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 00 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1365—202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Guide for sustainable control 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2024 - 03 - 20发布 2024 - 04 - 2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1365—202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红星、孙彩霞、郑许松、吕仲贤、刘玉红、姚晓明、任霞霞、 鲁艳辉、杨亚 军。 DB33/T 1365—2024 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方法、标准体系内容、评价与 改进等方面的指导。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构建及技术标准 制修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301 6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色防控 sustainable control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基于环境友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物健康等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生态调控、免疫诱导、健康栽 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和智慧植保等多种措施相协调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4 基本原则 4.1 系统性 综合考虑农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系统涵盖生态调控、 健康栽培、 免疫诱导、 生物防治、 理化诱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标准及科学 用药、 智慧植保和管理 实施等标准体系构建及技术标准规范的制 修订。 4.2 协调性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的各类、各层级标准之间相互配套和相互协调。 4.3 先进性 吸收和采纳国内外成熟、先进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成果,转化为先进技术标准。 4.4 实用性 标准适应农业生产现状,融合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可操作性强。 DB33/T 1365—2024 2 4.5 开放性 根据科技发展、产业链延伸和生产需要,及时补充、更新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 5 构建方法 5.1 目标确定 围绕特定区域或农作物,构建并实施系统、协调、先进、实用、开放的标准体系,实现化学农药减 量、病虫 害可持续治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单一或综合的目标。 5.2 现状调研 5.2.1 调查记录特定区域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 记录表见附录 A。 5.2.2 针对确定对象,梳理和收集现有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先进技术和成果,以及国际标准、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等。 5.3 需求分析 根据目标和现状,围绕技术可行性、配套协调性、生态环境适应性等,分析现有标准的适用性和有 效性,提出拟纳入体系的现行标准以及需要制修订的标准。 5.4 体系构建 5.4.1 标准体系结构图以某一作物或某一病虫害为主线,可为上下层间的“层次”关系,或按逻辑顺 序排列的“序列”关系,或几 种结构相结合。 5.4.2 编制标准明细表和标准统计表、标准体系表及编制说明等,并符合 GB/T 13016 的要求。 5.4.3 标准体系宜采 用2层~3层的多层次结构,可根据农作物或病虫害特点设置若干子体系。 5.5 意见征求 标准体系有必要广泛征求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协会、生产经营主体等意见,并经专家组技术审查。 6 标准体系内容 6.1 标准体系结构 6.1.1 可分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三个子体系。技术标准宜按照农作物的特点,包含病 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 6.1.2 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例,标准体系结构图见附录 B。 6.2 标准子体系 6.2.1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 主要包括共性技术标准。 6.2.2 技术标准 6.2.2.1 生态调控。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种植显花植物和诱虫植物等技术标准。 6.2.2.2 免疫诱导。包括抗虫性诱导和抗病性诱导等技术标准。 DB33/T 1365—2024 3 6.2.2.3 健康栽培。包括生态培肥、化肥合理施用、苗期管理、合理种植等技术标准。 6.2.2.4 生物防治。包括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综合种养、施用生物农药等 技术标准。 6.2.2.5 理化诱控。包括性诱、食诱、光诱、色诱等技术标准。 6.2.2.6 科学用药。包括农药选择 、防治适期、 施药技术、质量控制等技术标准。 农药选择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或建立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明白纸。 6.2.2.7 智慧植保。包括智能测报、航空植保、决策系统等技术标准。 6.2.3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绿色防控组织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6.3 标准体系明细表 6.3.1 标准体系明细表可包括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以及建议制修 订的标准。 6.3.2 以水稻病虫害为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明细表见附录 C表C.1。 6.4 标准统计表 6.4.1 可按照标 准体系中 的一级子体系的类别统计。统计数据包括标准数量、现有标准数量、缺失标 准数量等 信息。 6.4.2 以水稻病虫害为例,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统计表 见附录C表C.2。 6.5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包括以下内容: a) 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标准体系建设的背景; b) 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构建依据及实施原则; c) 国内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展和标准化情况; d) 子体系的划分原则和依据; e) 各级子体系的说明,包括主要技术内容、适用范围等; f) 与其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交叉情况和处理意见; g) 需要其他体系 协调配套的意 见; h) 标准统计分析表,明确今后的标准制修订计划; i) 标准制修订规划建议; j) 其他。 7 评价与改进 7.1 组织实施 以特定地域或农作物为主线,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的宣贯、应用和组织管理,确保 标准体系有效应用,并及时开展评价。 7.2 标准体系评估 由标准体系建设主体自发组织或委托第三方组织,以年度或 农作物生产 周期为时间单位,开展标准 体系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 标准的适用性、运行的有效性、覆盖性、取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等。 DB33/T 1365—2024 4 7.3 更新维护 有必要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的变化,对标准体系及时更新 维护。

.pdf文档 DB33-T 1365-202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1365-202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1365-202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1365-202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9:0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