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60 CCS B 1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5100 —2025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on itoring the fungicide resistan ce of Fusarium spp. causing wheat head blight 2025 - 01 - 24 发布 2025 - 02 - 2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5100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宿州市植检植保站、砀山县植保植检服务 中心、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闵亚东种植家庭农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月敏、鞠玉亮、闵亚东、何振辉、朱德慧、马书芳、朱纪斐、王学良。 DB34/T 5100 —2025 1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的监测对象、样品采样与病原菌分离、敏感性基线建立、敏 感性测定、抗药性评价、抗药性菌株及样品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赤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156.1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菌剂 第1部分:抑制病原真菌孢子萌发试验 凹玻片 法 NY/T 1156.2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菌剂 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 平皿法 NY/T 1859.6 农药抗性风险评估 第6部分:灰霉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区分剂量 critical c oncentration 能够有效区别抗药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的药剂浓度。 抗药性指数 resistance factor 抗药性菌株对某种药剂的敏感性(以 EC 50或 MIC表示)与其亲本菌株敏感性或与敏感基线(EC 50或 MIC)的比值。 4 监测对象 吡唑酰胺类杀菌剂 氟唑菌酰羟胺。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多菌灵,甲基硫菌灵。 三唑硫酮类杀菌剂 丙硫菌唑。 DB34/T 5100 —2025 2 三唑类杀菌剂 戊唑醇,叶菌唑,丙环唑,三唑酮,己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肟菌酯。 咪唑类杀菌剂 咪鲜胺。 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氰烯菌酯。 5 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 样品采集 小麦收获前在各区县监测点采集小麦赤霉病病穗,每个样品分别存放于纸质样品袋,记录采样人及 联系方式、小麦品种、用药情况及采集地点。 病穗样品干燥保存防止霉变。 病原菌分离 无菌条件下,挑取具有典型赤霉病症状的病穗粒,置于含 50 μg/mL 五氯硝基苯和 100 μg/mL 硫 酸链霉素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分离小麦赤霉病病原菌。 6 敏感性基线建立 小麦赤霉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基线建立参照 NY/T 1859.6 的方法。 7 敏感性测定 药剂配制 根据不同杀菌剂原药选择溶剂,将有效含量 90%以上的原药溶解,配制成 10 mg/mL 的母液,母 液现配现用。 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 将分离的小麦赤霉病菌接种至含区分剂量药剂培养基上, 25℃黑暗培养 3 天, 观察菌株生长情况, 能生长的即为抗性菌株,不生长的即为敏感菌株。 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流程可按照 NY/T 1156.2 的规定执行。 孢子萌发测定法 适用于小麦赤霉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脂类和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制备菌株的分生孢 子或子囊孢子,用无菌水稀释至约 104~105个/mL 孢子液,吸取 100 μL 孢子液均匀涂布在含有不同DB34/T 5100 —2025 3 药剂浓度的水琼脂平板上,25℃黑暗培养 6 h~8 h。显微镜下检查孢子的萌发情况,芽管长度达孢子 宽度的 1/2 即为萌发,统计孢子萌发率,计算各菌株的 EC 50 值和抗药性指数。 孢子萌发测定流程按照 NY/T 1156.1 的规定执行。 8 抗药性评价 抗药性频率 其中: —— 抗药性频率 5%以下,为低等风险; —— 抗药性频率 5%~10%,为中等风险; —— 抗药性频率 10%以上,为高等风险。 抗药性指数 抗药性群体的抗药性指数越大,抗性风险越大。其中: —— 抗药性指数 5~20,为低等抗性水平; —— 抗药性指数 20~100,为中等抗性水平; —— 抗药性指数大于 100,为高等抗性水平。 9 抗药性菌株及样品处理 将抗药性菌株置于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冻存管中。 将分离后的样品高温灭活处理。 A

.pdf文档 DB34-T 5100-2025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5100-2025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5100-2025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5100-2025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5: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