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65 CCS B 52 34 安徽省 地方 标准 DB34/T 2165—2024 代替 DB34/T 2165 -2014 兰寿金鱼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ure techniques of Ranchu -goldfish 2024 - 09 - 14发布 2024 - 10 - 1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2165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4/T 2165-2014《兰寿金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与 DB34/T 2165 -201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文件名称《兰寿金鱼养殖技术规程》; b) 更改了规程范围的内容(见第 1 章); c)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见第 2 章); d) 更改了放养密度的内容 (见5.3.3,2014年版4.3.3); e) 更改了水质调节的内容 (见5.3.5,2014年版4.3.5); f) 更改了检查鱼巢的内容(见 6.3.3.4,2014年版5.3.3.4); g) 更改了苗种培育中放养密度的技术参数(见 7.1,2014年版6.1.1,6.2.1); h) 更改了商品鱼放养密度的技术参数(见 8.1,2014年版7.1); i) 更改了水质管理的技术参数(见 8.4,2014年版7.4); J) 更改了寄生虫病防治的内容(见 9.2.2,2014年版8.2.2); k) 增加了尾水排放(见第 10 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太和县龙潭鱼牧业养殖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和县龙潭鱼牧业养殖有限公司 、安徽瀚沣渔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颍源渔 业科技有限公司、太和县水产发展服务中心、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阜阳市颍州西湖水产养殖专业 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贺、刘大红、任士发、魏涛、汤二红、王丽娅、张静、陈鹏飞、孙欣、奚业 文、王慧、杨颜忠、王磊、尚俊峰、胡新见、李广军、钱屹松、熊英琪、曲春娟、彭啸、朱建、王传林。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2165-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4/T 2165 —2024 1 兰寿金鱼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兰寿金鱼的养殖条件、亲鱼选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殖、疾病防治、 尾 水排放。 本文件适用于兰寿金鱼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76 鲫鱼配合饲料 DB34/ 4722 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养殖条件 养殖环境 环境应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的规定。 养殖池 4.2.1 亲鱼培育池 长方形水泥池, 面积 10 m2 ~30 m2,池深 80 cm 。 4.2.2 商品鱼池 长方形水泥池,面积 30 m2 ~ 50 m2,池深 60 cm。 4.2.3 产卵池 水泥池,面积 15 m2 ~ 20 m2,池深 60 cm;亦可使用直径大于 30 cm的陶盆。 养殖设备 DB34/T 2165 —2024 2 配备微孔管增氧系统,每 1000 ㎡养殖池 配备功率 1 kW的涡轮风机。 5 亲鱼选育 亲鱼来源 直接从本场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或从具有生产资质的苗种场引进。 亲鱼筛选 1 龄~ 2 龄,形态特征符合品种标准, 体表光滑 ,颜色艳丽, 体形优美、 鳞片和鳍条完整 ,泳姿 端正,肥满度适中, 体长大于12 cm,无病无伤。一般于立秋后挑选。 亲鱼培育 5.3.1 鱼池消毒 亲鱼下池前 3 d,洗刷培育池,并用浓度 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消毒。 5.3.2 注水曝气 消毒 2 d后注水深 20 cm,开启风机使池水曝气。 5.3.3 放养密度 8 尾/m2~10 尾/m2。 5.3.4 投喂 选用浮性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 32% 左右,其它指标参照 SC/T 1076 。每天投饲( 2~3)次,日 投饲量为亲鱼体重的 2.0%~4.0% ,每次投喂量以 8 min ~ 10 min吃完为宜,辅助投喂清洁的大型浮 游动物或水蚯蚓。 5.3.5 水质调节 每 3 d~ 5 d换水 1 次,每次换水 量 15%~20%。夜间或阴雨天需增氧。 5.3.6 分池 亲鱼繁殖前 1 个月,雌雄应分池饲养。 5.3.7 成熟度鉴别 成熟雌亲鱼:腹部膨大,身体较短且圆;泄殖孔大而略圆,外凸。 成熟雄亲鱼: 体形略长,尾柄粗壮, 泄殖孔小而狭长, 呈凹形, 颜色鲜艳。胸鳍第一根鳍刺较粗硬, 并和鳃盖边缘共同分布较多的追星。 6 人工繁殖 繁殖季节 4 月中旬~ 6月,繁殖水温 15℃~29℃,适宜水温 18℃~24℃。 DB34/T 2165 —2024 3 亲鱼配组要求 6.2.1 年龄与鱼长 2龄~3龄,体长> 12 cm,同龄的雄鱼比雌鱼小。 6.2.2 配组原则 同一养殖场选留的亲鱼,只能在子一代之间或子二代之间配对。子三代及其后代只能和非同宗的同 一品种配对。 6.2.3 雌雄比例 雌雄比例为 1∶2~1∶3。 产卵 6.3.1 鱼巢 用棕丝、柳树根须扎成束作为鱼巢,或选用塑料鱼巢,使用前 2 d用浓度 20 mg/L漂白粉溶液浸泡 1 h。 6.3.2 自然产卵 每m2投放亲鱼 3 组~ 5 组,放置鱼巢 5 束~10 束,微流水刺激,并增氧。 6.3.3 人工催产 6.3.3.1 注射药物配伍 选用LRH-A、HCG进行配伍,注射剂量按( LRH-A 25 ug + HCG 500 IU)/mL ,溶剂为 0.65%生理盐水 。 6.3.3.2 注射剂量方法 胸腔注射,胸鳍基部 45° 斜向进针。雌鱼注射剂量 4 ml/ kg(体重),雄鱼剂量减半,均一次性 注射。 6.3.3.3 产卵受精 亲鱼催产后配组放于产卵池, 每 m2 放亲鱼 1 组~ 3 组, 放置鱼巢 3 束~ 5 束, 或直径大于 30 cm 的陶盆放 1 束~ 2 束,水位控制在 30 cm~ 50 cm ,微流水刺激。 12 h~ 24 h完成产卵、受精过程。 6.3.3.4 检查鱼巢 催产后第二天检查鱼巢,将附卵鱼巢取出用浓度 3% 的食盐水浸泡 10 min~15 min,转入孵化池 中孵化。 孵化 6.4.1 鱼巢放置 鱼巢均匀固定于孵化池中,离水面 10 cm,间距 20 cm ~ 30 cm。 6.4.2 鱼卵密度 DB34/T 2165 —2024 4 800 粒/m2~1000 粒/m2。 6.4.3 孵化管理 微流水并适当增氧,待鱼苗能够平游后,可出池培育。 7 苗种培育 饲养管理 10 日龄前, 放养密度为 800 尾/㎡~ 1000 尾/㎡, 投喂洁净的轮虫、 草履虫等鲜活小型浮游动物, 每万尾鱼苗每天投喂量 500 g ~ 750 g。也可用揉碎的鸡蛋黄加水调匀后泼洒投喂,每万尾鱼苗每天 用蛋黄 1 个~ 2 个。10 日~30 日龄,可投喂较大型浮游动物或微型鱼苗饲料。 30 日龄后,视其生 长和密度情况适时分池饲养,放养密度 500 尾/㎡~800 尾/㎡;投喂蛋白含量 32%~34% 膨化饲料,质 量应符合 NY/T 5072的规定。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4%~8%,每日 3 次~ 4 次。辅助投喂瓢莎、浮萍 等植物性饵料。 日常管理 每日凌晨、 中午、 傍晚巡池检查, 观察鱼吃食及水质情况。 夏季养殖池上方需搭盖遮阳网。 每 10 d~ 15 d换水一次,换水量为 20%~25% 。夜间和阴天需增氧。 筛选分养 筛选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转入商品鱼池饲养。 品种特征要求体型正常, 鳍条、 鳞片完整, 体表光滑, 粘液丰富,色泽鲜艳,游泳活泼。 8 商品鱼养殖 放养密度 鱼种一次放足 ,逐步筛选分养,筛选后不同规格的放养密度见 表 1。 表1 兰寿金鱼放养密度表 规格(体长 cm) 放养密度 (尾/m2) 3~5 400~200 5~8 200~100 8~11 100~50 11~14 50~20 ≥15 ≤20 鱼体消

.pdf文档 DB34-T 2165-2024 兰寿金鱼养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165-2024 兰寿金鱼养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165-2024 兰寿金鱼养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165-2024 兰寿金鱼养殖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33: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