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7.100 CCS K 84 34 安徽省 地方 标准 DB34/T 4914—2024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规范 Retroactive specification of batteries for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2024 - 09 - 14发布 2024 - 10 - 1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914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安徽中科中 涣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电力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章全奎、董磊、周瑶、赵鹿鸣、后萍、宣萍、丁宏、朱兴国、刘波、吴善祥、 汤正道、丁振华、孙璐、王艳玲、瞿艳、李 想。 DB34/T 4914 —2024 1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术语和定义、追溯目的与原则、追溯流程、追溯信息采集、追溯 工作组组建、追溯计划制定、追溯实施、追溯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储能电站用电池包、电池模块、单体电池的追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425 商品条码 128条码 GB/T 18284 快速响应矩阵码 GB/T 18347 1 28 条码 GB/T 38155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 GB/T 38157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平台建设规范 GB/T 3815 8 重要产品追溯 产品追溯系统基本要求 DL/T 2082 电化学储能系统溯源编码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8155 、GB/T 3815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能电站用电池 batteries for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储能电站用电能存储基本单元,可实现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具有能量储存与释放功能。 3.2 电池追溯 battery traceability 通过记录和标识,追踪和溯源电池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活动。 4 追溯目的与原则 目的 4.1 本文件的目的是针对储能电站用电池开展全生命周期追溯,追溯目的包括但不限于: a)支持储能电站用电池安全管理和控制,便于召回; b)确定储能电站用电池的来历或来源、位置或去向; c)识别储能电站用电池生产、使用等各过程中的责任环节; d)满足使用方追溯要求。 DB34/T 4914 —2024 2 原则 4.2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应遵循真实性、统一性、完整性、可靠性。 4.3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系统应符合 GB/T 38158 相关要求。 4.4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平台的建设应符合 GB/T 38157 相关要求。 4.5 储能电站用电池应在电池明显位置设置符合 GB/T 34014 、DL/T 2082 等标准规定的编码。 4.6 储能电站用电池应采用一维码或二维码等可视化标识应方法。一维码应符合 GB/T 18347 和GB/T 4.7 15425 的要求,二维码应符合 GB/T 18284 的要求。 5 追溯流程 通过信息收集、组建溯源工作组、编制追溯方案, 完成溯源准备工作,依据方案查找储能电站用电 池信息代码,根据明示的信息代码,对代码信息进行追溯,根据追溯内容编制追溯报告。基本流程见图 1。 图1 基本流程图 6 追溯信息采集 应根据追溯范围,记录所历经环节的追溯信息,包括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保证上下6.1 游组织间和组织内部信息的有效关联。 追溯信息包括基本追溯信息和扩展追溯信息。基本追溯信息应全部记录,扩展追溯信息可根据追6.2 溯目标和实际需要选择记录。 DB34/T 4914 —2024 3 应能够通过批次码等标识实现各环节之间追溯信息的相互关联与一一对应,通过追溯码实现追溯6.3 信息的查询。 应充分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6.4 —— 技术资料,如产品型号、设计信息、生产信息等; —— 信息载体形式; —— 信息载体位置; —— 现场安装环境; —— 使用环境; —— 质量通报信息; —— 产品召回信息; —— 风险提示信息。 7 追溯工作组组建 组建工作组时,原则上应避免相关利益方参与,必要时,可协调利益相关方配合。 7.1 工作组成员不少于 3人,其中技术专家不少于 1人。工作组成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7.2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熟悉储能电站用电池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 ——了解储能电站用电池设计原理、功能、性能等技术知识; ——具备相关工作经验; ——具备开展溯源工作技术交流、问题分析能力。 8 追溯计划制定 应根据追溯体系设计的具体内容、生产及使用特性等 ,制定追溯计划,并考虑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 容性。计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追溯体系目标; ——追溯范围; ——各环节的参与方和关键控制点或节点。 ——追溯参与方资源管理要求; ——追溯体系实施要求; ——追溯体系运行监控计划; ——支撑追溯体系正常稳定运行的保障。 9 追溯实施 请求提出 9.1 9.1.1 任何追溯参与方都可向追溯单元提供方、追溯单元接收方、追溯数据提供方或追溯数据接收方 发出追溯请求。用户的投诉也可作为提出追溯请求。追溯可发生在组织之间,也可在组织内部各部门之 间进行。下列情况应发起追溯: ——发生安全事故时; ——发生质量问题时; DB34/T 4914 —2024 4 ——标识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时; ——客户对产品质量存在重大异议时。 9.1.2 提出追溯请求的追溯参与方宜将追溯单元标识或信息、追溯参与方标识或信息、位置标识或信 息、时间信息、流程或事件标识或信息、环境标识等通知追溯数据提供方,以获得所需数据。 请求接收 9.2 通常由相关的追溯参与方接收追溯请求。 请求答复 9.3 通常由相关的追溯参与方接答复溯请求。 追溯实施 9.4 追溯参与方在实施产品追溯阶段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合同要求, 利用追溯流程采取适当行动对追 溯单元实施追溯。 10 追溯评价与改进 追溯评价 10.1 追溯评价是确定追溯控制措施的重要文件, 应尽可能的记录追溯过程的具体细节。 可通过文件评价、 现场巡查、人员访谈等评价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通过综合分析形成评价结果 ,编制评价报告。评价过程应 保持客观公正。追溯评价报告的编制应包括以下信息: ——追溯发起者信息; ——被追溯单位信息; ——收集的资料信息; ——追溯工作成员信息; ——设计信息,包含 厂商代码 、产品类型代码 、电池类型代码 、规格代码 、追溯信息代码 等 ——生产信息,包含 生产日期代码 、生产线代码 、序列号、梯级利用代码 等 ——意见建议等。 追溯改进 10.2 10.2.1 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追溯体系评价,确保追溯体系能够持续正常稳定运行。 10.2.2 应确定追溯体系评价内容,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以保障追溯体系的有效性。关键绩效指标包括 但不限于: —— 追溯的合理性; —— 追溯单元标识的唯一性; —— 基本追溯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 溯源及去向可查的时效性要求; —— 上下游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的有效关联; —— 可允许偏差范围内的物料平衡。 10.2.3 应及时查找评价过程中所发现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 行验证,必要时可更改追溯体系,以确保追溯体系能够持续满足目标。 10.2.4 应对追溯体系的评价和改进过程进行记录,并及时对过程记录、评价报告等文件进行存档。

.pdf文档 DB34-T 4914-2024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914-2024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914-2024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914-2024 储能电站用电池追溯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41: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