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3212 泰州市地方标准 DB3212/T2088—2024 2024-09-20发布泰麦901机条播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aimai901machinedrillingproduction 2024-10-20实施 发布ICS65.020.20 CCSB22 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DB3212/T2088—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监督。 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市海陵区红旗街道、泰州市海陵区农业农村局、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书琴、张然然、张祖普、殷兰凤、刘云飞、章海坡、孙建荣、王启琛、刘晨、 王德成、华荣、丁小燕、翟浩、李秀峰、吴从阳。DB3212/T2088—2024 11泰麦901机条播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泰麦901机条播生产技术规程的生物学特性、产地环境、产量及产量结构、栽培技术、 收获、生产档案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泰州里下河地区原种生产,其它生态、生产条件相似地区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851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泰麦901Taimai901 泰麦901品种来源为镇麦9号/7408,春性中筋小麦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幼苗直立, 分蘖力中等。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 角质。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09.4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20)相当。株高87.2cm左右,亩穗 数为33.4万、穗粒数36.9粒、千粒重43.3g。经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抗条锈病、黄花叶病毒病,高 感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851的规定。 5产量及产量结构 5.1产量指标 450kg/667m2以上。 5.2产量结构 有效穗:(33~35)万/667m2;每穗粒数:(36~38)粒;千粒重:(43~45)g。 6栽培技术 6.1播种 6.1.1播种期DB3212/T2088—2024 22适播范围:10月25日~11月10日,最迟不超过11月20日。 6.1.2播种量 播种量(8~12)kg/667m2,适宜基本苗(14~18)万/667m2。11月10日后播种的每推迟1d,增加播 种量0.5kg/亩,最大播种量不得超过20kg/亩。 6.1.3种子处理 6.1.3.1选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6.1.3.2晒种 晒种(2~3)d。 6.1.3.3包衣 播前选用苯醚甲环唑30g/升悬浮种衣剂(200~400)ml+咯菌腈25g/升(200~400)ml加水(2~ 3)kg拌种100kg。 6.1.4秸秆还田 水稻收获选用带切碎装置的收割机收割,切碎稻秸秆,秸秆长度为5cm左右,均匀撒于田间,选用 100马力以上的机型,将秸秆翻入土壤15cm以上。 6.1.5机条播 行距(20~30)cm,播深3cm左右,采用一体机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施肥、覆土、镇压、开沟 等作业。 6.1.6配套沟系 6.1.6.1内沟 播种后,需每隔(3~4)m开一条竖沟,沟深(0.20~0.25)m,沟宽(0.20~0.30)m。田块长超 过100m的加挖腰沟,沟深(0.25~0.30)m,沟宽(0.20~0.30)m。田块两头进、出水端开挖横沟, 沟深(0.25~0.35)m。 6.1.6.2外沟 田头沟、隔水沟、主排沟深度分别达到1.0m、1.2m和1.5m。 6.1.7洇水 对于里下河粘土地区,播种后应及时洇水。 6.2施肥 6.2.1施肥原则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2.2肥料运筹 氮肥按基肥∶分蘖肥:拔节孕穗肥为5∶1∶4模式施用肥料;磷钾肥按基肥∶拔节孕穗肥为6∶4 式施用肥料。 6.2.3肥料用量 一般施纯N(16~18)kg/667m2、P205(6~8)kg/667m2、K2O(6~8)kg/667m2。氮磷钾比例为1﹕ 0.4﹕0.4。 6.2.4施肥方法DB3212/T2088—2024 336.2.4.1基蘖肥 基肥施用45%复合肥(N∶P205∶K2O为15∶15∶15)25kg/667m2加尿素(7.5~10)kg/667m2。分蘖 肥在叶龄4叶一心到5叶期施用尿素(5~7.5)kg/667m2。 6.2.4.2拔节孕穗肥 在群体下降,叶色褪淡的基础上,基部第2节间伸长2cm时(叶龄余数2.5左右),施45%复合 肥(N∶P205∶K2O为15∶15∶15)15kg/667m2,加尿素(8~10)kg/667m2。 6.3化学调控 在拔节前(4~6叶期)用15%多效唑(40~50)g/667m2兑水25kg进行叶面喷雾;在破口前后对有 倒伏倾向的田块用20.8%烯效·甲哌鎓40ml兑水25kg叶面均匀喷雾。 6.4病虫草防治 6.4.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掌握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合理运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 生态技术、生物技术及化学药剂,在关键时期防治,减少用药次数,选用搞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 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危险。有关农药的使用准则与注意事项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 6.4.2化学除草 根据麦田草相特点及当地植保部门情报,在播种后5d内进行一次封闭式化除,小麦(3~6)叶进 行一次茎叶处理。 6.4.3绿色病虫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防治技术意见,结合本地病虫害发生特点,有针对性选择药剂进行防治。重点抓 好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防治和以赤霉病为重点的穗期“一喷三防”(一次施药防病 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工作,并注重红蜘蛛、蚜虫防治和粘虫查治。 6.5抗逆应变 6.5.1防渍技术 田间出现积水时,及时清沟理墒,排出积水。 6.5.2防冻抗冻 6.5.2.1防冻 适期播种,及时镇压,培育壮苗,防止冻害。 6.5.2.2抗冻 根据冻害发生的严重度增施恢复肥。小麦拔节前叶片受冻,一般不施用恢复肥,但拔节后发生冻害 应及时补施恢复肥,施肥量依主茎穗冻死率而定,主茎幼穗冻死率10%以下的田块一般不施恢复肥,主 茎幼穗冻死率10%~30%的田块一般施用恢复肥尿素5kg/667m2,冻死率超过30%一般每增加10个百分点 增施恢复肥尿素(1~2)kg/667m2,最多不超过15kg/667m2。 7收获 在小麦腊熟至完熟期及时收割,防止连续阴雨影响品质,应实行专收、专储、专销,以利优质优价、 提高效益。 8生产档案记录 泰优950制种生产全过程应备有详细记录,包括基地情况、亲本种子来源、生产技术等。档案资料DB3212/T2088—2024 44应有专人保管,所有档案至少保存3年以上。 ━━━━━━━━━━━

.pdf文档 DB3212-T 2088-2024 泰麦901机条播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2-T 2088-2024 泰麦901机条播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1 页 DB3212-T 2088-2024 泰麦901机条播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2 页 DB3212-T 2088-2024 泰麦901机条播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7: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