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5090 —2025 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 ltivation of leaf mustard 2025 - 01 - 24 发布 2025 - 02 - 2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5090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合肥官亭林海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阜南县 农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飞飞、张其安、严从生、葛治欢、王明霞、马绍鋆、王杰、刘荣胜、叶超、 董言香、江海坤、谢伊歌、王艳、贾利、方凌、丁广礼、洪秀景、丁强强。 DB34/T 5090 —2025 1 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芥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叶用芥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 2 年以上的轮 作。 5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丰产、优质、耐抽薹、抗逆的品种。 6 育苗 育苗时间 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和采收时间,选择播种适期。宽柄、大叶或包心的品种以 8月中旬~9月上旬播 种为宜;耐寒的小叶芥菜品种,8月中旬~9月中旬播种为宜。 种子处理 DB34/T 5090 —2025 2 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0%、净度≥96%、发芽率≥95%、含水量≤8%;播种前,用 55℃热水浸种 30 min,水温降至常温后浸泡 3 h~4 h,然后用湿纱布包裹,置于 22℃~25℃下催芽,60%~70%种子露白时播种。 基质和穴盘选择 选择蔬菜育苗专用基质,质量应符合 NY/T 2118 的规定;穴盘选择 72 孔规格。 播种 穴盘装满基质后,每穴播 1 粒萌芽种子,播种深度 0.8 cm~1.0 cm,播后覆盖基质,浇透水。 苗期管理 出苗前覆膜保湿,并用小拱棚盖遮阳网;出苗后揭去薄膜;雨天及阴天揭开遮阳网,苗期控制温度 18℃~22℃,高温时通风降温。苗期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基质忽干忽湿。第 3片真叶出现后,每 667m2 喷施 0.2%~0.3%尿素。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成苗标准 苗龄 25 d~35 d,苗高 12 cm~15 cm,具有 5片~6片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根系完好, 无病虫害。 7 定植 大田准备 定植前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每 667m2 施商品有机肥 200 kg~25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 50 kg~60 kg,整平耙细,做畦,畦宽 1.2 m~1.4 m、高 20 cm、沟宽 30 cm~40 cm。 有机肥质量应符合 NY /T 525 的规定。 定植密度 大叶芥、宽柄芥株距 35 cm~40 cm、行距 40 cm~45 cm,每 667m2种植 3000株~4000株;小叶 芥株距 30 cm~33 cm、行距 35 cm~40 cm,每 667m2种植 4000株~5000株。 定植方法 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定植,定植后及时浇足水。 8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 生长前期不旱不浇水;生长中期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雨后及时排涝 。 中耕除草 缓苗后及封垄前,结合中耕除草 2次~3次。 DB34/T 5090 —2025 3 追肥 定植成活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 667m2追施尿素 5.0 kg~7.0 kg;间隔 20 d~25 d,追施三 元复合肥(15-15-15)20 kg~25 kg,后期根据植株长势,可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5 kg~3.0 kg。 采收前 20 d 停止施肥。 9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根肿病等。 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的原则。 防治措施 9.3.1 农业防治 培育无病虫壮苗;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清洁田园,及时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收获后深翻冻垡,减 少田间病虫源。 9.3.2 理化诱控 采用黄板诱蚜,性诱剂诱杀菜青虫、斜纹夜蛾成虫。 9.3.3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9.3.4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和安全间隔期要求进 行,使用农药应符合 GB/T 8321(所 有部分)和 NY/T 1276 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 A。 10 采收 10月至翌年3月,根据市场需求适期采收。 DB34/T 5090 —2025 4 附录A (资料性) 叶用芥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 叶用芥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或 指标 推荐药剂及使用浓度 安全间隔期 (d) 备注 蚜虫 发生初期 0.3%苦参碱水剂 133 g/667m2,兑水喷雾防治 ≥7 病毒病 苗期和大田前期 5%氨基寡糖素 86 mg/667m2~107 mg /667m2 喷雾防治 ≥10 软腐病 发生初期 枯草芽孢杆菌 (100亿芽孢/g) 60 g/667m2~70 g /667m2, 喷雾防治 ≥7 菜青虫 低龄幼虫期 苏云金杆菌(8000IU/ml) 50 mg/667m2~75 mg/667m2 1.8%阿维菌毒 30 mg/667m2~40 mg /667m2 喷雾防治 ≥7 ≥7 阿维菌毒 每季最多 使用 1 次 根肿病 苗期 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g)稀释 500~650 倍液蘸 根、灌根,拌种 ≥7

.pdf文档 DB34-T 5090-2025 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5090-2025 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5090-2025 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5090-2025 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5: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