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35 DB 32 09 盐城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9/T 1289—2024 洋马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Yangma chrysanthemums 2024- 12- 27发布 2025- 03 - 26实施 盐 城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209/T 1289—2024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射阳县洋马镇农业农村局和射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射阳县亚大菊花制品有限公司、射阳县圣和中药材有限公司、盐城市雷洲菊 花茶 有限公司、射阳县洋马镇农业农村局、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文彬、管志勇、陈宏升、王长林、田友清、严辉、沈艳秋、 蔡玉新、 张泽勇、 孙晓东、丁平、仇建忠、刘秀梅、徐清华 、陈士琳、孙益梅、陈勇、周正达。DB3209/T 1289—2024 1 洋马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洋马菊花的产地环境、品种类型、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 防控、采收与加工、 选种保种、包装储藏及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洋马菊花盐城主产区及其周边环境、土壤、气候相近的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 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洋马菊花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应符 合NY/T 5010、GB 3095、GB 15618的规定。 4 品种类型 本文件所适用的洋马菊花为菊科多年生植物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主要栽培品种 类型俗称为 “九月菊”、“香菊”、“红心菊”等。 5 育苗移栽 5.1 扦插育苗 5.1.1 繁育方式 以嫩茎扦插育苗 ,进行无性繁殖。 5.1.2 种穗准备 选择无病斑、无虫口、无破伤、无冻害、壮实,直径( 0.3~0.4)cm、长( 10~12)cm的春发嫩茎 作为插穗。 5.1.3 育苗时间 DB3209/T 1289—2024 2 通常在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 10℃以上进行。 5.1.4 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于冬前深翻冻垡。春后细耙整平,做成宽( 1.0~1.5)m、长 (4.0~10.0)m 的畦面。 5.1.5 扦插方法 将插穗按株距 3cm、行距 10cm 斜插或直插在苗床上,扦插枝入土 1/3~2/3,插后立即浇足水。然 后在苗床搭建 40cm高的荫棚,荫棚材料可就地取材,插穗遮荫时间为上午 9:00到下午 5:00前。 5.1.6 基质育苗 在连栋温室或单体大棚中,安装育苗床架,可以为基质槽式,也可以置放育苗穴盘,穴盘中使用育 苗基质。育苗基质可用泥炭、珍珠岩等专门配制,也可采购专用育苗基质育苗。 5.2 大田准备 5.2.1 选地 选择地势高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种植。菊花病害重,忌连作,宜轮茬,水旱轮作效果 最佳,前茬作物以油菜、大小麦、蚕豆较好。 5.2.2 基肥 移栽前施入有机肥 1000kg/667m2或饼肥 100kg/667m2或氮磷钾复合肥 40kg/667m2。 5.2.3 整地 选地如是冬闲地,则冬前应进行耕翻,耕深在 20cm以上,保证立垡过冬。移栽前施入基肥后,耕 翻20cm深,耙平,并 做成高( 20.0~25.0)cm、宽( 1.0~1.5)m的畦,套作茬应早收割、快耕翻、抢 整地。 5.2.4 沟系要求 严格做到内三沟配套。即畦沟、腰沟和田头沟。畦沟 :上宽 40cm,下宽 30cm,深30cm;腰沟 :沿畦向每 隔25m,与畦向垂直方向 ;田头沟 :即田块四周各开排水沟一条,上宽 50cm,下宽 40cm,深40cm,并严格 做到与外三沟沟系相通。 5.2.5 地下水位 保证地下水位离畦面 0.6m以下。 5.3 大田移栽 5.3.1 移栽时间 DB3209/T 1289—2024 3 扦插苗 5月中旬~ 6月中旬进行。选择雨后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 5.3.2 起苗和移栽苗处理 移栽前先将苗床土淋湿,以便带土移栽。起苗后根部同向对齐并扎成捆,每捆( 100~200)株,剪 去苗上部( 3~5)cm的嫩尖,保证移栽苗高( 20~25)cm。 5.3.3 株距行距 每667m2定植 (6000~6500)株,株行距 30cm× 35cm, 每穴定植 (1~2)株。 5.3.4 移栽方法 移栽时用小铲按上述株行距开穴移栽 ;穴栽深 (5~8)cm, 栽后压实、浇定根水。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除草 菊花移栽后经 (7~10)d的缓苗期,即可进入正常生长。菊花缓苗后,以中耕除草为主,前期深锄, 促进根系下扎。入伏后 (7月上旬 )根部已发达,宜浅锄,以免伤根。 6.2 分期追肥 6.2.1 促根肥 移栽 20d、缓苗后 10d左右,追施第一次肥,以利发根,以氮肥为主。用量为高氮低磷低钾复合肥 15kg/667m2,进行穴施或撒施。 6.2.2 发棵肥 时间在 (7~8)月,为促进植株发棵分枝,追施 (1~2)次尿素,每次 20kg/667m2左右,进行穴施或撒 施。 6.2.3 促花肥 8月底至 9月上旬应适当增施氮肥,可施高氮中磷中钾复合肥 (40~50)kg/667m2,于阴天傍晚撒施。 花蕾形成后,每隔 7d可用 0.3%尿素加 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6.3 合理灌排 6.3.1 灌水时间 移栽后应保持土壤湿润, 以利成活和发根。 成活后应少浇水, 夏秋季遇到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抗旱。 尤其是孕蕾期前后,应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干旱追肥后也应及时灌水。 6.3.2 灌水方法 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规定。灌水方式为浇灌,灌水量视降雨量和田间湿度而定,一般田间土壤DB3209/T 1289—2024 4 含水量应控制在 15%左右, 否则易造成烂根。 如含水量过 少, 应及时灌水, 但每次灌水量应控制在 (60~ 80)m3/667m2。遇到雨季应及时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防止菊花受涝烂根。 6.4 适时打顶 6.4.1 打顶时间 第一次在 6月下旬,第二次在 7月中旬左右,第三次在 7月底到 8月初,第四次在 8月中下旬。 6.4.2 打顶方法 打顶宜在晴天植株露水干后进行。第一次在菊株高( 20~25)cm应重打,用手摘或用打头机打去 主干和主侧枝 (5~8)cm; 第二次和第三次则应轻打,打去分枝顶芽( 3~5)cm; 第四次在长势特别旺盛 时打去分枝顶芽。 7 病虫害防控 7.1 病虫害种类 菊花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霜 霉病、白锈病、根腐病等。主要害虫有:粉虱、蚜虫、斜纹 夜蛾、盲蝽象、地下害虫等。 7.2 防控原则 菊花病虫害防治应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方针,树立 “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 ”理念, 优先选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科学使用化学防治,确保生产质量安全。 7.3 防控方法 7.3.1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休耕,最好选择水旱轮作。清洁田园,对病虫枝、杂草、枯枝落叶等,集中田外烧毁。 冬季田间深翻冻土晒垡,消灭病虫源。培育无病壮苗。移栽前可短期灌水封闭。移栽后及时中耕松土, 清除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注重增施磷钾肥、饼肥等,提高植株抗病力 。雨后及时排渍,降低田间湿 度,降低病虫感染侵害。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拔除病株,集中毁灭。菊花采收后,秸秆集中进行无害 化处理,禁止直接还田。 7.3.2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菊地中瓢虫、蜘蛛、草蛉、寄生蜂、寄生蝇、鸟类等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杀灭害虫。推 广使用生物农药,减少污染,降低农残,提高产品品质。 7.3.3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趋性,使用食诱诱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和性诱诱杀技术,具有较 好的防治效果。 DB3209/T 1289—2024 5 7.3.4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期早防,农药的使用应 按GB/T 8321(所有 部分)的要求执行,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采花前 30d至收采期禁止用药。 在病害防治上,白粉病发病初期可用 50%嘧菌酯( 2000 ~3000)倍、 25% 三唑酮( 24~32)克 /亩喷 雾;灰霉病发病初期可用 70%嘧霉 ·啶酰菌( 40~60)克 /亩、 40%唑醚 ·啶酰菌( 2000 ~2500)倍、 60%啶

.pdf文档 DB3209-T 1289-2024 洋马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盐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9-T 1289-2024 洋马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1 页 DB3209-T 1289-2024 洋马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2 页 DB3209-T 1289-2024 洋马菊花生产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2: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