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CCS B 5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933.2 —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鳜 Technical code for aquaculture in land-based circular pond Part 2: Mandarin fish 2024 - 09 - 14 发布 2024 - 10 - 1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933.2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 DB34/T 4933《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的第2部分。DB34/T 4933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 第 1 部分:大口黑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泽幂水产 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滁州市南谯区叶贵家庭农场、无为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阳阳、吴明林、凌利宏、朱海星、曲春娟、王菲菲、周蓓蓓、孙永旭、欧亚 峰、李海洋、崔凯、桂少余、陈玉超、盛叶贵。 DB34/T 4933.2 —2024 II 引言 为提升陆基圆池养殖技术水平,规范陆基圆池养殖技术,制定了DB34/T 4933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 规程》。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主要针对大口黑鲈、 鳜、光唇鱼的陆基圆池养殖技术, 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第 1 部分:大口黑鲈。规定了陆基圆池养殖大口黑鲈的养殖环境、设施与装备、鱼种放养、 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水污染物排放等技术要求。 —— 第 2 部分:鳜。规定了陆基圆池养殖鳜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投 喂、分级筛选、水质管理、病害防控、捕捞销售、生产记录、尾水处理与排放等技术要求。 —— 第 3 部分:光唇鱼。规定了陆基圆池养殖光唇鱼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放养前准备、鱼种 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疾病防控和养殖尾水排放等技术要求。 DB34/T 4933.2 —2024 1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 第2 部分: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基圆池养殖鳜 (Siniperca chuatsi )的环境条件、 养殖设施、 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 投喂、分级筛选、水质管理、病害防控、捕捞销售、生产记录、尾水处理与排放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陆基圆池养殖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32.5 鳜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DB34/T 3657 池塘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程 DB34/T 4609 鳜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34/ 4722 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养殖区域水源充沛、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环境安静,水、电、路通畅,符合 NY/T 5361 的要求。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5 养殖设施 陆基圆池 陆基圆池由帆布、聚丙烯、玻璃钢等材料制成,主体为圆柱形,底部为倒置圆锥形。单个圆池直径 6 m~10 m,池深 1.5 m~2. 0 m,池底坡比 1:10。圆池安装应嵌入地下≥0.3 m。 增氧系统 由罗茨鼓风机、输气主管、输气支管、气阀、微孔增氧管等组成,每 10 个圆池应配置一台 3.5 kW~4 kW 的罗茨鼓风机。 DB34/T 4933.2 —2024 2 进排水系统 5.3.1 每个圆池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5.3.2 进水管主管管径≥160 mm,支管管径≥75 mm,进水口设置在池边上沿,沿池壁切向进水。 5.3.3 排水口设置在圆池底部中央,口径≥160 mm,其上安装有防逃网,其下与排水管连通。 5.3.4 排水管通过三通分别与溢水管、排污管连通,溢水管管径≥75 mm,排污管管径≥160 mm。 遮光系统 圆池上方建设有钢构大棚、遮阳网等遮光设施。 冲水系统 养殖摄食饲料的鳜,需在池边上沿配备一根多孔出水的冲水管,管径≤50 mm,孔径2 mm~5 mm。 停电应急系统 配备足额功率的停电应急发电机组。 6 放养前准备 检查设施 检查圆池是否渗漏,测试增氧系统、进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是否运行正常。 消毒圆池 用 20 mg/L 漂白粉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圆池,2 h 后冲洗干净。 试水 鱼种放养前 3~5 d 试水养殖,确认可正常养殖后再进行放养。 7 鱼种放养 鱼种来源 自育或从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单位购买。 鱼种检疫 购买前需进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虹彩病毒、弹状病毒等病毒病的检测。 鱼种质量 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质量应符合 SC/T 1032.5 的要求。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用 3%食盐水对鱼体进行浸浴处理,时间控制在 5 min~10 min。 投放规格与密度 DB34/T 4933.2 —2024 3 投放规格以全长≥7 cm 为宜,密度以 40 尾/m3~60 尾/m3 为宜。 8 投喂 活饵投喂 8.1.1 活饵料鱼应体质健壮、无疾病,需消毒后再进行投喂,其全长控制在鳜全长的 60%以下。 8.1.2 活饵料鱼以草鱼、白鲢、鲮鱼为主,鲤鱼、鲫鱼为辅。按饵料系数 4~5 制定饵料鱼养殖或外 购计划。 8.1.3 活饵料鱼单次投喂后总数量为鳜数量的 2~3 倍。 饲料投喂 8.2.1 使用鳜专用膨化饲料,粗蛋白含量≥46%,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要求。 8.2.2 投喂前 5~10 min 打开冲水管冲水,直至摄食结束。 8.2.3 一日两次,早上 5:30~6:30,傍晚 17:00~19:00,光线较暗时投喂。 8.2.4 投喂过程应由缓到快,少量投喂诱食后再增大投喂量,日投饲率 2%~4%。 9 分级筛选 规格差异较大时分级筛选,同等规格的鳜集中到一个圆池中饲养。 10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 保持微流水,溶氧≥6 mg/L,pH 7~8.5。 排污 每天排污 1~3 次,单次排水量占圆池总水体的 10%~20%。 11 病害防控 参照 DB34/T 4609 的规定。 12 捕捞销售 规格达 400 g/尾,可起捕销售。捕捞前 1 d,停止投饲。 13 生产记录 养殖期间,填写养殖日志,包括放养、投饵、用药、水质、巡查等记录。 14 尾水处理与排放 DB34/T 4933.2 —2024 4 尾水处理 按照 DB34/T 3657 的规定执行。 尾水排放 应符合 DB34/ 4722 的规定。

.pdf文档 DB34-T 4933.2-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 鳜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933.2-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 鳜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933.2-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 鳜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933.2-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 鳜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2: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