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66 3415 六安市 地方 标准 DB 3415/T 76—2024 薄壳山核桃林粮复合经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groforestry compose management of Carya illinoensis 2024 - 10 - 28发布 2024 - 10 - 28实施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415/T 76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六安市叶集区辉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提出。 本文件由 六安市林业局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六安市叶集区辉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六安 市叶集区金桂种植专业合作社、六安市林业工作总站、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晶晶、唐菲、张国龙、徐中武、高俊兰、史丹、施六林、吴中方、张家录 、 姚波、詹文勇。 DB 3415/T 76 —2024 1 薄壳山核桃林粮复合经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薄壳山核桃林粮复合经营的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复合经营、日常管理、档案管理 等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薄壳山核桃中幼龄林的林粮复合经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4/T 716 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3720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薄壳山核桃中幼龄林 carya illnoensis of the young and middle -aged forests 林木枝下净高不低于 1.8 m、林龄6年以下的薄壳山核桃林。 3.2 林粮复合经营 the compound management of forest and agriculture food crops 在保障生态安全条件下, 实施林间套种, 建立起多层次、 互为促进、 持续稳定的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3.3 复合经营间距 the spacing of agro -forestry compound management 复合经营系统中树行与农作物之间的距离 。 4 林地选择 土壤条件 4.1 宜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度 不低于80 cm、pH值在6.0~8.0、含盐量不超过 0.5%的沙壤土 ,以黄棕 壤为宜。 坡度条件 4.2 平原及坡度 15°以下的山区和丘陵缓坡地带。 树龄要求 4.3 选择薄壳山核桃中幼龄林 。 DB 3415/T 76 —2024 2 行距要求 4.4 薄壳山核桃林中幼龄林株行距 宜为4.0 m×8.0 m或4.0 m×10.0 m。 5 复合经营要求 经营模式 5.1 宜选择薄壳山核桃 与小麦复合经营、薄壳山核桃 与大豆复合经营 模式。 经营年限 5.2 根据薄壳山核桃树龄不同,复合经营年限 宜为1至6年。 间距要求 5.3 林粮复合经营薄壳山核桃与两侧套种的作物应留有间距 ,间距范围见表 1。 表1 林粮复合经营间距范围 经营模式 1至3年树龄的薄壳山核桃 4至6年树龄的薄壳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 与小麦 100 cm~150 cm 130 cm~180 cm 薄壳山核桃 与大豆 80 cm~120 cm 90 cm~140 cm 农作物栽培株行距 5.4 小麦、大豆栽培株行距见表 2。 表2 小麦、大豆栽培株行距 品种 株距 行距 小麦 3 cm~5 cm 20 cm~25 cm 大豆 7 cm~12 cm 35 cm~45 cm 小麦套种 方法 5.5 5.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适合气候、土壤条件的多抗高产小麦品种 。 5.5.2 整地 小麦种植区整地耕深 15 cm~20 cm,地块上虚下实,地表平整。 5.5.3 播种 小麦栽种 宜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播种期 宜为每年的10月下旬,采取机条播播种,播种深度 3 cm~ 5 cm,播种量 宜为150 kg/hm2。 大豆套种方法 5.6 5.6.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适合 气候、土壤条件的低矮、耗水耗肥少的大豆品种。 DB 3415/T 76 —2024 3 5.6.2 整地播种 大豆宜采用旋、播、封闭一体机麦茬免耕直播,适宜播种期 为每年的6月,播深 4 cm~5 cm,播种量 为70 kg/hm2~100 kg/hm2。 6 日常管理 小麦日常管理 6.1 6.1.1 施肥管理 基肥采用先撒施肥料,然后翻耕或旋耕将肥料埋入土中;追肥趁雨撒施或追肥浇水。 每667 m2施商 品有机肥 150 kg~200 kg、氮肥15 kg~18 kg、五氧化二磷 4 kg~5 kg和氧化钾5 kg~6 kg。 6.1.2 病虫害管理 小麦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白粉病、根腐病、蛴螬、金针虫、蝼蛄、蚜虫、麦蜘蛛等。应遵循“预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方法参照 DB34/T 716 的规定执行。 6.1.3 果实采收 小麦完熟初期联合收获,机械收割,麦茬粉碎抛洒均匀还田。 大豆日常管理 6.2 6.2.1 施肥管理 底肥每10000 m2施氮肥40 kg~55 kg、五氧化二磷 50 kg~65 kg、氧化钾 20 kg~35 kg。 6.2.2 病虫害管理 大豆主要病虫害有蚜虫、大豆食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花叶 病等。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部分病虫害防治方法 见表3。 表3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防治时间 防治方法 蚜虫 6月中旬至7月上旬 22%噻虫·高氯氟, 75 ml/hm2~135 ml/hm2。 大豆食心虫 8月上旬 化学防控 14%氯虫·高氯氟 225 ml/hm2~300 ml/hm2;可 选用螟黄赤眼蜂 30万头/hm2,分45个点、两次释放 。 9月上旬 将白僵菌菌粉与草炭土按 1:9混拌均匀, 90 kg/hm2均匀 的撒在大豆田垄台上。 甜菜夜蛾 7至8月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450 ml/hm2~600 ml/hm2兑水40 kg~50 kg喷雾防治 。 斜纹夜蛾 7至8月 1.8%阿维菌素乳油 450 ml/hm2~600 ml/hm2兑水40 kg~50 kg喷雾防治 。 花叶病 8至9月 可选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 600倍~800倍液,苗期 3 至4次,间隔 7至10天。 6.2.3 果实采收 DB 3415/T 76 —2024 4 10月中下旬,大豆籽粒变硬有光泽,豆荚内种子发出 响声时采收 。机械收割宜在上午晾干露水后进 行,收割高度 宜为12 cm。 薄壳山核桃日常管理 6.3 6.3.1 施肥管理 基肥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为主,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每年施肥 3次,冬季施有机肥,每株 20 kg~ 30 kg;在3月下旬芽萌动前,可施用氮肥或复合肥,施用量为每株 1 kg~1.5 kg,6月至7月每株施 2 kg~ 3 kg,视挂果量的多少而增减。 6.3.2 水分管理 在果实生长关键期( 7月中旬至 9月中下旬)遇到天气干旱时 应及时浇水。其他时间视干旱情况,适 度浇灌。遇到连续阴雨天气 时应及时开沟,将林地内的积水排出,防止涝害。 6.3.3 杂草管理 中幼龄林适当浅耕,树木成年后逐步加深。中耕除草时可结合进行施肥。 6.3.4 病虫害管理 薄壳山核桃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溃疡病、褐斑病、煤污病等,虫害有铜绿丽金龟、黄刺蛾、星天 牛、咖啡木蠹蛾、桃蛀螟等。防治方法参照 DB34/T 3720 的规定执行。 6.3.5 果实采收 10月中下旬, 有5%果实的外果皮开裂时即可采收。以机械震动法采收为宜,也可待坚果自然脱落 后收集。 7 档案管理 生产单位应建立完整的复合经营生产管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栽培地位置、面积、种子、种植、抚 育、采收等各项作业的用工和物料消耗 情况等。

.pdf文档 DB3415-T 76-2024 薄壳山核桃林粮复合经营技术规程 六安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15-T 76-2024 薄壳山核桃林粮复合经营技术规程 六安市 第 1 页 DB3415-T 76-2024 薄壳山核桃林粮复合经营技术规程 六安市 第 2 页 DB3415-T 76-2024 薄壳山核桃林粮复合经营技术规程 六安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52: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