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CS C 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955 —2024 "通调针刺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 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treat ment of motor dysfunction in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Tongtiao acupuncture method" 2024 - 09 - 14 发布 2024 - 10 - 1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955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长市中医院、六安市中医院、望江县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闻东、陈赟、程红亮、王颖、何镔、刘和春、程继明、伍秀梅、沈志强、于 溪、梁宏宇、丁义侠、卫星、白琳、齐涛、苏星星。 DB34/T 4955 —2024 1 "通调针刺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通调针刺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适应症、穴位选择、操作步骤和禁忌等内 容。 本文件适用于“通调针刺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24 针灸针 GB/T 12346 经穴名称与定位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 21709.4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4部分 三棱针 GB/T 21709.20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GB/T 21709.21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1部分:毫针基本手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通调针刺法 tongtiao acup uncture m ethod 通过通督脉调元神、通三焦调脏腑、通气街调经络,达到醒脑开窍、培元泄浊、舒筋通络作用的一 种针刺治疗方法。 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 cerebral i nfarction moto r dysfunction 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后引起的肢体无力、瘫痪或痉挛、言语 謇涩、口舌歪斜等症状。 4 适应症 风火上扰证 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痰瘀阻络证 头晕目眩,胸闷恶心,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阴虚风动证 DB34/T 4955 —2024 2 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痰热腑实证 脘腹胀满,便干便秘,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气虚血瘀证 面色㿠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5 穴位选择 主穴选择 遵循“通调针刺法”原则,具体如下: —— 通调督脉针法宜取:百会、风府、风池、大椎、命门; —— 通调三焦针法宜取:气海、中脘、膻中、外关、足三里; —— 通调气街针法宜取:四神聪、十二井穴、上巨虚、下巨虚。 配穴选择 遵循适应症中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具体如下: —— 风火上扰证宜取太冲、行间、内庭; —— 痰瘀阻络证宜取丰隆、血海、膈俞; —— 阴虚风动证宜取三阴交、太冲、太溪; —— 痰热腑实证宜取曲池、内庭、支沟; —— 气虚血瘀证宜取关元、血海、膈俞。 腧穴定位 符合 GB/T 12346 的规定。 体位选择 符合 GB/T 21709.20 的规定。 6 操作步骤 针具选择 根据病情和操作部位的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 针具应符合 GB 2024 的规定。 消毒 针具器械消毒、接触物品消毒、术者手指的消毒、针刺部位的消毒以及对治疗室及备品的要求均符 合 GB 15982 的规定。 操作方法 6.3.1 针刺操作方法 DB34/T 4955 —2024 3 针刺操作刺法及补泻手法符合 GB/T 21709.20、GB/T 21709.21 的要求,部分主穴推荐采用不同补 泻手法,具体如下: —— 捻转补法建议选穴:气海、足三里、命门; —— 提插泻法建议选穴:风府、风池、大椎; —— 平补平泻法建议选穴:百会、膻中、四神聪。 6.3.2 刺血操作方法 主穴中十二井穴宜按照经脉之气流注顺序点刺出血,刺血操作方法符合 GB/T 21709.4 的要求。 频次与疗程 宜每日治疗 1 次,每周治疗 3~6 次,12 次为 1 疗程。 操作后处理 6.5.1 操作后观察 操作结束后宜观察 30 min,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有无心慌胸闷,出冷汗,头晕不适的情况, 有异常时,应立即对症处理。 6.5.2 操作部位清洁 操作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6.5.3 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针刺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等,宜按照 GB/T 21709.20 的规定进行处理。 7 禁忌 脑梗死发病后时间小于 48 小时的患者。 其他禁忌宜按照 GB/T 21709.20 的要求执行。

.pdf文档 DB34-T 4955-2024 通调针刺法 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技术指南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955-2024 通调针刺法 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技术指南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955-2024 通调针刺法 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技术指南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955-2024 通调针刺法 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技术指南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3: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