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CCS B 5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944 —2024 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artificial pr opagation of blunt snout bream 2024 - 09 - 14 发布 2024 - 10 - 1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944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颍上县八里河四大家鱼苗种繁育有限公司、阜阳 市水产发展中心、安徽省鑫龙渔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阳阳、吴明林、曲春娟、甘小顺、王丽娅、周蓓蓓、欧亚峰、李海洋、孙永 旭、刘家丰、顾敏昌、陈鹏飞、李燕、张四刚、秦骏思。 DB34/T 4944 —2024 1 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人工繁殖的养殖条件、亲鱼培育、催产、产卵 与受精、孵化、出苗。 本文件适用于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15 鲢、鳙催产技术要求 SC/T 1074 团头鲂配合饲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养殖条件 养殖环境 应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 水源水质 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池塘条件 强化培育池塘面积 3 ×667 m2~5×667 m2,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水深1.5 m~2.5 m。池底平坦, 淤泥厚度≤20 cm。进排水方便,保水性好。 5 亲鱼培育 清塘消毒 按 SC/T 1008 的规定执行。 DB34/T 4944 —2024 2 亲鱼质量 5.2.1 亲鱼要求体形、体色正常,鳞片和鳍条完整,体质健壮,无伤无畸形,经检疫合格。 5.2.2 雌鱼团头鲂 3 龄或以上,个体重≥1200 g;雄鱼团头鲂 3 龄或以上,个体重≥1000 g。 放养密度 雌雄亲鱼分池培育,每 667m2 放养亲鱼 400 尾~500 尾。 饲养管理 5.4.1 投饲 5.4.1.1 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饲料应符合 SC/T 1074 的规定,日投喂量为存塘总体重 的 2%~3%,日投喂 2次~3 次。 5.4.1.2 3 月起,开展产前强化培育,定期增加投喂量,保证亲本较好营养水平。 5.4.2 水质管理 5.4.2.1 保持池水透明度≥30 cm。 5.4.2.2 3 月中下旬,每 7 d~10 d 冲水 2 次~3 次,每次冲水 2 h~3 h,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5.4.2.3 产前 7 d 停止冲水。 6 催产 催产季节和水温 6.1.1 在 4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进行人工催产。 6.1.2 催产水温为 20℃~28℃,最适水温为 24℃~26℃。 催产亲鱼 雌鱼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松软有弹性,生殖孔红润;雄鱼轻压后腹部,泄殖孔有乳白色 精液流出,遇水后迅速散开。 雌雄配组 自然受精时,雌雄亲鱼配比为 1∶(1.0~1.2);人工授精时,雌雄比为 1∶1。 催产药物与剂量 每 1 kg 雌鱼注射 LRH-A 2 (4 μg~6 μg)+ HCG(800 IU~1000 IU),雄鱼剂量减半。 注射方法 从胸鳍基部无鳞凹陷处斜 45°注入。采用一次注射法,注射时间为 17:00~18:00。 效应时间 水温 20℃~28℃时,其效应时间为 8 h~12 h。 7 产卵与受精 DB34/T 4944 —2024 3 方式 性发育稍差的亲鱼采用自然产卵受精,性成熟好的亲鱼采用人工产卵授精。 自然产卵受精 7.2.1 注射激素后亲鱼按雌雄配比,放入产卵池。 7.2.2 产卵池中悬挂棕榈片或网片做人工鱼巢,待亲鱼在产卵池中自行发情、产卵、排精、受精后, 将人工鱼巢转移至孵化设施进行流水孵化。 人工产卵授精 7.3.1 根据水温预估效应时间。采用干法受精,按 SC/T 1015 的要求执行。 7.3.2 将受精卵加入预先配置好的黄泥浆水或滑石粉悬浮液中,充分搅拌 5 min~10 min 直至卵粒 脱粘分散,转移至孵化设施孵化。 8 孵化 孵化设施 孵化缸、孵化池或孵化环道。 孵化条件 采用流水孵化设施进行孵化,孵化设施及工具使用前用高锰酸钾 20 mg/L 消毒后洗净。孵化用水 用 80目~100目尼龙筛绢滤除敌害生物,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孵化密度 孵化环道放卵密度为每 1m3 水体 100万粒~150万粒;孵化缸或孵化池放卵密度为每 1m3 水体 50 万粒左右。 孵化管理 保持流水环境,经常清洗孵化滤网,防止堵塞溢流。出膜时加大水流,及时清除卵膜,保证排水通 畅。 9 出苗 鱼苗出膜 4 d~5 d 后平游,进行苗种培育或对外销售。 做好生产记录,并保存 2 年以上。

.pdf文档 DB34-T 4944-2024 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944-2024 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944-2024 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944-2024 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3: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