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CCS B64 3411 滁州市 地方标准 DB3411/T 0058—2025 麻栎菌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 timber -forest for edible fungus 2025-04-24发布 2025-05-24实施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11/T 0058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种苗 ................................ ................................ ............... 1 5 造林 ................................ ................................ ............... 2 6 抚育管理 ................................ ................................ ........... 3 7 采伐 ................................ ................................ ............... 3 8 更新方式 ................................ ................................ ........... 4 DB3411/T 0058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滁州市润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滁州市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滁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滁州市润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滁州市南谯区 林业局、滁州市三界国有林场、滁州市金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志斌、周樊、 王懿君、 戴杨、王新、李方璐、王新洋、宋志光、郑群、刘海 山、毛国庆。 DB3411/T 0058 —2025 1 麻栎菌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麻栎菌材林种苗、造林、抚育 管理、采伐、更新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滁州地区以麻栎为造林材料、生产食用菌基材为目标的森林培育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453.2 -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 DB 34 /T 2931 -201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菌材林 timber -forest for edible fungus 以培育食用菌基材为经营目标的人工林。 4 种苗 4.1 种子 直播造林的种子选用 Ⅱ级及以上良种或母树林、种子园培育的种子,种子质量 按照 GB 7908的规定 执行。 4.2 裸根苗 使用1年生的Ⅰ、Ⅱ级苗木。苗木质量分级 按照 DB 34 /T 2931 -2017规定执行。 5 造林 5.1 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 80m~400m、土层厚度 30cm以上、石砾含量低于 35%、排水良好 的地块。 5.2 林地清理 DB3411/T 0058 —2025 2 按照 GB/T 15776 执行。 5.3 整地 5.3.1 整地时间 宜在每年 10月至次年 1月间进行整地 。 5.3.2 整地方式 5.3.2.1 全面整地 5.3.2.1.1 以下情况之一宜实行全面整地: a) 地势较平坦、坡度 ≤10°的; b) 便于实行机械作业的; c) 实行林粮间作的 。 5.3.2.1. 2 全面整地连片面积不 宜超过 20hm2。山地、丘陵要适当保留山脊、山顶天然植被,坡长每 隔30m,沿等高线保留 5m宽天然植被。 5.3.2.2 带状整地 10°<坡度≤25°的山地、丘陵沿等高线进行 带状整地 ,带宽 1m左右,带长根据地形确定。其形 式有水平阶、水平槽、反坡梯田等。 5.3.2.3 穴状整地 坡度> 25°的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地带宜采用穴状整地。穴 的直径 40cm~60cm。 5.3.3 整地深度 整地深度 宜≥30cm。 5.4 造林时间 宜在 2月~3月完成造林。 5.5 造林密度 初植密度 为6666株/hm2(株行距为 1m× 1.5m )或 10000株/hm2(株行距为 1m× 1m)。 5.6 造林方法 按照 GB/T 15776 规定执行 。 6 抚育管理 6.1 林农间作 6.1.1 间作时间 全面整地区域可 在造林后 2年内实行间作。 6.1.2 间作作物 DB3411/T 0058 —2025 3 宜间种花生、豆类、蔬菜、中药材等低杆作物。 6.2 幼林抚育 6.2.1 抚育次数与时间 造林后第一年抚 育3次,次年抚育 2次,第三年抚育 1次,时间分别为:当年 5月、 6月~7月、 8月~9 月,次年 5月、 6月~7月,第三年 8月~9月。 6.2.2 抚育措施 松土、除草在5月~6月开展,宜做到 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在 5cm左右,并对根际进行 扩穴,面积在 0.36m2左右。9月份,对一年生小苗培土,垒成小馒头状 。 6.3 水土保持 按照 GB/T 16453.2 -2008规定执行 。 6.4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栎叶锈病、 栎褐斑病 、栎褐天社蛾、 麻栎潜叶蛾 、云斑天牛等 病虫害防治方法 详见附录 A。 7 采伐 7.1 采伐对象 林分平均胸径达 到5cm~7cm,进行采伐。 7.2 采伐时间 宜在树木休眠期 ,11月至次年 2月进行。 7.3 采伐方式 宜采用皆伐方式,伐桩高度距 地面 2cm~3cm为宜。伐桩断面要求微斜、平滑,避免破皮和劈裂。 8 更新方式 8.1 轮伐期 轮伐间隔期 3年~4年。 8.2 萌芽更新 采伐后,采取萌芽更新方式 进行林分恢复。 DB3411/T 0058 —2025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麻栎病虫害防治方法 麻栎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A.1。 表A.1 麻栎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类型 危害特征 防治方法 栎叶锈病 此病菌以菌丝体在松树的皮层内越 冬,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锈孢子成熟, 孢子扩散转移至麻栎树上为害叶片, 导致树干枝条枯死,遇风易折。 不营造松栎混交林,造林时两种树要保持 5km以上距离; 喷洒 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 65%福美铁、 65%福美锌可 湿性粉剂 3000倍液,大树可向树干喷洒 0.025%~0.05%链霉 菌酮液预防 ; 及时清除病株病枝。 栎褐斑病 危害当年生叶片和嫩枝,病斑为褐色 圆形,危害严重时,叶片嫩梢焦枯, 常导致幼苗枯梢缺顶,生长不良。 物理防治:发现病叶病枝及时剪除烧毁; 化学防治:发病前用波尔多液喷雾预防,发病初期用退菌特 可湿粉剂或多菌灵喷撒。 栎褐天社蛾 食叶害虫,常发生于 4月中旬至 5月下 旬,严重影响栎树生长和栎实产量。 收集虫卵:冬季组织 收集虫卵,集中销毁; 捕杀幼虫:初龄幼虫群集时组织人工捕杀; 药剂防治:用 50%马拉松乳剂或 25%亚胺硫磷乳剂均 1500倍 液喷杀。 麻栎潜叶蛾 幼虫潜入麻栎叶内剥食叶肉,使柞叶 枯萎。 发现侵害的枝叶及时剪除烧毁,冬季 清除残枝败叶并烧毁 ; 成虫具有一定趋光性,可进行诱导捕杀。 云斑天牛 成虫取食嫩枝皮层及叶片,幼虫蛀食 树干,由皮层逐渐深入木质部,蛀成 斜向或纵向隧道,并发导致木

.pdf文档 DB3411-T 0058-2025 麻栎菌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滁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11-T 0058-2025 麻栎菌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滁州市 第 1 页 DB3411-T 0058-2025 麻栎菌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滁州市 第 2 页 DB3411-T 0058-2025 麻栎菌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滁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51: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