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7.240 CCS 33 Z 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生物 钋-210的测定 α能谱仪法 Analysis of polonium -210 in biological samples —α spectrometer method 2024 - 09 - 02发布 2024 - 10 - 02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1391—2024 DB33/T 1391 —202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 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东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浙江国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钟港、吕晓阳、陆月萍、姚海云、周彦、胡晓燕、邵亮、曾磊。 DB33/T 1391 —2024 1 生物 钋-210的测定 α能谱仪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中放射性核素钋 -210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陆地及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核素钋 -210活度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 1488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 总则 GB 1488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钋 -210的测定 HJ 6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 范 HJ 813 水中钋-210的分析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方法原理 生物样中加入已知放射性活度的钋 -209示踪剂,以浓硝酸湿式硝化转变为水溶液。在过氧化氢、高 氯酸及浓盐酸共同作用去除浓硝酸,浸取,过滤。在盐酸、抗坏血酸体系中实现钋 -210与钋-209在银片 上自沉积。在 α能谱仪上测量钋 -210和钋-209计数,计算出生物样品中钋 -210活度浓度 。 5 试剂和材料 5.1 抗坏血酸( C6H8O6)。 5.2 浓硝酸( HNO3):质量浓度 65.0%(m/m)~68.0%(m/m)。 5.3 浓盐酸( HCl):质量浓度 36.0%(m/m)~38.0%(m/m)。 5.4 高氯酸( HClO 4):质量浓度 70.0%(m/m)~72.0%(m/m)。 5.5 盐酸(HCl):0.1 mol/L 。 5.6 过氧化氢( H2O2):质量浓度 27%(m/m)~30%(m/m)。 5.7 无水乙醇( C2H5OH):含量不少于 99.5%(m/m)。 5.8 钋-209有证标准物质: 0.1 Bq/mL,1 mol/L盐酸体系。 5.9 银片:与测量探头直径一致,厚度 0.5 mm。 5.10 混合α电镀面源,有证标准物质,用于仪器能量与效率刻度。 注: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 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DB33/T 1391 —2024 2 6 仪器和设备 6.1 α能谱仪:半导体探测器,本底小于 1个计数/小时(450 mm2),能量分辨率小于 30 keV(探头尺 寸1 200 mm2)。 6.2 分析天平:感量 0.1 mg。 6.3 磁力加热电动搅拌器。 6.4 电热板。 6.5 恒温干燥箱:温度 0 ℃~180 ℃,精度± 0.5 ℃。 6.6 pH计。 7 仪器刻度 7.1 使用混合 α电镀面源对能谱进行能量刻度。 7.2 使用混合 α电镀面源对能谱进行效率刻度。 7.3 α能谱仪能量及效率刻度方法见 附录A。 8 样品 8.1 采集和保存 按GB 14883.1 和HJ 61的相关规定 进行样品采集与保存。 8.2 样品的前处理 鲜样60 ℃恒温干燥 12 h,密封待用。生物样品干燥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 B的规定。 9 分析程序 9.1 分析样品,应按照 HJ 61和GB 14883.1 相关规定进行采集与保存。根据 GB 14883.5 要求,准确 称取鲜样(或经恒温干燥的干样) (2~7)g,置于300 mL烧杯中。加入 1 mL 钋-209标准溶液( 5.8) (钋-209标准溶液配制应符合附录 C的规定),缓慢加入浓硝酸( 5.2)(浓硝酸加入量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盖上表面皿,非加热下启动马达,慢速搅拌 1 h以上。放置过夜。 9.2 开启加热功能,温度控制在 50 ℃~60 ℃,持续恒温加热搅拌 2 h以上。 9.3 生物样全部消化完全后,温度提高直至溶液沸腾。盖上表面皿,缓慢滴加过氧化氢,直至溶液澄 清不变色。揭去表面皿,继续加热,直至溶液浓缩至 10 mL。 9.4 移除磁石, 用过氧化氢洗涤磁石, 洗涤液并入烧杯。 在控温电热板上继续加热, 温度不超过 140 ℃, 直至溶液蒸发至干呈白色结晶体。 9.5 加入0.5 mL高氯酸(5.4),温度控制在 130 ℃以下,不断搅拌,直至蒸发至干。 9.6 加入1 mL浓盐酸( 5.3),继续加热,直至溶液蒸发至干。上述步骤 ,须重复一次。 9.7 加入0.1 mol/L盐酸(5.5)20 mL,浸取,过滤,残渣保留在原烧杯中,滤液用 100 mL烧杯收集。 以上步骤须重复两次。最后一次残渣与溶液一起过滤,滤液合并,弃残渣。后续分析程序按 HJ 813的 相关规定执行。 9.8 加入(2~3)g抗坏血酸( 5.1),加入 0.1 mol/L盐酸(5.5)20 mL,控制总体积不超过 70 mL。 DB33/T 1391 —2024 3 9.9 烧杯中置入搅拌磁石、支架、表面皿及银片( 5.9)。整个烧杯置入结晶皿中,结晶皿中注满水, 开启加热与搅拌功能,自沉积 2 h。取出银片,用去离子冲洗,再浸入无水乙醇 (5.7)中浸泡约 20 min。 取出,去离子水冲洗银片,自然晾干。再置入 110 ℃恒温干燥箱中干燥 1 h。 9.10 银片置入 α能谱仪上连续计数应不少于 48 h。 10 空白实验 定期进行空白实验,每当更换试剂时或每批样品分析时,应进行空白实验;正常情况下空白样品的 数目不应少于样品分析总数的 5%。其方法如下: a) 分别取4份5 L去离子水,用盐酸调节 pH<2,静置; b) 按9.2~9.10规定的程序完成实验,在 α能谱仪上测量空白样的总计数 ; c) 计算空白试样计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检验与仪器本底在 95%置信水平下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1 结果的处 理 11.1 结果的计算 样品完成测量后,应对 α能谱图解谱分析( α能谱仪解谱方法见附录 E)。在计算钋峰位对应感兴趣 区内净计数时,应先减去本底谱。生物样品中钋 -210活度浓度按照下式计算: ………………………………… (1) 式中: A0——生物样中钋 -210活度浓度, Bq/kg; A1——加入的示踪剂钋 -209活度,Bq; N0——钋-210峰位对应感兴趣区内的净计数; N1——钋-209峰位对应感兴趣区内的净计数; M——生物样质量, kg。 11.2 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根据分析结果,应同步 给出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见附录 F)。 11.3 结果的表示 结果以 A±U(Bq/kg)( k=2)或 A Bq/kg,U Bq/kg(k=2)表示,其中 U为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k为包含因子 (k=2)。 11.4 结果的衰变校正 钋-210半衰期为 138.3天,生物样品采集至分析结果出来,一般要间隔一定时间,应对分析结果作 衰变校正(结果的衰变校正应符合附录 G的规定)。 11.5 结果的精密度和正确度 结果的精密度和正确度,均小于 15%。 DB33/T 1391 —2024 4 A A 附录 A (规范性) α能谱仪刻度方法 A.1 α能谱仪刻度包括能量和效率刻度,刻度时可逐一单独刻度两 次,或混合一次刻度。 A.2 刻度时应采用标准的电镀 α混合面源,一般应包括铀 -234、铀-235、钚-239、镅-241四种α放射 性核素,能量覆盖范围为 4 MeV~6 MeV。 A.3 刻度前,将标准电镀混合面源证书有关信息输入到能谱软件,保存,以备调用。 A.4 对α能谱仪进行刻度前,应保持 α能谱仪正常工作状态,软件各参数如核素库应事先设置好。 A.5 将标准的混合电镀面源置入探头下,按照正常测量程序计数 30 min,计算刻度结果。 A.6 如α能谱仪自带刻度程序,可直接调用,自动刻度并给出能量或效率刻度结果。 A.7 刻度的几何位置应与样品测量时的状 态保持一致,如搁板位置、真空度等参数应一致。

.pdf文档 DB33-T 1391-2024 生物 钋-210的测定 a能谱仪法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1391-2024 生物 钋-210的测定 a能谱仪法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1391-2024 生物 钋-210的测定 a能谱仪法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1391-2024 生物 钋-210的测定 a能谱仪法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9: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