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CCS B 52 3402 芜湖市 地方标准 DB3402/T 68—2024 中华鳖天然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ecological breeding of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 in natural pond 2024 - 06 - 13发布 2024 - 07 - 01实施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02/T 6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陵县水之灵自然龟鳖养殖家庭农场提出。 本文件由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陵县水之灵自然龟鳖养殖家庭农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南陵县养 殖业服务中心、芜湖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南陵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弋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 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为明、胡玉婷、程诚、江河、段国庆、汪焕、周华兴、宋奇、凌俊、潘庭双、 杨敏、李彤、王冬冬、秦骏思、徐剑、苏鹏、孙和军、李正平、高毛健、梅顺、李居安。 II DB3402/T 68—2024 中华鳖天然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天然池塘生态养殖的环境条件、 放养前准备、 鳖种放养、 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 病害预防、捕捞。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鳖的天然池塘生态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107 中华鳖 亲鳖和苗种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4.1 场地要求 应符合NY/T 5361的规定,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生态系统较为完善, 周边无污染的户外池塘。 4.2 水质要求 符合GB 11607和 NY 5051的规定。 5 放养前准备 5.1 池塘条件 5.1.1 池塘面积宜大于 3500 m2,池深1.5 m~2.0 m,池塘的坡比 1:3以上。 5.1.2 池塘水深 0.8 m~1.5 m,排灌方便。 5.1.3 池底应平坦,以沙壤土为宜,淤泥不应超过 15 cm。 5.2 清池消毒 5.2.1 清除池塘垃圾、杂物及尖利物品。 5.2.2 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水深 10 cm~20 cm,生石灰用量为 100 kg/667 m2~150 kg/667 m2,全池 1 DB3402/T 68—2024 均匀泼洒, 10天~15天后种草。 5.3 生态环境营造 5.3.1 池塘四周及浅水区种植水草,选择不易腐烂、净化水质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品种,水草覆盖 面积宜占池塘面积的 1/3。 5.3.2 适量补充螺、蚌、鱼、虾等水生生物。 5.4 防逃设施 使用内壁光滑、坚固耐用、无有毒有害物质溶出的材料,在池塘四周塘埂上埋15 cm 于土下,地面 以上不低于 50 cm。 5.5 晒台 长100 cm~ 150 cm,宽 40 cm~60 cm ,宜每667 m2设置1个。 5.6 诱虫灯 每667 m2设置2盏~3盏,距水面 30 cm~80 cm ,分散设置。 6 鳖种放养 6.1 放养时间 初次放养宜在 3月下旬至4 月上旬,以后年份补充放养宜在3 月~5月,水温18 ℃以上,晴天上午投 放。 6.2 鳖种来源与规格 鳖种应符合 SC/T 1107的规定,应是自繁自育或其他良种场繁育的优质鳖种,体重20 g ~50 g。 6.3 鳖种消毒 用浓度1.5 g/m3~2.0 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 min~20 min 。 6.4 雌雄比例 按照人工繁育或自然繁育的雌雄比,雌雄比不应小于5:1 。 6.5 放养密度 初次放养密度每 667 m2100只~120 只,根据存塘量适量补充。 7 饲养管理 7.1 食物种类 螺、昆虫、小鱼、小虾等活体水生生 物。 7.2 投放管理 5月中上旬每 667 m2投放鳙鱼苗种(夏花)约 30000尾,4月和/或9月投放螺约 30 kg。 2 DB3402/T 68—2024 8 日常管理 8.1 每天早晚巡塘各 1次,观察中华鳖活动情况,防止逃跑和生物敌害侵袭。 8.2 检查水位和水草情况,及时增减水草,调节水位,清理垃圾等。 8.3 越冬期保持正常水位 。 8.4 每日傍晚和凌晨各开诱虫灯 1 h~2 h。 8.5 做好养殖日志,详细记录每日的池塘养殖情况,产品生产实现全程可追溯。 9 病害预防 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和合理的放养密度,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及时清理病、死个体。 10 捕捞 10.1 养殖周期一般为 4年,可采用集中捕捞或分散捕捞,捕捞鳖重宜超过 1 kg,宜捕大留小并保持 合理的性比。 10.2 集中捕捞宜在 10月~11月,用地笼起捕。 10.3 分散捕捞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活动期中华鳖( 4月~10月)用地笼起捕,冬眠期中华鳖采用人工 刺探和钩钓起捕。 3

.pdf文档 DB3402-T 68-2024 中华鳖天然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芜湖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02-T 68-2024 中华鳖天然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芜湖市 第 1 页 DB3402-T 68-2024 中华鳖天然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芜湖市 第 2 页 DB3402-T 68-2024 中华鳖天然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芜湖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9: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