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B16DB3212 泰州市地方标准 DB3212/T2063—2024 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eencontrolofasparagus diseasesandinsectpests 2024-01-30发布 2024-02-29实施 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12/T2063—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监督。 本文件由靖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靖江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靖江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律、谢志娟、杜晓君、张海燕、马丽云、李云峰、黎明、孙剑霞、何松银、 羊雪萍、刘银芬、陆进、吴婧煜。DB3212/T2063—2024 111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及绿色防控技术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泰州市芦笋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其他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可参考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GB/T24689.4植物保护机械诱虫板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虫害绿色防控environmentalfriendlycontrolofdiseasesandinsectpests 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协调生态 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措施。 4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 植物保护措施,实现芦笋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5主要病虫害 主要虫害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蓟马、蚜虫、蛴螬、蝼蛄等。主要病害有茎枯病、褐斑病、根腐 病等。 6绿色防控技术 6.1虫情监测 农业部门定期监测辖区内芦笋病虫害发生动态,种植户在种植地定期巡查芦笋田间病重情。甜菜夜 蛾和斜纹夜蛾宜利用性诱捕器进行监测,蚜虫和蓟马宜利用诱虫板进行监测。 6.2农业防治DB3212/T2063—2024 2226.2.1精选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抗病虫害、优质丰产的品种。 6.2.2清洁田园 芦笋采收前和留母茎前,应选在晴天彻底的清园。人工拔除棚内杂草,割除新生畸形株、病虫伤株, 拔除旧母茎。应及时将清洁棚内的杂物带出集中销毁。定期清除芦笋棚外的杂草,保持田园整洁。 6.2.3合理施肥 芦笋需肥量大,应施足复合肥和有机肥,施肥量不少于80kg/亩。分3次于棚内施好春发肥、复壮 肥、秋发肥。1月份施肥促进芦笋新芽开始萌发,4月份春季大量采笋后施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7月 份留母茎前施肥促进来年芦笋优质高产。有机肥料应符合NY/T525的要求,肥料合理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6.2.4控制水分 芦笋属深根性作物,耐旱、怕涝,要避免因田间积水造成贮藏根腐烂。芦笋幼苗期、采笋期,因需 水量少,尽量维持棚内60%左右的相对含水量;采笋前营养生长期,应维持棚内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 左右,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原则补充水分;冬季在棚内土壤未冻结前浇一次越冬水,保证植株安全越冬。 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定时定量精准控制。 6.2.5人工捕捉 在芦笋生长期,对蚜虫、蓟马、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卵及低龄幼虫聚集叶等进行人工剪除,并集 中烧毁或深埋。 6.3理化诱控 6.3.1灯光诱杀 在芦笋种植区域内,2hm2~2.6hm2安装一台太阳能杀虫灯,智能控光夜间开灯,通过光谱灯管发出 的特殊光源诱杀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蛴螬、蝼蛄等多种害虫。4月~11月杀虫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 虫口密度。定期清理电网和诱集袋中的害虫,保证太阳能杀虫灯正常运行。杀虫灯应符合GB/T24689.2 的要求。 6.3.2色板诱杀 4月~10月可通过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悬挂蓝板诱杀蓟马。每亩悬挂40张20cm*25cm的诱虫板, 棋盘分布,悬挂高度为诱虫板下沿高出冠层15cm。当诱虫板上虫量面积达到60%或者板上胶水不黏时, 及时更换诱虫板。诱虫板应符合GB/T24689.4的要求。 6.3.3信息素诱杀 在6月份甜菜夜蛾或斜纹夜蛾发生初期,悬挂甜菜夜蛾或斜纹夜蛾性诱诱捕器。每亩悬挂1套~2 套诱捕器,悬挂高度离地面1.2m左右,利用专用诱芯诱杀雄蛾,通过影响雌雄成虫正常交配减少产卵 量,降低下一代害虫发生量。诱芯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保证害虫诱集效果。 6.3.4防虫网阻隔 在大棚通风口及四周安装60目防虫网,阻隔害虫入内为害。 6.4生物防治 6.4.1天敌灭杀 发现蓟马零星危害时,可在晴天傍晚或阴天释放巴氏新小植绥螨,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操作。 6.4.2生物药剂 茎枯病和蜗牛发生初期,宜按附录A.1科学选择生物药剂进行防治。DB3212/T2063—2024 3336.5科学用药 6.5.1通用要求 科学选择高效、低风险药剂。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选用靶标药剂,适时防治。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 制的农药,并严格遵守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的规定。使用药剂应符合GB/T8321、 NY/T1276规定。药剂和施用方法等见附录A.2。笋茎中农药残留量应符合GB2763的要求。 6.5.2病虫害防治 优先使用生物药剂,在生物农药难以控制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加强病虫害 监测,准确掌握虫情动态,严格执行达标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2龄前幼虫平均虫量为3头/百株, 蚜虫虫量达1000头/百株以上或有蚜株率达20%,蓟马虫量200头/百株。病害掌握在发生初期,选用 登记药剂或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品种,于清晨或傍晚均匀用药防治。注意不同作用机制的 药剂轮换使用,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应符合所用药剂的相关要求。 7施药防护 田间喷药作业时,应采取佩戴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8防控记录 建立防控台账,如实清晰准确地记录整个生长季每次防控措施。防控记录见附录B,应保存期二年 以上。市场销售应提供追溯证明。DB3212/T2063—2024 444AA 附录A (资料性) 芦笋主要病虫绿色防控中推荐使用的登记药剂 A.1芦笋绿色生产中,推荐用于病虫害防治登记药剂,见表A.1和表A.2。 表A.1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荐生物药剂及使用方法 防治 对象生物源制剂名称用药剂量 (每667m2)安全 间隔期每季最多 施用次数施药 方法 茎枯病 5%氨基寡糖素水剂 30毫升~40毫升 - 2次 喷雾 蜗牛 30%茶皂素水剂 120毫升~180毫升 - 1次 喷雾 表A.2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荐化学药剂及使用方法 防治 对象化学制剂名称用药剂量 (每667m2)安全 间隔期每季最多 施用次数施药 放法 茎枯病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1875倍液 21天 2次 喷雾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000倍液~1500倍液 15天 2次 喷雾 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 7天 1次 喷雾 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71克~107克 3天 2次 喷雾 25%嘧菌酯悬浮剂 70毫升~90毫升 5天 2次 喷雾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5克~100克 7天 3次 喷雾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克~75克 7天 3次 喷雾 褐斑病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25毫升~41.7毫升 3天 2次 喷雾 40%己唑醇悬浮剂 9.4毫升~15.6毫升 3天 2次 喷雾 蓟马360克/升虫螨腈悬浮剂 20毫升~33.3毫升 3天 1次 喷雾 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7.1克~14.3克 3天 1次 喷雾 甜菜夜蛾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3毫升~4毫升 3天 1次 喷雾 15%茚虫威悬浮剂 14毫升~18毫升 3天 1次 喷雾

.pdf文档 DB3212-T 2063-2024 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泰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2-T 2063-2024 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1 页 DB3212-T 2063-2024 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2 页 DB3212-T 2063-2024 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6: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