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CCS B 43 33 浙江省 地方 标准 DB33/T 1377—2024 规模猪场综合减臭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odor in intensive pig farms 2024 - 04 - 20发布 2024 - 05 - 2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1377 —202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畜牧兽医和饲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万 里学院、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嘉兴市农业科学研 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 临海市畜牧兽医所、 海盐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欣宏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琳、应永飞、蒋永健、李奎、徐志荣、刘雅丽、周斌、任永业、高慧、汪开 英、周卫东、华卫东、吴伟祥、卓明、代小蓉、徐杏、付浩、严晓婕、肖华、马敏彪、刘德钊、徐雅萍、 虞伟祥、王腾浩、杨祥启、陈淑芳、路伏 增、顾春梅、赖建兵、戴久丽、贾惠言。 DB33/T 1377 —2024 1 规模猪场综合减臭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猪场综合减臭的基本原则、场区规划与工艺选择要求、源头减臭技术、过程控制 技术、末端减臭技术、臭气排放要求、运行与维护、环境臭气检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猪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4675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28232 臭氧消毒器卫生要求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 497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905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3048 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 NY/T 3442 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DB33/ 593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3.1 规模猪场 intensive pig farms 采用现代养猪技术与设施设备,实行批次化、全年均衡生产工艺,存栏基础母猪 100头以上或年出 栏商品猪 500头以上的猪场。 [来源:GB/T 17824.1 —2022,3.1,有修改] 3.2 综合减臭技术 comprehensive odor reduction technology 基于源头、过程和末端的全过程管控原则,综合应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减臭法减少猪场臭气排放的 技术。 DB33/T 1377 —2024 2 3.3 臭气 odor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影响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主要包括氨气、硫化氢等。 [来源:GB 14554—1993,3.1,有修改] 3.4 减臭空间 deodorizing space 在猪舍、粪污处理区等区域负压风机端利用多层尼龙网、过滤水帘或混凝土等材料,将风机口排出 的臭气收集处理的封闭空间 。 3.5 化学减臭法 chemical deodorization 通过向猪舍、场区、粪污处理区和 减臭空间投加或喷洒能与臭气成分发生中和、氧化或其他化学反 应的药剂,达到减臭目的的一种方法。 注1:药剂包括柠檬酸、次氯酸、次氯酸钠、臭氧水、植物提取液等。 注2:化学减臭法主要包括化学洗涤、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 3.6 生物减臭法 biological deodorization 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染物分解转化为无害或少害的物质,达到减臭目的的一种方法。 注: 生物减臭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喷洒、生物滴滤、生物过滤和生物洗涤等。 4 基本原则 技术选用遵循因地制宜、因场施策、实用管用的原则。 4.1 技术工艺遵循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原则。 4.2 5 场区规划与工艺选择要求 场区内应分区合理,隔离区、粪污处理区和病死动物处理区应位于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 5.1 场区应做好环境管理规划,及时清理粪污,保持场区内清洁卫生。 5.2 场区内绿化应以灌木或草坪为主,场区外宜种植乔木等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树木或植物。 5.3 场区内应采用雨污分流工艺,污水宜采用地下管道排入粪污处理区。 5.4 猪舍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应保持 0.2%~0.3%的粪沟坡度。 5.5 保育仔猪舍和生长育肥猪舍采用发酵床工艺的,按 NY/T 3048 的要求执行。 5.6 场区内猪舍、粪污处理区等区域负压风机端宜建设减臭空间或配套减臭设备。 5.7 减臭空间 设计与建设应按 HJ 497执行,减臭空间深度应根据风机风速、通风量等确定。减臭空间 5.8 深度见图 1。 减臭空间应配套减臭剂发生器、过滤水帘、高压喷雾系统、水循环等设施设备,水循环设备应确5.9 保喷雾液体定期更换。 DB33/T 1377—2024 3 图1 减臭空间深度示意图 6 源头减臭技术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6.1 6.1.1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符合 GB 13078 、NY 5032的要求。 6.1.2 饲料营养 水平宜参照 GB/T 39235 、DB33/T 1300 的要求执行。 6.1.3 宜采用理想氨基酸模式的日粮配制技术,降低饲料中粗蛋白水平。 6.1.4 宜在饲料中添加促进消化吸收的微生态制剂等物质。 6.1.5 配套安装精准饲喂设备,按照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自动下料。 饮水 6.2 6.2.1 生猪饮水 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 6.2.2 宜安装膜过滤等净水器,清洁饮水。 6.2.3 宜在饮水中添加益生菌、酸化剂等,改善水质。 6.2.4 宜应用液位控制式、碗式等节水型饮水器,保持舍内干燥。 7 过程控制技术 猪舍内空气质量调控 7.1 7.1.1 猪舍宜封闭,舍内应根据猪的采食、排泄、活动、躺卧等行为特点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7.1.2 舍内温度、相对湿度、氨( NH3)、硫化氢( H2S)、二氧化碳( CO2)和粉尘应符合表 1的要求。 表1 猪舍内环境指标 猪舍类别 温度 ℃ 相对湿度 % 氨 (mg/m3) 硫化氢 (mg/m3) 二氧化碳 (mg/m3) 粉尘 (mg/m3) 种公猪舍 15~20 60~70 ≤25 ≤10 ≤1 500 ≤1.5 空怀妊娠母猪舍 15~20 60~70 ≤25 ≤10 ≤1 500 ≤1.5 深度 过滤墙 DB33/T 1377 —2024 4 表1 猪舍内环境指标 (续) 猪舍类别 温度 ℃ 相对湿度 % 氨 mg/m3 硫化氢 mg/m3 二氧化碳 mg/m3 粉尘 mg/m3 哺乳母猪舍 18~22 60~70 ≤20 ≤8 ≤1300 ≤1.2 保育猪舍 20~25 60~70 ≤20 ≤8 ≤1300 ≤1.2 生长育肥猪舍 15~23 65~75 ≤25 ≤10 ≤1500 ≤1.5 注: 以上数据引自 GB/T 17824.3 。 7.1.3 猪舍应配套智能环控系统。 7.1.4 猪舍宜安装臭气在线监测设备,并与智能环控系统联动。 清粪工艺 7.2 7.2.1 猪舍宜采用粪尿自动分离的机械干清粪工艺,猪 舍清粪频率每天至少 2次。 7.2.2 采用尿泡粪工艺的猪舍,粪污清 理周期10天~15天为宜。 舍内减臭技术 7.3 7.3.1 物理吸附法。将吸附剂均匀洒在舍内或粪便上;采用静电除尘技术,将静电系统安装在猪舍上 方、粪道空间等不易接触的位置,使用时需防范高压静电风险,并对收集的粉尘定期清理。 7.3.2 化学减臭法。在猪舍上方安装喷雾设备,间歇性向舍内喷洒化学减臭药剂,空栏时宜喷洒高浓 度臭氧水或次氯酸溶液进行杀菌消毒;安装臭氧设备,宜采用智能化在 线监测设置,实现设备运行与舍 内臭氧浓度的联动。 7.3.3 生物减臭法。向猪粪中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 8 末端减臭技术 猪舍末端减臭处理 8.1 8.1.1 物理减臭法。在猪舍风机后端适合位置搭建除尘设施吸附粉尘。 8

.pdf文档 DB33-T 1377-2024 规模猪场综合减臭技术规范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1377-2024 规模猪场综合减臭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1377-2024 规模猪场综合减臭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1377-2024 规模猪场综合减臭技术规范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9: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