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CCS B 0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676 —2024 数字茶园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 plantation 2024 - 01 - 11 发布 2024 - 02 - 11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676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信息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信息中心、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祁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土肥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中昆绿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优禾节水灌溉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文红、陈书梅、高凌宇、黄蕾、罗建恩、胡健、姜红、张家侠、陈翔宇、陈 树群。 DB34/T 4676 —2024 1 数字茶园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数字茶园建设的指导,给出了术语和定义、园地要求、设施和设备、数字化管理服务 平台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数字茶园生产管理相关的全流程数字化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0002.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 10002.2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GB/T 24689.5 植物保护机械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GB/T 24689.6 植物保护机械 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 GB/T 24689.1 植物保护机械 虫情测报灯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 DB34/T 2383 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终端数据交换规范 DB34/T 2384 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数字茶园 digital te a plantation 通过搭建茶园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以大数据为引领,采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 视频监控技术、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等,集茶园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气象环境监测、病虫害监测、视频监控、质量安全追溯等功能为一体,实现茶园数字化、智能化精准管理,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达到绿色节本增效的目的。 茶园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 digital se rvice platfor m for tea p lantation 茶园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是有机连接数字茶园智能监测模块、大数据采集模块、云计算调控模块等 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监测、预测预警、远程管控等功能实现茶园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 4 园地要求 环境条件 DB34/T 4676 —2024 2 茶园地形地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建设数字茶园。若要建设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茶园周 边应有充足的水源并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园地规模 相对集中连片种植,一般来说规模越大越有利,最小规模以产投比效益为准。 基础设施 园区配备必要的道路系统、能源系统、通信网络。 5 设施和设备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施设备 5.1.1 构成 茶园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施设备由水泵、过滤器、滴灌或喷灌设施、土壤传感器等构成,根据茶 树自然条件及茶树水肥需求把水与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通过远程控制和滴灌系统均匀地输送至茶树根部或通过喷灌设施喷施在茶树叶面。 5.1.2 水泵 根据水源状况、灌溉面积、茶园地势、流量射程等选用适宜的水泵种类,配置相应动力。 5.1.3 过滤器 根据水源水质情况和滴灌/喷灌的总流量确定过滤器组合和技术参数,保证水肥输送流畅。 5.1.4 管材要求 管材选择应符合 GB/T 10002.1 和 GB/T 10002.2 的规定,管材口径根据管道主分支布网并结合 茶园实际情况选用。 5.1.5 施水(肥)器 视茶园种植结构、地势、茶园面积等设置相应的喷灌和滴灌等施水(肥)器。 5.1.6 土壤传感器 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EC值传感器、土壤 pH值传感器等,采集点位根据茶园土质、地 貌、面积设定,监测数据与人工监测结果差值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农业综合气象监测站 5.2.1 监测 农业综合气象监测站对种植区域内的风速、风向、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有效的监测,采 集的数据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器,为管理员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 5.2.2 布设要求 农业综合气象监测站应在宽敞无遮挡的环境下布设,避免山梁和山谷的影响。 DB34/T 4676 —2024 3 5.2.3 设备配置 农业综合气象监测站应搭载但不限于风速传感器、 风向传感器、 空气温度传感器、 空气湿度传感器、 日照时数传感器、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 5.2.4 技术要求 符合 GB/T 24689.6 的要求。 5.2.5 通讯功能 应具备数据通信功能,支持主动推送或被动应答通信交互方式。 智能虫情测报灯和太阳能杀虫灯 5.3.1 产品要求 智能虫情测报灯安全要求及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24689.1 的规定;太阳能杀虫灯安全要求及技 术要求应符合 GB/T 24689.2 的规定。 5.3.2 安装要求 智能虫情测报灯选择地势平坦,周围无遮挡物、无光源影响,通常情况下每 30 亩安装一台,安装 高度 30 cm~50 cm,也可以根据作物高度适当调整。太阳能杀虫灯根据茶园面积合理布局,依据设备性能确定安装数量和高度。 5.3.3 诱杀害虫科目种类 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黑毒蛾、茶蓑蛾、茶毛虫、茶蚕等。 视频监控 5.4.1 数据传输 在茶园里架设视频监控设备(枪机摄像头、球机摄像头等),通过数据传输网络把前端监测设备、 数据传输设备、后端存储设备、远程控制及实时显示设备等五大部分有机连接。 5.4.2 监控布设 监控布设数量要根据茶园地形、监测精度、监测目的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选取满足监测要求的最 小数量,宜监控茶园全景。 5.4.3 技术要求 符合 GB/T 24689.5 的要求。 5.4.4 设备配置 设备必须具备电子防抖、电子雾透、视频存储、视频回放等功能。 5.4.5 电源选择 设备供电通过市电供电或太阳能+蓄电池供电。 5.4.6 数据传输 DB34/T 4676 —2024 4 通过光纤、4G、5G等途径进行传输。 6 茶园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 应用 茶园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用于数字茶园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共享、展示、应用等,包括但不 限于气象环境监测系统、茶园病虫害监测系统、茶园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数据指标体系 6.2.1 茶园基础数据 包括但不限于茶园面积、主栽品种、年产量、业主属性、经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壤类 型、年光照时数、年降雨量、年平均气温等基本指标。 6.2.2 气象数据 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风速、风向、雨量、大气压等。 6.2.3 土壤数据 包括但不限于土壤的质地、溶重、基础养分、温度、湿度、EC值、pH值等。 6.2.4 病虫害监测数据 通过病虫害监测系统诱捕的害虫数量、以及枝条、叶片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图像数据。 6.2.5 茶园管理数据 包括但不限于茶园管理用肥、用药种类及数量、用水、用工、采摘批次、茶叶产量等情况。 数据采集方式 数据采集方式分为自动采集和人工采集两种,自动采集通过采集设备和控制设备自动获取相应的 数据,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传输到管理服务平台;人工采集由茶园管理人员采集茶园基础信息和农事操作信息,手工填写数据并传输到管理服务平台。 平台功能 平台应具有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 数据采集存储交换: —— 实时接收并能安全存储采集的相关数据,实时推送位置信息、生产信息等数据; —— 数据采集间隔时间可由用户在系统中设定,显示采集时刻和数值; —— 数据采集存储交换符合 DB34/T 2384、DB 34/T 2383 的要求。 b) 视频监控: —— 系统可查看实时的视频画面,观察茶园茶叶长势、灾情、病虫草情,以及人员作业情况等, 发挥监测、决策和安防作用; —— 安装球机的视频能调节云台方位、步长、焦距等。 c) 预警提醒:

.pdf文档 DB34-T 4676-2024 数字茶园建设指南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676-2024 数字茶园建设指南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676-2024 数字茶园建设指南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676-2024 数字茶园建设指南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34: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