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3.020.10 CCSZ04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395—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纺织和服装类 Carbonfootprintassessmentofproducts—Textileandclothing 2024-11-07发布 2024-12-07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3/T1395—2024 I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绍兴市柯桥区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艳红、杨威、何俊、董战峰、蒋建平、杨文敏、沈佳慧、倪微琪、杨亮亮、 朱东锋、郭慧、罗彪、袁灿、鲁越峰、余锡孟、郑骥。DB33/T1395—2024 1产品碳足迹评价纺织和服装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评价的评价原则、目标和范围、数据收集与质量控制、碳足 迹核算与评估、碳足迹评价报告与披露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的碳足迹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DB33/T1393—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通则 3术语和定义 DB33/T1393—2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实景单元过程foregroundunitprocesses 产品碳足迹核算中可以获取初级数据的单元过程。 注:相关数据信息可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直接获得。 3.2 背景单元过程backgroundunitprocesses 产品生命周期中无法直接获取初级数据,只能获取次级数据的单元过程。 注:相关数据信息需要从数据库、相关资料中获得。 3.3 活动水平数据activitydata 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 注:如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购入的热量等。 [来源:GB/T32150—2015,3.12] 3.4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 [来源:GB/T32150—2015,3.13] 4评价原则 遵循DB33/T1393—2024中第4章的规定。 5目标和范围DB33/T1395—2024 25.1评价目标 确定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评价目标时,应明确陈述以下各项内容: ——评价结果的预期用途; ——开展碳足迹评价的原因; ——预期的产品碳足迹公开方式及目标受众。 5.2目标产品 5.2.1开展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评价前应明确目标产品,目标产品包括纤维、纱线、织物、服装 及其他纺织制成品。产品分类可参见附录A。 5.2.2目标产品的基本信息描述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 ——产品名称; ——产品属性(如:材质、成分等); ——产品规格; ——产品明示质量指标; ——工艺类型; ——生产者信息; ——生产时间。 5.2.3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评价应对功能单位/声明单位做出明确的定义并使其可测算。 示例:1件棉质T恤;1kg纱线。 5.3系统边界 5.3.1系统边界界定 5.3.1.1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起点应从纤维原材料获取阶段开始,根据不同的产 品种类和评价目的,合理确定系统边界,具体如下: ——纤维产品:从植物种植(如棉花、亚麻种植)、动物饲养(如羊、蚕饲养)、化石原料开采开始, 到纤维制成结束; ——纱线产品:从纤维原材料获取阶段开始,到纱线产品制成结束; ——织物产品:从纤维原材料获取阶段开始,到织物产品制成结束; ——服装及其他纺织制成品:从纤维原材料获取阶段开始,到纺织制成品生命末期阶段结束。 注:不同类别产品的原材料获取阶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材料获取阶段定义为从纤维产品的种植/养殖/化学合成到进 入工厂大门之前结束,如织物生产的原材料阶段可包含纤维原材料生产、纤维生产、纱线生产及其运输过程。 5.3.1.2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评价的系统边界示例详见图1。 5.3.1.3通过购买碳汇、碳信用开展的碳抵消,不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但可以作为额外 的环境信息单独报告。DB33/T1395—2024 3 图1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评价的系统边界示例 5.3.2生命周期阶段 5.3.2.1概述 对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至少应包括原材料获取和产品生产阶段,对于服装和其他纺织制成品, 宜包括产品的分销、使用和生命末期阶段。在产品碳足迹评价中,需要明确纳入的该产品的各个生命周 期阶段。各阶段可能发生的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参见附录B。 5.3.2.2原材料获取阶段 原材料获取阶段开始于资源从自然中获取,结束于原辅料进入产品生产工厂。 5.3.2.3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开始于原辅料进入生产工厂,结束于成品离开生产工厂。以下过程不纳入生产阶段的评价 范围: ——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建设过程; ——生产企业的设备设施生产过程; ——生产企业工作人员的通勤及公务出行; ——产品设计研发活动。 5.3.2.4分销阶段 分销阶段包括从工厂大门到仓库/零售店的运输以及仓库/零售店的存储。 5.3.2.5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从产品执行使用功能起,直到产品离开使用地点并进入生命末期阶段为止。 5.3.2.6生命末期阶段 生命末期阶段从产品被用户废弃开始,到产品作为废弃物回归自然或进入另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即产品的循环再利用)结束。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应符合DB33/T1393—2024中附录B的要求。 以下过程不纳入生命末期阶段的评价范围: ——材料或能源的再生过程; ——在生产、分销和存储、零售、使用阶段产生的其他废弃物。DB33/T1395—2024 45.3.3单元过程的划分 5.3.3.1单元过程的划分应保持核算边界内生产过程的完整性、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追溯性。单元过 程不等同于生产工序,可将多个生产工序划分为一个单元过程,也可将一个工序划分为多个单元过程。 5.3.3.2应绘制所划分的单元过程流程示意图,用于数据收集和计算。每个单元过程都应单独收集数 据。单元过程流程示意图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a)所定义的生命周期阶段; b)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各单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原辅材料/能源消耗和产品/废弃物; c)明确系统边界内排除的任何过程。 5.3.3.3单元过程的划分应区分实景单元过程和背景单元过程: a)实景单元过程一般为产品“生产阶段”的一个或多个单元过程,可包括主要原材料生产涉及 的单元过程,特别是原材料一级供应商生产涉及的单元过程,以及主要原材料运输涉及的单 元过程; b)背景单元过程一般为“原材料获取阶段”和“分销阶段”涉及的单元过程,可选用次级数据 计算背景单元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 5.3.4取舍准则 5.3.4.1在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中,不应将有实质性贡献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排除在 外。应量化至少95%与功能单位/声明单位相关的生命周期内预计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即温 室气体排放或清除量小于所评价产品温室气体总排放或清除估测值1%的可予以舍去,但累计不应超过 5%。当估测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量占比存在较大困难的时候,可采用原辅材料重量占比代替;当某种原 辅材料重量占比不超过1%时可予以舍去,但累计舍去的原辅材料重量不应超过总重量的5%。 5.3.4.2舍去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应有书面记录。所选择的取舍准则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应在评 价报告中做出解释。 6数据收集与质量控制 6.1数据质量要求 应满足DB33/T1393—2024中6.2.2的要求。 6.2数据收集要求 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评价应收集系统边界内划分的所有单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原材料获 取阶段尽可能收集初级数据,无法获取初级数据的情况下,可收集次级数据。各生命周期阶段的数据清 单参见表1。 表1纺织和服装类产品碳足迹评价各生命周期阶段数据收集要求 生命周期阶段数据类型 数据清单 原材料获取 初级数据a)上游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投入量; b)燃料、电力、热力等能源和水的消耗量; c)阶段产品的产量; d)废弃物产生量; e)上游原辅材料的运输数量和重量、运输方式、运输距离; f)每种运输方式的燃料消耗量,或其它可计算获得燃料消耗量的数据;

.pdf文档 DB33-T 1395-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 纺织和服装类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1395-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 纺织和服装类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1395-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 纺织和服装类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1395-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 纺织和服装类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9: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