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030.30 CCS C 50 34 安徽 省地方标准 DB34/T 5124—2025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Manage ment s pecification of hygiene for medical waste in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 2025 - 01 - 24发布 2025 - 02 - 2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5124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 医院)、美而特智能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执法 监督所、阜阳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 、芜湖市卫生监督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张飞、马志鑫、张亮、常征、叶珺、吴德全、王姣、岳洪彬、罗珊、张文惠 。 DB34/T 5124 —2025 1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要求、分类收集要求、内部交接转运要求和暂时贮 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物管理,不包 括医疗污水和污泥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27952 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通用要求 GB 39707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HJ 421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HJ 1276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 标准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512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疗废物 medical waste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 他危害性的废物,患者自行用于按压止血而未收集于医疗废物容器中的棉签、棉球、输液贴等不按照医 疗废物管理。 3.2 分类收集点 classified collection point 医疗卫生机构各科室(部门)临时存放医疗废物的地点。 3.3 暂时贮存 设施 temporary facilities 医疗卫生机构用来暂时 集中贮存本单位各科室(部 门)产生的医疗废物的专门场所或设施。 4 基本要求 DB34/T 5124 —2025 2 4.1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设置管理或责任部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专 (兼)职人员;应当建立、健 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各科室 (部门)负责人为本科室 (部门)医疗废物管 理直接责任人。 4.2 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 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 感染性职业暴露管理制度; —— 医疗废物暂存间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应急处理预案; —— 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应急预案; ——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制度。 4.3 院外及临时医疗服务点、家庭病床、献血屋、救护车、流动采血车等诊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 在每次诊疗活动结束后,由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管理工作。 4.4 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入职前应接受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培训由医疗卫 生机构组织,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 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 医疗废物分类、收 集、运送、暂时贮存、交接等知识和管理要求; —— 医疗废物、暂存间场地、物品等卫生、消毒知识和技术要求; —— 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 (含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置 ); —— 医疗废物滞留、遗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等情况应急处置方法。 4.5 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配防护手 套、医用口罩、雨靴、防护围裙等防护用品,按 WS/T 311 的规定正确穿脱防护用品,应按 WS/T 313 的规定执行手卫生要求,每年应接受一次健康体检,重点检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经血传播性 疾病相关指标,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 4.6 宜采用信息化手段 管理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暂时贮存 。 4.7 发生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在 48小时内向 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 生机构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4.8 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医疗废物, 可按照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确定的工作方案进行收集、 贮存、运输和处置等。 5 分类收集要求 5.1 分类收集点设置要求 5.1.1 医疗废物产生较多的科室(部门),不能及时转运至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的,应设置分类收 集点,设置应符合如下要求 : —— 应独立设置,便于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送,有安全防范措施,并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 说明,避免无关人员接触; —— 应将已装医疗废物并有效封口的包装袋、利器盒放置于 专用柜(箱、桶)内; —— 专用柜(箱、桶)宜选择脚踏式、感应式等非手触式开启方式,非使用状态时应加盖密闭; DB34/T 5124 —2025 3 —— 专用柜(箱、桶)应标明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 。 5.2 分类收集要求 5.2.1 应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2021年版),使用符合 HJ 421 规定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 利器盒等专用包装物,按照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 收集。 5.2.2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属一次性使用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前应对医疗废物包装袋 和利器盒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不应超过专用包装物容量的 3/4,并应采用有 效的封口方式严密封口。 隔离的传染病及具有传播性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 双层包装,并分层严密封口。 5.2.3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利器盒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袋、利器盒上应有中文 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包括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 (如使用非利器盒 收集的密封药瓶、安瓿瓶等玻璃药瓶、导丝应注明 : 密封药瓶、安瓿瓶、导丝 )。 5.2.4 医疗废物应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进行分类收集: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及其容器,应在产生地点 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分类收集处理; —— 确诊、疑似传染病或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的产妇的胎盘、 16周胎龄以下或重量不足 500克的胚 胎组织,应按病理性废物收集处理; —— 对患者体内取出的植入物如钢板、钢钉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建立的 管理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 隔离的传染病及具有传播性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产生的废弃物按医疗废物进行管 理; —— 病理性医疗废物应进行防腐或者低温保存,批量废弃的药物性废物应单独收集,化学性废物 应收集于容器中,粘贴标签并注明主要成分; —— 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分类与处置,按照国家其他有关法 律、法规、标准和规定执行。 6 内部交接转运要求 6.1 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 ,由专人将医疗 废物运送到指定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 并与负责医 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管理的人员进行交接。 6.2 根据医疗废物产生量,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带医疗废物警示标识的医疗废物运送车辆或硬质密闭容 器作为运送工具。 6.3 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应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应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清 洁消毒,封闭式箱体,完整无裂损。 6.4 各环节交接时,应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 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含电子数据资料)保存 3 年以上。 6.5 医疗废物运送完毕后,应对医疗废物专用 运送工具和分类收集点进行清洗和消毒,并记录清洗消 毒的时间、人员、消毒剂的名称和浓度等信息。 7 暂时贮存要求 DB34/T 5124 —2025

.pdf文档 DB34-T 5124-2025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5124-2025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5124-2025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5124-2025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6: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