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CCS B 64 34 安徽省 地方 标准 DB34/T 4671—2024 平欧杂种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ocations and cultivation of Ping'ou Hybrid Hazelnut 2024 - 01 - 11发布 2024 - 02 - 1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671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宿州市夹沟国有林场 、六安 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春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陆军 、周米生、肖正东、蔡新玲、肖斌、孙璟、姜春武、王永俊、聂艳、季 琳琳、陈素传、欧阳春、杜铖瑾。 DB34/T 4671 —2024 1 平欧杂种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平欧杂种榛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 Corylus avellana L.)的栽培区域 及 品种配置、建园、 栽植后管理(杂草管控、水肥管理 、整形修剪 、病虫害防治 )、采收及 采后处理 等内 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淮丘陵和淮北地区的平欧杂种榛生产园的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LY/T 1650 榛子坚果 平榛、平欧杂种榛 LY/T 2201 榛培育技术规程 LY/T 2702 榛坚果贮藏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平欧杂种榛 Ping’ou hybrid hazelnut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 Corylus avellana L.) 国内野生平榛( Corylus heteophylla Fisch)和国外的欧洲榛( Corylus avellana L.)种间杂交 获得的优良种质。 3.2 根蘖 root sucker 从根部长出不定芽伸出地面而形成的植株。 3.3 萌蘖 sucker 树干基部 萌发的新芽而形成的一年生枝条。 4 栽培区域及品种配置 栽培区域 4.1 栽培区域为江淮丘陵地区和淮北地区,降水量 700 mm~1000 mm,年平均气温 12℃ ~ 15℃ 土层 厚度 40 cm 以上,土质以 砂壤土、壤土 或轻粘土为宜。 DB34/T 4671 —2024 2 品种配置 4.2 4.2.1 江淮丘陵地区品种配置 园区主栽品种数量选择 2 个~3 个,有达维、辽榛 2 号、辽榛 4 号、辽榛 9 号;主栽品种 :授 粉品种(系)栽培比例为 4 ~ 6:1。主栽品种详细性状和授粉品种(系)见附录 A。 4.2.2 淮北地区品种配置 园区主栽品种数量选择 1 个~2 个,有达维、辽榛 1 号、辽榛 3 号、辽榛 9 号;主栽品种 :授 粉品种(系)栽培比例为 4~6:1。主栽品种详细性状和授粉品种(系)见附录 A。 5 建园 园地选择 5.1 园地环境选择按照 GB 15618 的要求进行。地点选择平地或岗地 坡度 20° 以下,光照充足,忌低 洼易涝地。 建园规划 5.2 5.2.1 园地规划设计 栽植之前做好规划设计,包括道路、排水沟渠、喷灌设施及栽培模式 等。 5.2.2 栽植密度 5.2.2.1 纯林经营模式的株行距为: 3 m×3 m和2.5 m×4 m。 5.2.2.2 复合经营模式的株行距为: 2.5 m×6 m~8 m。 整地 5.3 5.3.1 整地时期 栽植之前 2 个~3 个月完成整地。 5.3.2 整地方法 平地或岗地 坡度 15° 以下采取全面整地 ,岗地坡度 15°~20° 采用带状整地 ,按照栽植密度挖定 植穴,穴规格:深度 40 cm~50 cm、直径大小 60 cm~80 cm。 5.3.3 底肥 每穴放入 8 kg ~10 kg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细土充分拌匀, 回填拌匀土至穴内,距离地表 10 cm~15 cm。 苗木规格与处理 5.4 5.4.1 苗木规格 参照 LY/T 2201 的附录C中的 I 级苗木标准,苗高 80 cm 以上,地径 0.8 cm 以上,木质化侧根 根系 8 根以上。 DB34/T 4671 —2024 3 5.4.2 苗木处理 栽植之前,对 苗木根系 进行修剪,剪去无效及病伤根 ,修剪后保留根系长度 15 cm~20 cm,并蘸 上带有生根粉的泥浆。 栽植 5.5 5.5.1 栽植时期 栽植时间以秋季为主,春季为辅。秋季栽植时期: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春季栽植时间: 2 月 下旬至 3 月上旬。 5.5.2 栽植方法 栽植时苗木要垂直立于定植穴中央 ,填土三分之二时将苗木略向上提,保持根系舒展, 踩实,然后 填土至苗木根颈部,再次 踩实,浇透定根水,再覆一层松土,覆盖地膜,地膜上再盖 4 cm~5 cm 生土。 5.5.3 定干 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 40 cm~50 cm。 6 栽植后管理 杂草管控 6.1 采用人工除草 或机械除草方式, 禁止使用除草剂 ;采用种植绿肥 或矮杆农作物方式来抑制杂草,禁 止间种高杆作物和攀缘作物。 水肥管理 6.2 6.2.1 水分管理 干旱年份需要 及时浇水,雨季园地积水需要及时 清沟排水 。 6.2.2 施肥管理 施肥方式采用穴施和环施 ,施肥深度 20 cm~30 cm,复合肥 施肥时间是 4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 有机肥施肥时间在秋季 采收完果实后。 栽后当年 不追肥; 第 1 年每株 100 g~150 g 复合肥; 第 2 年 每株 150 g~200 g 复合肥; 第 3 年每株 250 g~300 g 复合肥和 3 kg~4 kg 有机肥; 第 4 年每株 350 g~400 g 复合肥和 5 kg~6 kg 有机肥; 第 5 年及以上每株 500 g~600 g 复合肥和 8 kg~10 kg 有机肥。 整形与修剪 6.3 6.3.1 整形技术要点 6.3.1.1 单干形 单干自然圆头形或开心形,栽植后 第 2 年,保留 1 个主干, 分支点高度控制在 60 cm~80 cm, 在主干上不同方向选择 3 个~5 个骨干枝 ,其余枝干剪除。 6.3.1.2 少干丛状形 DB34/T 4671 —2024 4 少干丛状形是从根蘖上萌发多个枝条形成的多干形状,保留 5个~8个生长健壮干,其余干从基部剪 除。 6.3.2 修剪 6.3.2.1 修剪时期 秋季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 6.3.2.2 初果期修剪( 2年~4年) 2年~3年树,采用重短截方式,保留当年生枝长度 10 cm~20 cm;4 年后,采用轻短截外围发育 枝,促进结果。生长期及时去除根蘖和萌蘖。 6.3.2.3 盛果期修剪( 5年及以上) 以 2 年生枝回缩为主,疏除根蘖、萌蘖、交叉枝、并列枝、下垂枝、下部细弱枝、病虫枝,保持 树体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 病虫害防治 6.4 平欧杂种榛的病 虫害详见附录 B。农药使用符合 NY/T 1276 的要求。 7 采收和采后处理 采收 7.1 7.1.1 采收时期 7.1.1.1 鲜果采收:时间为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即果实成熟前 20 天。 7.1.1.2 干果采收: 时间为 7 月下旬至 8 中旬,即果苞基部出现一圈 黄色,触及果苞即落为采收时 期。 7.1.2 采收方法 鲜果采收通过 人工采摘 ;干果采收通过人工采摘和震落坚果拾捡 。 采后处理 7.2 7.2.1 鲜果采后处理 鲜果采收后直接销售或及时 储藏于 0℃~15℃ 冷藏库。 7.2.2 干果采后处理 7.2.2.1 脱苞 采用人工脱苞或机械脱苞。 7.2.2.2 晾晒 采用自然晾晒干燥或烘干干燥,坚果含水量控制在 8% 以下。 7.2.2.3 坚果分级与包装

.pdf文档 DB34-T 4671-2024 平欧杂种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671-2024 平欧杂种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671-2024 平欧杂种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671-2024 平欧杂种榛品种配置及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34: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