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B05DB3212 泰州市地方标准 DB3212/T2025—2021 一稻两鸭共作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2021-06-29发布 2021-07-01实施 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12/T2025—2021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州市农业科学院、泰州市标准化院、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市作物 栽培技术指导站、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显、王春苗、吴薇、张小洁、赵婷婷、谢勇、刘云飞、周有炎、杨大柳、衣 政伟、孙建荣、胡中泽、郭健、李海鹏、张婧娴、王友成、吴爱国、汤文、陈凌芸。DB3212/T2025—2021 1一稻两鸭共作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稻两鸭共作绿色生产技术的产地环境、品种选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稻田鸭饲养 技术、适期收获、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稻鸭共作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LB/T002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471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稻两鸭rice-duckintergrowth 种一季水稻,在稻田放养两季鸭子,即在秧苗移栽后10天放养一批、在水稻抽穗期放养第二批雏 鸭,是一种自然和人工管理结合的绿色种养生产技术。 4产地环境 4.1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符合NY/T391规定。 4.2田块选择 选择远离居住区、无污染、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排灌方便、地势平坦、成方连片的水稻田块。 水田底土宜选用粘土,不宜选用砂土。同时应保证水、电、道路、通讯条件,排灌自成体系。 5品种选用 5.1水稻品种 选择食味优良且有株型紧凑、抗病性强、抗倒性好、生育期适宜和丰产性较好等特性的优质粳稻品 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 5.2雏鸭品种 选用经过专业鸭场集中育雏后的商品雏鸭,雏鸭应具有体型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粗饲等 特征。雏鸭应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经产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DB3212/T2025—2021 26水稻绿色生产技术 6.1培育状秧 壮秧培育参照LB/T002执行。 6.2精细整地 机械灭茬、精整大田,做到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异不大于3cm,表土软硬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 沉实1天~2天并保持浅水层待插秧。 6.3机械栽插 宜采用行距30cm或33cm的插秧机,毯苗机插亩插1.5万穴~1.8万穴,基本苗6万~8万;钵苗 机插亩插1.68万穴,基本苗6万~7万。栽插方向宜东西向且应与鸭子下田的方向相一致。 6.4本田施肥 6.4.1施肥原则 施用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也可施用腐熟的厩肥或无害化处理的粪肥等,肥料符合NY/T394的要 求。 6.4.2基肥 整地前每亩基施腐熟的厩肥1000kg~2000kg或饼肥(6%N)150kg, 6.4.3蘖肥 移栽返青后立即追施分蘖肥,分蘖肥亩施饼肥(6%N)50kg或生物有机肥(2%N)150kg。 6.5水浆管理 共作期间田面建立浅水层,灌水深度根据鸭的生育进程由浅到深,以鸭脚刚好接触泥土为宜,一般 前鸭阶段保持在3cm~8cm水层、中鸭阶段及以后保持在8cm~15cm水层。面积较大的田块开条2~3 条丰产沟,沟宽30cm,便于鸭子窜跑。 6.6病虫害绿色防控 6.6.1带药移栽 秧苗移栽前3天~5天选用符合NY/T393规定的杀菌剂和杀虫剂,首选生物制剂进行秧田喷雾, 可预防叶瘟和防治水稻螟虫等。 6.6.2本田绿色防控 6.6.2.1物理防控 采用放置性引诱剂、黄板和安装杀虫灯等方式诱杀害虫。 6.6.2.2生物农药防控 利用鸭子活动防除水稻虫害和田间杂草,在第一批成鸭离田后,第二批雏鸭进田前,根据水稻病害 发生状况使用符合NY/T393规定的生物农药控制穗颈瘟、纹枯病和稻曲病等病害。 6.6.3防治时间及防治方法 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参照LB/T002执行。 7稻田鸭饲养技术 7.1打桩围网DB3212/T2025—2021 3一般每10亩为一隔离方打桩围网进行隔离,围绕田埂每隔3m左右用毛竹梢或杂木棍打一桩,桩围 尼龙网进行防护,尼龙网高1m,网眼1.5cm2~2cm2。 7.2搭建鸭棚 在每一隔离方的田埂边搭建一个4m2~5m2的简易鸭棚,作为鸭喂食、休息和躲避暴风雨等恶劣天气 的场所。 7.3围初放区 在每个简易鸭棚旁的稻田内用尼龙网围一个3m2~5m2的初放区,以便雏鸭适应环境。初放养时间一 般2天~3天。 7.4雏鸭驯水 7.4.1驯水要求 雏鸭驯水宜在晴天进行,水池深15cm~20cm,在水池的一面做成30°左右斜面。 7.4.2驯水次数 一般一日两次,第一次驯水宜在上午10点,驯水半个小时,将鸭子全部赶上岸,在太阳光下让其 梳理羽毛休息。第二次训水时间在下午3点,时间宜适当延长,直至达到鸭子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出水 毛干的目的。 7.4.3驯水标准 绒毛稍有潮湿,且不应超过一半,过于潮湿的雏鸭应挑出在温室烘干。驯水时间3天~5天。 7.5雏鸭放养 7.5.1放养时间 第一批经过驯水训练的雏鸭,在秧苗移栽后10天放入稻田;第二批经驯水训练的雏鸭,于水稻抽 穗期放入稻田。放养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10点~下午4点之间,雏鸭10日龄~15日龄。 7.5.2放养数量 每亩放养雏鸭15只~20只。 7.6饲喂管理 7.6.1饲喂原则 采用人工驯化模式,通过敲击和吹哨,让鸭产生良好的条件反射,定人、定时、定点、定量饲喂, 饲料以鸭群吃饱不剩为准,质量卫生条件应符合NY/T471的规定。 7.6.2雏鸭阶段 雏鸭放入稻田后15天内,每天早、中、晚补饲3次全价雏鸭料。 7.6.3中鸭阶段 当鸭长到0.5kg,饲料投喂次数为早、晚两次,投喂量为早上少、晚上足,或者仅晚上一次,饲 料品种以小麦、秕稻为主,搭配适量中鸭混合料。 7.6.4育肥阶段 鸭子离田前15天,对鸭进行田间育肥催壮,投喂次数为每天2次~3次,以成鸭颗粒饲料为主, 搭配部分小麦、碎米等,投喂量要足。 7.6.5巡查管理 每天早晚田间巡查1次,防止鸭群受到黄鼠狼、猫和狗等伤害,如遇到死鸭、死鱼应及时清除。DB3212/T2025—2021 48适期收获 8.1稻谷收获 当水稻籽粒黄熟时及时收获。 8.2鸭子收获 8月下旬水稻抽穗期,第一批鸭从稻田中赶出继续择地育肥至8周龄,经产地检疫合格后即可上市 销售;10月上旬水稻灌浆结实期,第二批鸭子从稻田中赶出继续择地育肥至8周龄,经产地检疫合格 后即可上市销售。青年母鸭还可选择饲养成蛋鸭增值。 9档案管理 “一稻两鸭”生产应全程记录建档,档案资料专人管理,保存2年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3212-T 2025-2021 一稻两鸭共作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泰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2-T 2025-2021 一稻两鸭共作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泰州市 第 1 页 DB3212-T 2025-2021 一稻两鸭共作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泰州市 第 2 页 DB3212-T 2025-2021 一稻两鸭共作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泰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6: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