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61 3410 安徽省黄山市 地方 标准 DB 3410/T 54—2025 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tissue culture seeding in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2025 - 04 - 30发布 2025 - 07 - 01实施 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410/T 54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黄山仙寓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黄山市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山仙寓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玉军、程正辉、侯金艳、许舒雯、仰 忠华、黄辉霞、潘助林、王凯、祖艳红、 陈子平、梁学称、周宙、王雅婷、谈恩培。DB 3410/T 54 —2025 1 多花黄精 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多花黄精组培苗的培养准备、组培苗培育、育苗、种苗出圃、包装运输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8868 蔬菜塑料周转箱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306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DB34/T 3015 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多花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属百合科黄精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木植物,食药同源。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贵州、 湖南、云南等省。根状茎连珠状或结节块状,富含多糖、黄酮等。 组培苗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利用植物组织、 器官或细胞等作为外植体, 在无菌条件下,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式培育的植物幼苗。 4 培养准备 生产场地和设备 应符合NY/T 2306 的规定。 容器和器械清洗 应符合NY/T 2306 的规定。 培养基配制 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配制方法见附录 A。 DB 3410/T 54 —2025 2 灭菌 培养基、蒸馏水、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在 121℃高温高压下灭菌 15 min~20 min,灭菌后取出 冷却备用。 废液处理 氯化汞溶液(消毒液)使用后处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剧毒化学品使用规定。 5 组培苗培育 根状茎选取 宜选取4年~6年植株健壮、无病虫危害、完整健壮的根状茎,按株系编号并封口后,放置于 4 ℃~ 10 ℃的低温中保存备用。 根状茎处理 将根状茎用清水冲洗干净, 75%酒精擦拭其生长点,用解剖刀切取 3 cm~5 cm的隐芽,剥除 3~5层 鳞片,放入消毒瓶中,每瓶放 3个~6个外植体。 外植体的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中,带上防护胶手套,向消毒瓶中加入 0.1%氯化汞(含“吐温 -80”)溶液,振荡消 毒8 min~1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 4次~5次,吸干水份备用。 诱导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用解剖刀将隐芽上的鳞片全部剥开,切取 0.5 cm~1.5 cm生长点,接种在诱导培养 基中,拧紧瓶盖,放入培养室中进行黑暗培养。待外植体诱导产生新芽时进行光照培养,光强为 1800 Lx~2200 Lx,每天光照时间 8h~10 h,培养室温度保持在 24 ℃~28 ℃,培养时间 20 d~30 d。 继代增殖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无菌健壮材料切成 1 cm大小的单芽,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中,黑暗中培养,待长 出新芽后进行光照培养,光强为 1800 Lx~2200 Lx,每天光照 10 h。培养室在 8:00~18:00时,温度保 持在25 ℃~28 ℃,19:00~7:00温度保持在 20 ℃~25 ℃,培养 45 d~60 d至形成无根苗。 生根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无根苗转接入生根培养基中,黑暗培养 10 d~15 d,待至长出新根后进行光照培 养,光强为 1800 Lx~2200 Lx,每天光照 10 h。培养室在 8:00~18:00时,温度保持在 24 ℃~28 ℃, 19:00~7:00温度保持 20 ℃~24 ℃,直至苗长至培养瓶的 2/3。 6 育苗 圃地准备 圃地选择和大棚应符合 DB 34/T 3015 的规定。 培养基质 DB 3410/T 54 —2025 3 将泥碳土、珍珠岩、蛭石按 3:1:1比例混配 ,装入营养杯中并稍压紧 ,用杀菌剂喷透后,整齐摆放于 育苗棚内。间距为 100 cm~120 cm。 炼苗 当年10月~翌年 3月,将组培瓶苗移至遮光率 70%~90%的温室大棚, 3 d~5 d后;拧松瓶盖继续 培养3 d~5 d;移栽前 3 d 将瓶盖打开,用杀菌剂对苗进行喷雾。移栽前 1 d 向瓶内淋入适量的洁净 水。 组织苗移栽 将组培苗从组培瓶中取出, 放入水盆中, 洗净根部黏附的培养基后栽种于营养杯中, 并淋透定根水。 育苗的环境要求 幼苗长出新芽和新根前,晴天大棚覆盖遮阳网; 幼苗长出新芽和新根后揭去遮阳网。棚内温度宜保 持在10 ℃~28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0%~80%。 苗期水肥管理 营养杯基质中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 60 %~80 %。当幼苗长出新芽时,喷施 0.1 %壮苗叶面肥;长 出新叶时,喷施 0.1%水溶性复合肥( 15-15-15),施肥间隔时间为 10 d~15 d。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应符合 DB 34/T 3015 的规定。 7 种苗出圃 出圃要求 种苗符合 DB 34/T 3015 的规定。 种苗检验 应符合GB 15569的要求。 8 包装与运输 包装 包装箱应贴种苗标签,标注生产日期、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单位名称及地址。包装箱材 料应符合 GB/T 8868 的规定。 运输 种苗运输应符合 DB 34/T 3015 的规定。 9 生产档案 DB 3410/T 54 —2025 4 应建立外植体的来源、接种材料、培养阶段、培养基、移栽时间、肥料使用(包括种类施用量、施 用时间和方法)、农药使用(包括种类、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方法)、气象资料等生产档案。生产档案 应至少保存至该批产品销售后 3年。 DB 3410/T 54 —2025 5 A A 附录 A (资料性) 培养基组成、含量和配方 A.1 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配制方法 参见表A.1和表A.2。 表A.1 MS培养基组成与含量 名 称 成 份 含量(mg/L) 大量元素 20* KNO3 1900 NH4NO3 1650 KH2PO4 170 MgSO 4·7H2O 370 CaCl 2·2H2O 440 微量元素 KI 0.83 H3BO3 6.2 MnSO 4·H2O 22.3 ZnSO 4·H2O 8.6 Na2MoO4·2H2O 0.25 CuSO 4·5H2O 0.025 CoCl 2·6H2O 0.025 铁盐50* Na2·EDTA 37.25 FeSO 4·7H2O 27.85 有机物100* 甘氨酸 2 盐酸硫铵素 (维生素 B1) 0.1 盐酸吡哆醇 (维生素 B6) 0.5 烟酸(维生素 B5) 0.5 肌醇 100 DB 3410/T 54 —2025 6 表A.2 多花黄精组培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类型 培养基配方 诱导培养基 MS+BA 2.0 mg/L +KT 1.0 mg/L +NAA 0.1 mg/L +蔗糖3 %+琼脂 4.8 g/L,pH 5.8~6.0 继代增殖培养基 MS+BA 1.0mg/L +KT 1.0 mg/L +NAA 0.1 mg/L +蔗糖 3%+琼脂 4.8 g/L,pH 5.8~6.0 生根培养基 1/2MS+NAA 1.0 mg/L +IBA 0.15 mg/L +活性炭 1.5 g/L+蔗糖 3%+琼 脂 4.8 g/L,pH 5.8~6.0 注:BA:中文名为 6-苄基腺嘌呤 ,KT:中文名为激动素 ,NAA:中文名为 α-萘乙酸,IBA:中文 名为吲哚丁酸。

.pdf文档 DB3410-T 54-2025 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黄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10-T 54-2025 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黄山市 第 1 页 DB3410-T 54-2025 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黄山市 第 2 页 DB3410-T 54-2025 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黄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51: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