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5 34 安徽省 地方 标准 DB34/T 5093—2025 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技术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ield identification of ratooning ability on ratooning rice variety 2025 - 01 - 24发布 2025 - 02 - 2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5093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提出。 本文件由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 研究所、池州市农业科学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孔令娟、周红英、倪大虎、黄超、纪根学、王青、彭绍春、吴晓亮、阮新民、 吴晨阳、胡润、蒋家昆、翟鹏飞、金四九、杨森、张琦、曹雨、王玲。 DB34/T 5093 —2025 1 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技术的播种、头季稻管理与收获、再生季管理、再生力调 查取样、再生力大田鉴定指标、再生力分级标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4475 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再生力 Rice Ratooning Ability 水稻再生力是指按照一定留茬高度收割头季稻后稻桩腋芽的再生活芽率、再生芽有效分蘖力、再生 芽出鞘率等体现发育成穗的能力。 4 播种 环境选择 再生稻产地选择光温资源丰富、灌排方便、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 播种和育秧 4.2.1 选择适宜作再生稻生产种植的水稻品种。播种期为 3月15日~25日,且日均温度稳定在 12℃ 以上时播种,应具备保温增温措施的大棚。 4.2.2 播种、秧苗管理参照 NY/T 1534 和 DB34/T 4475。 5 头季稻管理与收获 田间管理 DB34/T 5093 —2025 2 5.1.1 本田中上等肥力,每 667m2养分用量为纯 N 11.0 kg~12.0 kg,P2O5 4.0 kg~5.0 kg,K2O 9.0~ 10.0 kg,肥料运筹, N肥的基肥:分蘖肥:穗粒肥比例为 5:2:3,P2O5全部作底肥施, K2O肥的基肥: 穗粒肥比例为 6.5:3.5。在头季齐穗期至齐穗后 15 d施促芽肥纯 N 4.5 kg/667m2左右。 5.1.2 采用“浅 -露-晒-湿”的灌溉方式。 具体参照 DB34/T 4475。 5.1.3 收割前 10 d左右断水晾田,收割时田间土壤相对含水量 26%~27%。 收割与适留稻桩 5.2.1 当主茎穗穗粒成熟度 85%~90%的谷粒黄熟,抢晴天,人工收割,按照“川”字形及时规范收 获。 5.2.2 统计每667m2湿谷重量、净度、稻谷含水量。 5.2.3 头季稻收割 8月15日之前,留茬高度 30 cm±3 cm,保留倒 3节位。 6 再生季管理 头季稻收割后 3 d 内施发苗肥纯氮 3 kg~3.5 kg/667m2,再生季要在 9月15日前安全齐穗,头季 稻收割后水分、病虫管理 按照 DB34/T 4475 的规定执行 。 7 再生力调查取样 活芽取样 头季稻收获前,每个处理选取 3 个有代表点,每点按行向选择 20 穴,做好固定标记,统计每穴 母茎稻株总芽数和母茎稻株再生芽的总活芽数。 母茎数取样 头季稻收获后, 每个处理选取 3 个有代表的且未碾压点, 每点按行向选择 20 穴, 做好固定标记, 统计每穴总母茎数。 再生芽取样 头季稻收获后每 5 d 调查统计再生芽出苗情况,直到抽穗。待萌发生长的腋芽出鞘 2 cm~3 cm 时,为再生稻出鞘,即在头季稻收后第 10 d 调查,记载腋芽已出鞘数及其母茎数。 8 再生力大田鉴定指标 再生芽活芽率 再生芽的活芽率是指一定生育时期或观测期稻株上的活芽数占稻株总芽数的百分率。 再生芽的活芽率( %)按公式( 1)计算: SR=𝑆𝑠 𝑆𝑡∗100% ································ ································ ······· (1) 式中: SR --再生芽的活芽率( %); Ss --30穴再生季抽穗灌浆期母茎稻株再生芽的总活芽数; St --30穴再生季分蘖高峰期母茎稻株的总芽数。 DB34/T 5093 —2025 3 再生腋芽有效成穗力 再生腋芽有效分蘖力 是一定面积 再生季成熟期的有效穗数与头季稻成熟期的有效穗数比值 。 再生腋芽有效分蘖力指数按公式( 2)计算: TATT=𝑇𝑁 𝑁𝑃 ································ ································ ············ (2) 式中: TATT --再生腋芽有效成穗力; TN --再生季成熟期的有效穗数 /667m2; NP --头季稻成熟期的有效穗数 /667m2。 再生腋芽出鞘率 再生腋芽出鞘率是指头季稻收后第 10日的再生芽已出鞘的母茎数占总母茎数的 百分率。 头季稻收后第 10日的再生芽出鞘率( %)按公式( 3)计算: ER=𝑁𝐸𝑆 𝑁𝑆﹡100% ································ ································ ····· (3) 式中: ER --头季稻收后第 10日的再生芽出鞘率( %); NES --30穴中再生芽已出鞘的母茎数; NS --30穴的总母茎数。 测算产量 田块实际每 667m2产量按公式( 4)计算: 𝑌=𝑍×𝑃×(100−𝑀𝑀×100) (100−𝑆𝑀×100)×𝑆 ································ ································ ·· (4) 式中: Y --田块实际每 667m2产量,单位为 kg/667m2; Z --湿谷重量,单位为 kg; P --净度(%); MM --稻谷含水量( %); SM --稻谷标准含水量(籼稻为 13.5%); S --田块面积,单位为 667m2。 9 再生力分级标准 再生力分级标准用再生力级别指标表示 : —— 1级:强, —— 2级:较强, —— 3级:中等, —— 4级:较弱, —— 5级:弱。 再生力分级标准 见表1 。 DB34/T 5093 —2025 4 表1 水稻品种再生力分级标准 再生力级别 再生腋芽有效成穗力指数 再生芽的活芽率 (%) 头季收后第 10日的再 生芽出鞘率 (%) 再生季产量水平 (kg/667m2) 1 ≥1.5 ≥70.1 ≥80.1 ≥250.1 2 1.1~1.4 60.1-70 60.1~80.0 200.1~250.0 3 0.8~1.0 50.1-60 40.1~60.0 150.1~200.0 4 0.5~0.7 40.1-50 20.1~40.0 100.1~150.0 5 ≤0.4 ≤40 ≤20 ≤100.0

.pdf文档 DB34-T 5093-2025 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技术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5093-2025 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技术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5093-2025 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技术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5093-2025 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技术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5: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