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42 34 安徽省 地方 标准 DB34/T 5095—2025 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level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2025 - 01 - 24发布 2025 - 02 - 2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5095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提出。 本文件由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华澳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安徽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安徽赛如分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发全、苗文萍、吴利苹、江定丰、陈斌、明文庆、吴昊、许世富、颜秀梅、 程莹、王丽霞、汪秀娟、王伟。 DB34/T 5095 —2025 1 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的 样品采集与保存 、菌株分离鉴定与记录、耐药性监 测项目与操作、结果判定与水平评价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畜禽养殖场的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NY/T 4141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祥品采集技术规程 NY/T 4142 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技术规程 微量肉汤稀释法 NY/T 4145 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与鉴定技术规程 NY/T 4147 动物源肠球菌分离与鉴定技术规程 NY/T 414 9 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分离与鉴定技术规程 《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 》 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 16号公布, 2016年5月 30日农业部令 2016年第3号、2022年1月7日农业农村部令 2022年第1号修订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最低抑菌浓度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在体外试验中抑制特定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用以判断测试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 感程度。 折点 breakpoint 用于区分菌株为敏感、中介和耐药的 MIC值。 敏感 susceptible 抗菌药物对菌株的 MIC值等于或低于敏感折点 ,即菌株对该药物表现为敏感。 中介 intermediate 抗菌药物对菌株的 MIC值在高于敏感折点且低于耐药折点的范围内 ,即菌株对该药物表现为中介。 耐药 resistant DB34/T 5095 —2025 2 抗菌药物对菌株的 MIC值等于或高于耐药折点 ,即菌株对该药物表现为耐药。 4 样品采集、记录与保存 样品采集 样品应从养鸡场、养鸭场、养猪场、养羊场或奶牛养殖场采集,根据养殖场规模,每个点采集 5~ 10 份样本,相同圈舍来源样品每种菌收集 1 株,来自同一养殖场的指示菌收集不超过 10 株,致病 菌收集不超过 5 株,采样按照 NY/T 4141 的规定操作。 采样记录 采样的同时做好养殖场用药情况和饲料来源调查 ,按附录A 的要求填写采样记录表,对同一养殖场 用药情况不同的动物群,分开填写采样记录表。 样品保存 样品采集后分别放置于清洁的容器中,存放温度为 0℃~10℃,应在 48 h 内进行细菌分离。 5 菌株分离鉴定与记录 菌株分离鉴定。 5.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与鉴定按 NY/T 4145 的规定执行。 5.1.2 肠球菌分离与鉴定按 NY/T 4147 的规定执行。 5.1.3 大肠埃希菌分离与鉴定按 NY/T 4149 的规定执行。 菌株分离鉴定结果记录 采样人员记录养殖场基本信息和样品来源信息,按附录 B 的要求填写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6 细菌耐药性监测项目与试验操作 药物敏感性监测项目 6.1.1 监测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种革兰氏阳性菌对 红霉素、克林霉素、恩诺沙星、头孢噻呋、 磺胺间甲氧嘧啶、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庆大霉素 等1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 6.1.2 监测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大观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磺 胺间甲氧嘧啶、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粘杆菌素等 9种抗菌药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试验操作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按 NY/T 4142 的规定 操作。 7 细菌耐药性结果判定与水平评价 细菌耐药性结果判定 DB34/T 5095 —2025 3 根据不同抗菌药 物对受试菌的 MIC值结果,将菌株判定为敏感、中介或耐药。不同细菌的耐药性判定 参考值见附录 C、附录D。 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 将每一受试菌的菌株编号、菌种名称、对各种药物的 MIC结果以及判定结果记录于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记录表中 ,见附录E、附录F。按照公式 (1)、公式(2)、公式(3)分别计算分离菌株的敏感率、 中介率及耐药率。 敏感率(%)=(敏感菌株数 受试菌株总数)×100% ································ ········ (1) 中介率(%)=(中介菌株数 受试菌株总数)×100% ································ ········ (2) 耐药率(%)=(耐药菌株数 受试菌株总数)×100% ································ ········ (3) 8 生物安全 实验室应符 合 GB 4789.1 的要求。 废弃物处理应按照 GB 19489 的规定执行。 菌株管理按照 《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 》的规定执行。 DB34/T 5095 —2025 4 附录 A (资料性) 采样记录表 采集畜禽养殖场基本信息和样品来源信息等按表 A.1 的要求填写。 表A.1 采样记录表 采 样 地: 养 殖 场: 采样时间: 联系人姓名、电话: 样品来源 □ 猪 日龄 ____ □ 鸡 日龄 ____ □ 牛 日龄 ____ 其他________ 日龄 ____ □ 消化道 □ 呼吸道 □ 泌尿生殖道 □ 肝胆 □ 脑 □ 淋巴结 □ 关节 □ 奶样 □ 皮肤 □ 粪便 其他______________ 采样动物健康状况 养殖量 □ 健康 □ 发病及症状: 。 养殖场使用抗菌药情况 : 饲料来源、添加抗菌药种类 治疗用抗菌药种类与使用方式 生产厂名称 饲料添加的药物名称 剂量 使用时间 药物名称 使用方式 剂量 单个动物剂量 饮水添加剂量 饲料添加剂量 用药天数 采样人(签名):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pdf文档 DB34-T 5095-2025 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5095-2025 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5095-2025 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5095-2025 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5: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