有“条紧色绿,香高味醇”品质特征的 绿茶。 4加工基本要求 加工条件 4.1.1加工厂和加工人员应符合GH/T1077和GB14881的规定。 4.1.2加工机械设备应符合GB/T22747的规定。 4.1.3加工过程中直接与茶叶接触的器具,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原料 4.2.1鲜叶应来源于符合GB/Z26576规范管理的茶园,并按GB/T31748进行处理。DB3417/T036—2024 24.2.2鲜叶原料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鲜叶要求 采收时间 鲜叶要求 4月上旬 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一芽二叶初展≥70%,一芽二叶≤30% 4月中旬 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芽二叶初展≥50%,一芽二叶≤50% 4月下旬至9月下旬 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一芽二叶≥60%,一芽三叶、对夹叶≤40% 5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冷却回潮→揉捻→解块→初烘→冷却→复烘→冷却→变温提香→拣剔 技术要求 5.2.1摊放 5.2.1.1鲜叶进厂后均匀摊放在摊青机上,摊青机要求带有鼓风和加热装置。 5.2.1.2摊放时间3h~5h,中途间歇吹风,且翻叶2次~3次;气温低于20℃时,应采取吹热风。 5.2.1.3摊放程度以芽叶含水量68%~72%为宜,手捏芽叶较柔软,青草气消退,有清香或花果香。 5.2.2杀青 5.2.2.1杀青方式 5.2.2.1.1宜选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或热风杀青机杀青。 5.2.2.1.2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宜选用6CST-8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投叶量70kg/h~100kg/h, 温度230℃~260℃。 5.2.2.1.3热风杀青机杀青:宜选用6CSR-80热风杀青机,杀青热风进口温度250℃~280℃,滚筒 转速25r/min~35r/min,杀青时间1.5min~2min。 5.2.2.2杀青程度 杀青叶叶质柔软,叶缘有刺手感,叶色变暗,青气消退,此时茶叶手捏成团,略有黏性,松手即散。 5.2.3冷却回潮 宜采用6CL-60、6CL-100型冷却机,叶层厚度不高于3cm,时间不低于10min,冷却至室温。采用 6CH-60、6CL-100型回潮机,叶层厚度不低于25cm,时间不低于30min,回潮至叶质柔软。 5.2.4揉捻 5.2.4.1揉捻方式 5.2.4.1.1宜采用6CR-45或6CR-55型揉捻机,具体揉捻参数见表2。DB3417/T036—2024 3表2揉捻技术参数 揉捻机型号 鲜叶要求 投叶量 揉捻时间 6CR-45 一芽二叶为主 12kg~15kg ≥50min 6CR-55 一芽二三叶 30kg~35kg ≥50min 5.2.4.1.2揉捻机揉捻宜掌握“分次逐步加压、重揉”的方式,投叶量根据揉桶大小而定,揉捻时逐 渐加压,加压方式为“不加压-轻压-重压-轻压-松压”,中途轻重交替进行,春茶早中期鲜叶原料揉捻 时间不低于30min,春茶晚期鲜叶原料揉捻时间不低于50min,保持揉捻叶的完整。 5.2.4.2揉捻程度 芽叶卷紧成条,成条率在90%以上。解块后进入下一个工艺。 5.2.5初烘 5.2.5.1初烘方法 宜采用6CH-10、6CH-20型自动烘干机,薄摊快烘,烘干温度125℃~130℃。 5.2.5.2初烘程度 叶含水量40%~45%,叶质略硬,不断碎。 5.2.6复烘 初烘叶经冷却后复烘,叶温70℃~80℃,烘至九成干。 5.2.7变温提香 复烘叶经充分冷却后,宜采用6CFX-70型提香机提香。先采用85℃~90℃提香20min,之后采 用75℃提香40min。 5.2.8拣剔 烘干茶叶完全冷却后,剔除茎梗、茶果和老叶。 5.2.9包装、贮存 5.2.9.1按照GH/T1070的要求,对完成拣剔的茶叶及时进行包装。 5.2.9.2贮存应符合GB/T30375的规定。 6质量管理 记录资料应妥善保存以备溯源。记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鲜叶原料和加工各关键控制点的数据记录, 鲜叶、毛茶、成品茶等出入库记录、产品逐批检验记录。产品检验记录应至少保存2年。

.pdf文档 DB3417-T 036-2024 霄坑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 池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17-T 036-2024 霄坑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 池州市 第 1 页 DB3417-T 036-2024 霄坑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 池州市 第 2 页 DB3417-T 036-2024 霄坑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 池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53: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