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03.100.1 CCS A 10 34 安徽省 地方 标准 DB34/T 4968—2025 零售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规范 Code of conduct for weighing packaging and measuring retail goods 2025 - 01 - 24发布 2025 - 02 - 2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968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计量检测与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市计量测试中心、安徽百大合家福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徽商红府 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分公司、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文莉、余斐、严璐、朱晓星、梁志远、余根水、周磊、叶金梅、余兴、韦越、 陈燕、李君、汤道云、郑远征、胡学涛。 DB34/T 4968 —2025 1 零售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零售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称重包装计量行为的制度要求、人员要求、设备要求、操作要 求、附加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零售企业称重包装计量行为规范单位创建、自我承诺与评价、监督检查等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022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GB/T 31950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DB34∕T 3781 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 JJG 539 数字指示秤 JJF 1647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检验规则 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2007 年第 162 号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令第 66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预包装商品 products in prepackages 本文件所称的预包装商品是指销售前预先用包装材料或者包装容器将商品包装好, 并有预先确定的 量值(或者数量) 的商品。 零售商品 retail goods 本文件所称的零售商品是指以重量结算的食品、金银饰品,以下简称商品。 零售商品可以是预包装商品,也可以是无销售包装的商品,本文件所指的零售商品为预包装商品。 零售商品经营者 retail goods distr ibutor 零售商品经营者是指加工、包装或销售零售商品的经营单位或个人。 零售商品净含量 net content of retail goods 零售商品净含量是指零售的预包装商品去除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商品的量值。 零售商品包装 retail packaging DB34/T 4968 —2025 2 零售商品包装是指在销售零售商品时,用以承装、包裹、捆扎、 固定商品,与商品一同销售给消 费者的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如塑料托盘、卷袋、手提袋、保鲜膜、泡沫箱、捆扎绳等。 零售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 retail goods weighing package measurement behavior 零售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是指零售商品的生产者、 经营者将以重量结算的商品预先进行称重包装 或于销售现场直接进行称重包装的计量行为。 4 基本要求 总则 零售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应当按 GB/T 31950 、GB/T 19022 、《商业 、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 督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对零售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实施有效管理、控制和 持续改进,以满足法律、技术、管理和责任方面的基本要求。 管理要求 4.2.1 制度要求 4.2.1.1 应当建立价格公示及收费管理制度,商品销售价格计算方式、计费原则应清晰、完整,并应 在消费者购买商品前告知顾客,收费标准和处罚规定需进行公示。 4.2.1.2 应当建立商品称重和规格等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制定强检计量器具检定计划并向政 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备案,测量设备状态标识清晰、有效。 4.2.1.3 应当建立商品核称方法确认制度,对涉及本企业商品称重计量行为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技 术要求, 应该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发放、查新,确保其现行有效。 4.2.1.4 应当建立顾客意见处理制度, 涵盖顾客针对商品称重、 价格意见征集、 分析和处理各个环节, 以及对申诉的受理与处理,结合顾客满意度评价,进行持续改进。 4.2.1.5 应当建立服务改进管理制度,明确提供顾客投诉渠道,对于投诉能够在规定时限处理, 向顾 客提供热情的服务,或先行赔偿,投诉记录保存完好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4.2.1.6 应当建立社会监督制度,接受诸如社会公众、消费者、新闻媒体、行业组织、第三方监测机 构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的要求。 4.2.2 人员要求 4.2.2.1 从事包装称重的操作人员应当进行上岗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并配备相 应的管理、监督人员,设置相应的岗位制度, 以期避免或减少计量不合格商品的销售行为。 4.2.2.2 应定期或不定期向相关工作人员宣传包装称重的相关法制管理要求和工作重要性,工作中个 人失责需承担的相应后果以及对企业的严重影响, 不断增强员工的道德意识、 责任意识和诚信计量意识。 4.2.3 经营者要求 经营者应通过以下活动,策划、建立、实施并改进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 a) 向本单位传达遵守法律法规、技术要求,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方针; c) 确定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目标; d) 配备满足本企业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的计量资源; e) 承担不合格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责任并纠正,制定整改方案或措施以期减小风险。 DB34/T 4968 —2025 3 4.2.4 外部产品供方管理要求 4.2.4.1 在经营者场所内销售的外部供方产品,应当按照经营者的相关管理要求,销售合法、合规及 安全的商品并提供相关的证明。 4.2.4.2 应制定上述外部供方的评价程序,保证提供的产品适应需求。保存外部供方的采购文件、产 品质量信息、评价记录和供应商的名单等,并经过审查和批准。 4.2.4.3 对外部供方销售的产品, 应经过检查或验收证明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后, 方可投入销售。 应保存符合性检查的相关记录。 4.2.5 计量器具要求 4.2.5.1 零售商品生产及销售单位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统一购置 ,统一管理 ,统一检定 , 及时更新 ,购置的计量器具应与经营项目相适应并符合国家规定。 4.2.5.2 商品包装计量称重应使用智能电子秤,电子秤应固定位置摆放,场所内应配置公平秤,公平 秤的设置与管理按照 DB34/T 3781 的规定。 4.2.5.3 电子秤应具有有效的型式批准证书,使用前应按照 JJG 539的要求检定合格。 4.2.5.4 电子秤量程应根据经营户经营项目进行配置,并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污、防虫性能。 4.2.5.5 电子秤应具有防作弊特征,产品主芯片上标注生 产厂家特征编号或标志,不易更换或更换后 可以辨识作弊行为。 4.2.5.6 电子秤应具有自动称重、自动计价、打印交易凭证等功能,具有双面显示重量、单价、金额 功能,具有去皮、超载符号显示、置零、单价设定、累计、清除功能。 4.2.5.7 应加强电子秤的检定管理,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登记造册,向当地市(县、 区) 级 市场监督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4.2.5.8 应加强电子秤的使用管理,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电子秤进行交 易,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不得使用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 其他 计量器具,不得擅自改动、拆装电子秤,不得破坏电子秤铅封标记,不得破坏电子秤准确度,不得利用 电子秤进行任何形式的计量作弊行为。 4.2.5.9 应加强电子秤的日常维护,定期对在用的电子秤进行自校,做好相关自校记录,使用者发现 异常,应及时与所在地市场监督部门联系,对性能不稳定、示值不准确、故障率较高的电子秤及时进行 更换。 4.2.6 商品计量要求 4.2.6.1 包装行为要求 4.2.6.1.1 零售商品以重量为结算依据的,应当去除随商品销售的所有包装物或包装材料后(必要的 内包装除 外)进行计重,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包装物作为商品计入销售重量进行销售,必须按照净含量 结算,保证商品量计量合格。 4.2.6.1.2 称重前也可将所有的包装物先进行去皮操作,再进行计重标价处理。 4.2.6.1.
DB34-T 4968-2025 零售商品称重包装计量行为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3:5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70.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6383-1 2015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tear resistance — Part 1 Trouser tear method.pdf
ISO 105-E10 1994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Part E10 Colour fastness to decatizing.pdf
BS ISO 5401 2024 Audit data collection Customs and indirect tax extension.pdf
ISO 15061 2001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dissolved bromate — Meth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of ions.pdf
ISO 11565 2024 Road vehicles Spark-plugs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pdf
ISO 13468-1 2019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luminous transmittanc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s — Part 1 Single-beam instrument.pdf
ISO 16589-5 2011 Rotary shaft lip-type seals incorporating thermoplastic sealing elements — Part 5 Identification of visual imperfections.pdf
ISO 19403-3 2024 Paints and varnishes Wettability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the surface tension of liquids using the pendant drop method.pdf
ISO 20233-2 2019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Model test method for propeller cavitation noise evaluation in ship design — Part 2 Noise source localization.pdf
ISO 9448-7 2013 Tools for pressing — Guide bushes — Part 7 Form F, ball cage bus.pdf
GB-T 20296-2012 集成电路记忆法与符号.pdf
GB-T 4460-2013 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用图形符号.pdf
GB-T 40414-2021 浮筑地面用绝热制品厚度的测量.pdf
GB-T 14188-2008 气相防锈包装材料选用通则.pdf
GB-T 26239-2010 软件工程 开发方法元模型.pdf
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法.pdf
GB-T 39370-2020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表面反射性能的测定.pdf
GB-T 12615.2-2004 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 30级.pdf
GB-T 14536.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电动机用起动继电器的特殊要求.pdf
GB-T 33011-2016 建筑用绝热制品 抗冻融性能的测定.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270.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