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
S
6
5
.
0
2
0
.
2
0
C
C
S
B
2
2
D
B
3
2
0
9
盐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
B
3
2
0
9
/
T
1
3
0
0
—
2
0
2
5
夏
玉
米
密
植
丰
产
栽
培
技
术
规
程
C
o
d
e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d
e
n
s
e
p
l
a
n
t
i
n
g
a
n
d
h
i
g
h
-
y
i
e
l
d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s
u
m
m
e
r
m
a
i
z
e
2
0
2
5
-
0
2
-
2
6
发
布
2
0
2
5
-
0
5
-
2
6
实
施
盐
城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3209/T1300—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响水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响水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响水县粮油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扬州大学农学院、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响水县农业开发服务站、响水县植物
保护站、响水县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站、响水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响水县大有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响水县运河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响水县小尖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响水县南河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钱素菊、周萍、王春吉、李长亚、崔亚坤、孔令杰、陆大雷、李广浩、崔岭、
王倩倩、王文彬、朱红明、严为强、黄龙兵、陈韵仁、孙磊磊、尹雅云、杨雯娟、张乾、王加元、王昕、
吴龙飞、杨海军、吴莲、李春芹、蔡亚飞、王海霞、贾良娟。DB3209/T1300—2025
2夏玉米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期管理、苗期管理、穗期管理、
花粒期管理、收获期管理及记录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盐城市区域范围内夏播玉米密植丰产栽培生产与管理。其他环境条件类似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3产地环境
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且地势平坦,有良好的耕作基础。
4播前准备
4.1前茬秸秆处理
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留茬高度应不大于20cm,切碎长度应不大于
10cm,切断长度合格率应不小于95%,抛撒均匀率应不小于80%,漏切率应不大于1.5%。
4.2品种选择
选择耐密植、综合抗逆性强、中早熟、宜机械化、适宜本地区生产的玉米新品种。选择纯度高、发
芽率高、活力强、大小均匀、适宜单粒精量播种的优质种子,要求种子纯度应不低于98%,种子发芽率
应不低于95%,净度应不低于98%,含水量应不高于13%,玉米种子质量应高于GB4404.1规定。
4.3播种机选择
选用当地精量播种、施肥等一次性作业功能的播种机,配以相应功率的拖拉机,实现精播和一次性DB3209/T1300—2025
3施肥等功能,确保播种质量。
4.4包衣
对所购买种子利用福亮或者嘧菌酯进行二次包衣,防控苗期病虫害。
4.5开沟
播种前,根据地形开好围沟、腰沟和畦沟等。沟内土壤均匀撒向畦面,沟两侧畦面土壤不堆积成垄,
沟系畅通、能灌能排,降雨时田间水系能自排,雨停后畦面无积水。
5播种期管理
5.1播种时间
抢墒早播,适宜播期为6月中下旬。小麦收获后尽早播种玉米,播种时田间相对含水量70%~75%
为宜,若墒情不足,可先播种后尽早浇“蒙头水”。
5.2播种方式
采用单粒精量播种机免耕贴茬精量播种,行距一般60cm,播深3cm~5cm。匀速播种,播种机行走
速度应控制在5km/h左右,避免漏播、重播或镇压轮打滑。
5.3种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一般留苗在5000株/667㎡~5200株/667㎡。播种密度=留苗密度/发芽
率/0.98。发芽率参照种子包装说明或者按照播前发芽率试验结果。
5.4种肥同播
选用玉米专用控释肥40kg~60kg,播种时一次机械全部施入,后期不再追肥。确保控释氮的有效
比例(控释氮所占比例为总氮量的30%左右,N:P2O5:K2O推荐比例为28:7:9或相近比例),种子和肥料
的垂直与水平距离分别相距8cm~10cm。
6苗期管理
6.1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墒情好时可进行封闭除草;墒情差时,于玉米幼苗3片~5片可见叶、杂草2叶~
5叶使用苗后除草剂定向喷雾。除草剂安全使用应符合NY/T1997。
6.2防治病虫害
加强粗缩病、灰飞虱、粘虫、蓟马和地老虎的综合防控。农药使用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见
附录A。
6.3遇涝及时排水
苗期如遇渍涝天气,应及时清沟排水。
7穗期管理DB3209/T1300—2025
47.1防旱防涝
孕穗至灌浆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若遭遇渍涝,应及时排水。
7.2防治病虫害
在大喇叭口期采用高架喷雾机械混喷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治玉米成株期小斑病、南方锈病、茎腐病、
穗腐病等病害和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等虫害。见附录A。
8花粒期管理
玉米开花灌浆期如遇旱应及时浇水。
9收获期管理
9.1适期机械收获
宜在10月5日~10月15日,玉米籽粒水分低于28%以下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有条件的
地区尽可能机械收获籽粒。
9.2玉米秸秆还田
作业要求按照NY/T500的规定执行。严禁焚烧玉米秸秆,应进行秸秆还田,并做到切碎和抛匀。
10记录档案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过程实施全程记录,档案保存2年以上。DB3209/T1300—2025
5附录A
(资料性)
夏玉米生产常见草害、病虫害防治措施
防除对象 防治时期 施用方式 药剂种类 用量
草害(禾本科) 播后苗前 土壤处理960克/升异丙甲草胺
乳油(90-110)mL/667m2
草害(禾、阔叶草) 苗后 茎叶处理550克/升硝磺·莠去
津悬浮剂(120-150)mL/667m2
病害(粗缩病) 苗期 喷雾 5%氨基寡糖素水剂 (75-100)mL/667m2
虫害(地老虎、灰飞
虱、蓟马、二点委夜
蛾、粘虫等)播前 拌种40%溴酰·噻虫嗪
种子处理悬浮剂(300-450)mL/100kg种
子
虫害(玉米螟、桃蛀
螟、棉铃虫、草地贪
夜蛾)穗期 喷雾14%氯虫·高氯氟
微囊悬浮-悬浮剂20mL/667m2
病害(小斑病、南方
锈病、茎腐病、穗腐
病)穗期 喷雾17%唑醚·氟环唑
悬浮剂(50-70)mL/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