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80 CCS C 51 34 安徽省 地方标准 DB34/T 5122—2025 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消毒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for emergency supply in rural during flood and water logging disaster 2025 - 01 - 24发布 2025 - 02 - 2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5122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所、安徽省农村 饮水安全技术中心、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阜阳市颍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庆华、徐艳龙、杨 梅、郑莉、马蕾、冯晓亮、操基玉、李军、邱玉怀、王跃 国、杨益、桂昭、肖长春、贾皓旻、吴同俊、李飞、高学欢、随鑫淼、吴磊、马李、徐赵平、赵东军、 陈剑、甘俊英、王春、周燕、郭海昊、苗淑明。 DB34/T 5122 —2025 1 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消毒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消毒的基本要求、集中式供水消毒、分散式供水消毒 及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消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 (所有部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WS/T 528 小型集中式供水消毒技术规范 WS/T 700 洪涝灾区预防性消毒技术规范 WS/T 10009 消毒产品检测方法 SL 310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洪涝灾害 flood and water logging disaster 暴雨、急剧融化的冰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形成的洪水泛滥或 排涝不畅而造成的灾害。 [来源:WS/T 700 —2020,3.1 ] 3.2 应急供水饮水 drinking water of emergency water supply 当发生突发事件,原给水系统受损无法满足正常供水需求,采取的紧急供水措施所供应的饮用水。 3.3 消毒 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常见 消毒方法为氯化消毒方法。 [来源:WS/T 528—2016,3.2 ,有修改] 3.4 临时供水厂(站) temporary water supply plant(station) 将集成了必要处理工艺设备的一体化净水器安装在可移动载具上组成的流动净水供水厂(站)称为 临时供水厂(站)。 DB34/T 5122 —2025 2 4 基本要求 选择消毒效果可靠、简便易行、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程度小的消毒方法。煮沸是简单有效、4.1 绿色、无副作用的消毒方式,饮用水宜煮沸后饮用。 消毒使用的消毒剂、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等各类应急处理设备和材料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4.2 规范的要求。 现场配制的消毒溶剂应在规定的使用 期限内使用。 4.3 应急供水饮水消毒过程应逐日、逐次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日期、消毒时间、消毒对象、消4.4 毒方式、消毒剂名称、消毒剂浓度、消毒剂配制方法、消毒时长、消毒人员等内容。应急消毒记录表见 附录A。 消毒工作应在 消毒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消毒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按照使用消毒剂 4.5 的产品说明书规范操作,进行现场消毒时应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 消毒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4.6 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治愈前不 应从事消毒工作。 5 集中式供水消毒 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消毒 5.1 5.1.1 集中式供水工程 在洪涝灾害期间, 未被破坏的集中供水工程可供应急使用, 按照 WS/T 528执行消毒, 并加强水源水、 出厂水、末梢水水质监测,根据水质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方案和蓄水池、供水管 道冲洗方案,确保水质符合 GB 5749要求。 5.1.2 临时供水 5.1.2.1 车船运送水 5.1.2.1.1 送水设备消毒 5.1.2.1.1.1 用于送水和储水的容器设备,包括水车、消防车、洒水车、船只、水箱或水桶等,不得 使用运输、储存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设备。 5.1.2.1.1.2 在使用前应对 送水和储水 容器进行清洗,使用有效氯含量 400 mg/L 的消毒溶液冲洗、浸 泡30 min或有效氯含量 20 mg/L的消毒溶液浸泡 24h,然后用清水冲洗后使用。 5.1.2.1.2 水质要求 待运输的饮用水水质应符合 GB 5749要求,余氯量不低于 0.5 mg/L ,以确保运送水的卫生质量。 5.1.2.2 临时供水厂(站) 5.1.2.2.1 根据原水水质、消毒剂或原料来源方便程度、消毒剂运输与储存安全要求、消毒效果稳定 性以及管网条件、管理条件等选择消毒剂。 5.1.2.2.2 根据水质、 水量、 消毒剂说明书进行消毒剂投加, 保证氯消毒剂与水接触时间不低于 30 min。 5.1.2.2.3 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出厂水 余氯量不低于 0.3 mg/L、管网末梢水的余氯量不低于 0.05 mg/L,同时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余氯量不高于 2 mg/L;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出厂水二氧化氯不低于 0.1 mg/L 、管网末梢水的二氧化氯不低于 0.02 mg/L ,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二氧化氯不高于 0.8 mg/L。 DB34/T 5122 —2025 3 管网延伸水消毒 5.2 5.2.1 供水水厂应强化絮凝、沉降、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艺流程,必要时在管网途中设置二次加氯 点。 5.2.2 临时铺设的供水管网及贮水设施启用前应先进行初冲洗,使用有效氯含量 400 mg/L 的消毒溶液 冲洗、浸泡 30 min或有效氯含量 20 mg/L的消毒溶液浸泡 24 h,然后用清水冲洗管网后使用。 5.2.3 管网延伸水 水质指标应符合 GB 5749要求,余氯量不低于 0.5 mg/L,且终端水余氯量不低于 0.2 mg/L。 6 分散式供水消毒 缸(桶)水消毒 6.1 6.1.1 沉淀 分散式供水若水较清澈, 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 若水质浑浊, 先使用明矾吸附水中杂质使水澄清, 投加量为 1500 mL原水投放 1 g明矾,加明矾后将水静置 5h,使其充分沉淀。取充分沉淀的上层清水消毒 后使用。 6.1.2 消毒 6.1.2.1 消毒剂配制 原水为井水等地下水时加氯量为 2 mg/L~5 mg/L,原水为江河湖泊等地表水时 加氯量为 4 mg/L~ 8 mg/L。消毒剂投加量 计算公式( 1)如下: pXcv ································ ································ ··· (1) 式中: X——消毒剂投加量,单位为克( g); c——加氯量,单位为毫克 /升(mg/L); v——饮用水体积,单位为立方米( m³); p——有效氯含量,单位以 %表示(%)。 示例:现有缸(桶)水体积( v)为0.5 m³,原水为地下水且水质清澈, 加氯量( c)为2 mg/L,消毒剂有效氯含量 (p)为35%。那么,消毒剂投加量( X)计算公式为 0.5×(2/35%)g,即为2.88 g。 6.1.2.2 消毒方法 先将漂粉精片或泡腾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 (桶)中,不断搅动 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 30 min 后测余氯量为 0.3 mg/L~0.5 mg/L即可。若余氯量达不 到要求,则应增加消毒剂量,最高不能超过 2 mg/L。消毒使用的缸(桶)应经常清洗,消毒后的水储存 不宜超过 2天。 井水消毒 6.2 6.2.1 手压井 手压井一般经过消毒后水质即可达到 GB 5749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同 6.1。 DB34/T 5122—2025 4 6.2.2 大口井 6.2.2.1 未遭洪涝损坏的大口井 6.2.2.1.1 将井水取出放置在盛水容器中,按 6.1方法消毒。 6.2.2.1.

.pdf文档 DB34-T 5122-2025 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消毒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5122-2025 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消毒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5122-2025 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消毒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5122-2025 洪涝灾害期间农村应急供水饮水消毒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6: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