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160 CCS A 00 3411 滁州市 地方 标准 DB3411/T 0065—2025 乡村治理 "陆郢模式 "建设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luying model" of rural governance 2025 - 06 - 06发布 2025 - 07 - 06实施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11/T 0065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明光市管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滁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明光市管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明光市农业农村局、 明光市苏巷镇戴巷村、 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厚平、沈先贵、洪登华、张杰、王鹤、詹步林、郑九东、 曹士春。 DB3411/T 0065 —2025 1 乡村治理 "陆郢模式 "建设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乡村 治理“陆郢模式 ”建设管理 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治理手段 、治理模式 。 本文件适用于 乡村的治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陆郢模式 luyin model 一种“党建引领 (党小组 +村民组+村民理事会 )+‘三治融合 (自治、 法治、德治) ’+产业支撑” 的乡村治理 模式。 4 基本原则 守正创新 、有机结合 4.1 在传统治理方式的基础上, 将传承与发展 理念进行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突出实效 4.2 运用数字化、 积分制、 清单制手段, 探索切实有效的乡村治理路径模式,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全员参与、公平互惠 4.3 村民是乡村治理主体,应发挥全体村民力量,做到村民平等、共同协作,实现公平互惠。 典型引领、共同富裕 4.4 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破解农村社会基层矛盾,建立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现代社会体系,实现共同 富裕。 5 组织体系 应构建以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居)民 理事会为主导、村(居)民为主体、相关组织 及社会人士为辅助力量的乡村自治组织体系。相关组织及社会人士包括: ——村(社区)经济合作社; —— 群团组织(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等); —— 联盟组织(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联盟等); DB3411/T 0065 —2025 2 —— 乡贤(党政军人士、非公经济界人士、教育科研人士、其他各界优秀人士等)。 6 治理手段 积分制管理 6.1 应以乡村自治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积分制管理体系,体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积分实施主体; —— 积分项目清单设计; —— 积分申报、核验、统计、公示流程管理; —— 积分成果应用管理。 清单制管理 6.2 应以乡村自治实际情况为基础,明确村级事务管理清单和流程,构建清单制管理制度。村级事务管 理清单包括但不限于: ——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的修订; ——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财务预决算、收益分配和非生产性支出方案; ——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方式、经营目标及重大经营事项的确定和变更; ——重大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较大数额的举债; ——出借集体资金; ——集体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 ——留用地和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的使用; ——宅基地的分配; ——涉及本村全体成员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数字化治理 6.3 6.3.1 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发适用于乡村自治的数字化平台或数字化装备,实现公共数据共享、线上 线下贯通、基层治理于服务一站式融合等功能。利用线上网络服务平台和线下便民服务平台方便村民办 事。 6.3.2 应利用广播、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形式引导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和社会治理。 6.3.3 应加强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互联网 +”等形式,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和数字乡村建设 与管理。 7 治理模式 党建引领 7.1 7.1.1 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党员充当领头雁、排头兵,带动村民全面参与乡村治理。 7.1.2 进行网格化管理,由党员、村民组长和户长分片联系农户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 7.1.3 村民理事会成员在村“两委”干部的指导下,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定期组织群众开展“一事一 议”。 7.1.4 通过协商,明确治理任务、制定筹资方案。引导企业家、乡贤、乡村能人等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动员全体村民参与乡村建设。通过村民建议、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 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制定能人带头、全员参与的筹资政策。 DB3411/T 0065 —2025 3 7.1.5 村民理事会广泛动员,巩固整治成效,群众自发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全组户自发圈养畜禽 和拆除旱厕。 7.1.6 应建立走访服务制度,每名联户党员及骨干力量应每月开展走访工作,走访了解的内容包括: —— 农户思想动态; —— 农户诉求愿望; —— 农户家庭情况; —— 农户实际困难等。 7.1.7 应建立党员及骨干力量联户考核机制,将党员先锋指数考核与所联系农户的表现相关联,包括 但不限于: —— 非法信访情况 ; —— 涉黑涉恶情况; —— 家庭或邻里重大矛盾纠纷情况; —— 违法用地或违章搭建情况; —— 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未完成情况。 三治融合 7.2 7.2.1 自治 7.2.1.1 村民议事会 7.2.1.1.1 运用“四仪两公开”讨论和决策本村委重大问题、重大决策。 7.2.1.2 各类理事会 7.2.1.2.1 各类理事会,牵头负责人居环境整治、村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等。 7.2.1.2.2 群众纠纷“一事一议”,处理方式可根据当地选取便捷方式,如敲“服务铃”方式、设置 协商议事会堂方式。 7.2.1.2.3 村庄“四纵四横”的主干道由村民理事会成员分片包保、常态管护,做到“四净两规范” (四净: 室外净、 室内净、 厕所净、 个人卫生净; 两规范: 生产生活用具摆放规范、 畜禽养殖管理规范) , 村党组织定期召开村民会议评比通报。 7.2.1.2.4 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包片干部 +党员+村民理事会成员”的机制,村干部随机检查、理事会 定期反馈、环卫保洁补缺补差的长效管护常态。 7.2.1.2.5 房前屋后干净卫生,杂物摆放有序。 7.2.1.2.6 在村里显眼位置按 5户~10户配置1组垃圾桶,有条 件的村宜进行垃圾分类放置。 7.2.1.2.7 污水得到有效管控,无黑臭水体。 7.2.1.3 户长制 应建立户长会制度,共商重大事项、热点问题。 7.2.1.4 村规民约 健全村规民约,规范村庄建设、卫生环境、资源利用等,加强村民之间合作,增进乡村和谐稳定。 7.2.1.5 村务公开 应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建设,有效监督运行。村财务收支、项目开支等应公开、公平,接受村 民监督。 DB3411/T 0065 —2025 4 7.2.2 法治 7.2.2.1 健全治安管理制度,应急反应迅速有效。 7.2.2.2 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 7.2.2.3 应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和问题流转机制,发挥驻村民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利用议事 点、协商议事亭等多种形式组织召开协商议事会,将村民的家长里短、急难愁盼有效化解在村在组,保 障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做到“小事不出村”: —— 简单矛盾和问题,应就地化解和当场答复; —— 无法就地化解或当场答复的疑难矛盾或重大问题,应及时提交村“两委”班子商量,由村“两 委”班子决定上报或解决方式 。 7.2.3 德治 7.2.3.1 应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积极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7.2.3.2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7.2.3.3 设置量化评选指标,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党员示范户”等评 选活动,按月评比通报“红黑榜”。 产业支撑 7.3 7.3.1 制定产业规划,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 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等。 7.3.2 培养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其他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 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盘活现有资源,发展庭院经济、智慧农业、观光旅游、民宿、电商、红色教育基 地等新型业态。

.pdf文档 DB3411-T 0065-2025 乡村治理 陆郢模式 建设管理规范 滁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11-T 0065-2025 乡村治理 陆郢模式 建设管理规范 滁州市 第 1 页 DB3411-T 0065-2025 乡村治理 陆郢模式 建设管理规范 滁州市 第 2 页 DB3411-T 0065-2025 乡村治理 陆郢模式 建设管理规范 滁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51: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