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120.01
CCS P 12
3302
浙江省宁波市 地方 标准
DB3302/T 1168—2024
感潮河道监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idal river monitoring
2024 - 12 - 03发布 2025 - 01 - 03实施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02/T 1168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要求 ................................ ................................ ........... 2
5 监测准备 ................................ ................................ ........... 2
6 监测实施 ................................ ................................ ........... 2
7 资料整编 ................................ ................................ ........... 3
8 成果质检 ................................ ................................ ........... 4
附录A(资料性) 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及技术指 标 ................................ ........... 5
附录B(资料性) 感潮河道监测资料整编过程及成果表 ................................ ..... 6
参考文献 ................................ ................................ ............. 21 DB3302/T 1168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波市水利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宁波上航测绘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季树勋、徐浩、郑汲、单海涛、李奥典、张琦、张向东、李前钟、吕家树、李
最森、唐东跃、卫进进、姜勇、廖铭新、宁佳、钱奕宁、王正虎、于秉印。 DB3302/T 1168 —2024
1
感潮河道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感潮河道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准备、监测实施、资料整编和成果质检。
本文件适用于感潮河道全潮水文测验、河道地形测量、河道断面监测和河道 堤防冲刷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316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42640 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范
GB/T 50159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
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CH/T 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 (RTK)技术规范
CH/T 8023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CH/T 8024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JTS 131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SL 42 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程
SL/T 247 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SL 337 声学多普勒流量测验规范
SL 732 感潮水文测验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感潮河道 tidal riverway
流量及水位受潮汐影响的河道。
[来源:SL 732—2015,3.1, 有修改]
河道监测 riverway monitoring
以河道水体及边界为对象,进行监测获取河道空间地理信息、水文泥沙要素,并进行资料分析、图
件编制的工作。
[来源:SL 257—2017,3.3, 有修改]
全潮 entire tidal period DB3302/T 1168 —2024
2 一个完整的潮汐周期。
4 基本要求
感潮河道监测项目应包括全潮水文测验、河道地形测量、河道断面监测、河道堤防冲刷监测。
感潮河道监测设备的布置和定位应符合监测要求,作业仪器设备均应检校合格,满足数据采集和
分析的需要,具体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视实际需求和环境而定,建议选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 参
见附录A。
感潮河道监测外业监测应采用 2 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 —克里格投影 3°分带。资料成果采用
2 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宁波 2 000坐标系。高程基准应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监测过程中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进行 全过程质量控制,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应遵循科学严谨的方
法,监测数据 应准确、可靠、真实、完整、一致。
监测应由有相关专业资质的单位实施。
5 监测准备
监测工作前应制定监测计划,确定监测的目的、对象、方法、指标、采样频次、监测范围、周期
等内容。
监测工作前应根据监测要求和计划,在河道上合理布置监测点位,覆盖监测范围。
监测工作前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指标,选用适当的监测设备。
6 监测实施
全潮水文测验
6.1.1 监测要素宜包括监测断面的潮(水)位、流速、流向、流量、盐度、含沙量、悬沙粒径级配、
底质粒径级配、底质成分等开展监测。
6.1.2 潮(水)位、流速、流向、盐度应按 SL 732的要求执行;流量应按 GB 50179 、SL 337、SL 732
的要求执行;含沙量、悬沙粒径级配、底质粒 径级配、底质成分应按 GB/T 50159 、SL 42、SL 732的要
求执行。
6.1.3 潮(水)位观测应收集监测断面覆盖全潮水文测验的连续半个月潮位资料,无法收集数据的应
布设临时潮位站进行潮位观测。
6.1.4 定点水文测验线布设位置应覆盖河道左、中、右岸,不具备布设测验垂线的可利用已建或新建
潮水文站监测。测验内容包括流速、流向、盐度、含沙量、悬沙粒径级配、底质粒径级配、底质成分等,
测验时间选取大、小潮进行观测,覆盖两个完整潮期,每潮观测时间应不小于 26 h。
6.1.5 断面流量观测应在定点水文测验时同步开展。
6.1.6 监测设备宜采用潮(水)位 仪、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温盐浊深仪等自动监测设备。
6.1.7 监测频率宜每年度春、夏、秋、冬季各开展 1次,至少应在汛期前和汛期后各开展 1次。
河道地形测量
6.2.1 应对河道地形的岸上和水下两个部分进行测量,岸上部分应从水陆边界线测至管理范围线,河
道岸上和水下地形宜同步测量,并能完整、如实反映地物、地貌及地形。
6.2.2 岸上部分应按 CH/T 2009 、CH/T 8024 、JTS 131 的要求执行,水下部分应按 GB/T 42640 、CH/T DB3302/T 1168 —2024
3 2009的要求执行。
6.2.3 岸上部分地形测量宜采用高精度遥感卫星、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机载、船载、手 持三维激光雷
达等新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水下部分地形测量宜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
6.2.4 监测频率宜每 三年至少1次,遇特殊水情应加密监测频次。
河道断面监测
6.3.1 应对河道断面的岸上和水下两个部分进行测量,岸上部分应从水陆边界线线测至管理范围线,
河道岸上和水下地形宜同步测量,并能完整反映断面上的地形高低起伏变化。断面布设宜均匀布设,重
点关注河道汲代表性特征断面应加密布设。
6.3.2 测量应按CH/T 2009 、JTS 131的要求执行。
6.3.3 断面岸上部分宜采用 RTK、全站仪等设备测量 ,断面水下部分宜采用单波束测深仪测量。
6.3.4 监测频率每年宜 在汛期前、汛期中、汛期后进行监测,遇特殊水情应加密监测频次。
DB3302-T 1168-2024 感潮河道监测规范 宁波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25: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