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CCS B 52 3208 淮安市 地方 标准 DB 3208/T 229—2024 河蟹池塘绿色养殖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green aquaculture of river crabs in ponds 2024 - 12 - 16发布 2024 - 12 - 31实施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208/T 229 —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淮安市清江浦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淮安市清江浦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淮安市优质农产品建设指导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爱明、贾蔚、漆光荣、王慧、高玉侠、朱永红、张盼、李波、徐淮、边晋、 赵静、陈莉、张国民、王强云、周莹、高强、李婕、张芮、刘欣然、王硕、贾云霞、谢万军。 DB 3208/T 229 —2024 1 河蟹池塘绿色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蟹池塘绿色养殖的产地环境、池塘条件、水质管理、蟹种培育、成蟹养殖、病害防 治、养殖尾水排放及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收捕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河蟹池塘绿色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26435 中华绒螯蟹 亲蟹、苗种 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 条件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NY/T 841 绿色食品 蟹 NY/T 320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水产品 NY/T 3616 水产养殖场建设规范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 1078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SC/T 1137 淡水养殖水质调节用微生物制剂质量与使用原则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养殖 green farming 绿色养殖 属于人工养殖范畴, 是指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喂养水生动物的食料中没有抗生 素、激素一类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养殖方法 。 一龄蟹种 one year old river crab species 从蟹苗培育成一秋龄性未成熟的蟹种。 4 产地环境 养殖产地 DB 3208/T 229 —2024 2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并在当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养殖区内。 水源、水质 水源符合 GB 11607、水质符合 NY/T 5051 的规定。 5 池塘条件 池塘 5.1.1 池塘要求 池塘呈南北走向的长方形,池底平坦,坡比宜为 1∶1.2~1∶1.5,土质宜为壤土、黏土,底部淤 泥层不超过 10 cm,底泥符合 NY/T 391 。蟹种培育池面积宜 3335 m2~13340 m2,水深0.8 m~1.5 m;成 蟹池面积宜 13340 m2~33350 m2,池深1.5 m~2.0 m。 5.1.2 池埂 池埂宽 2.0 m~3.0 m,池埂高出水面 30 cm~50 cm,池埂内侧留出宽 0.8 m~1 m的平台。 养殖尾水处理 采用循环水养殖方式,池塘的养殖尾水排出后,应先进入尾水处理设施,经净化处理后水质符合 NY 5051规定后, 再作为养殖用水进入池塘。 不采用循环水养殖方式的, 养殖尾水经处理水质符合 SC/T 9101 规定后直接排放。 池塘设施 5.3.1 进排水系统 河蟹养殖应具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分开,符合 NY/T 3616 要求。进水口、出水口须用聚乙 烯网片扎紧,以免河蟹逃逸及敌害生物进入。 5.3.2 防逃设施 池埂内侧设置防逃设施。用玻璃板、钙塑板、抗老化塑料膜等底部埋入泥中 15 cm~25 cm,垂直高 度高出地面 35 cm~45 cm,四角处呈圆弧型。 6 水质管理 干塘清淤 排干池水,对池塘进行修整,清除过多的淤泥,保留淤泥不超 过15 cm,加高、加宽并夯实池埂, 修补池坡缺口,平整池底,改善通气条件,并进行阳光暴晒。 干塘清淤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施肥 在晒塘过程中,施用基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基肥为有机肥,每 667 m2施用100 kg~200 kg。施肥 后旋耕池底 2遍~3遍,让底泥与肥料充分混合,使肥力均匀释放,以池水透明度保持在 40 cm~60 cm深 度为宜。肥料使用符合 NY/T 394 的有关规定。 DB 3208/T 229 —2024 3 清塘消毒 苗种放养前 20 d,清塘消毒。常用清塘 投入物及方法见表 1,投入物的使用应符合 NY/T 755 规定。 表1 常用清塘投入物及方法表 清塘方法 投入物 用量 kg/667m2 使用方法 休药期 带水清塘 茶粕 35~40 排除部分水, 留水深1 m,将茶粕碾碎浸泡 1d,茶粕溶液搅拌均匀 后全池泼洒。 \ 干法清塘 含氯石灰(有效氯 ≥30%) 5~15 将池水排干或排到水深 6 cm~10 cm,将含氯石 灰化水,全池遍洒。 4 d~5 d 带水清塘 含氯石灰(有效氯 ≥30%) 15~20 排除部分水, 留水深1 m,将含氯石灰溶化后稀 释,全池 泼洒。 水草种植 蟹种培育池: 4月移栽水花生,栽种前对水花生进行消毒,清除虾仔、鱼卵等。池内还可种植伊乐 藻、轮叶黑藻等水草,水草面积宜占苗池面积的 1/5。 成蟹池: 11月至次年 2月期间,在池塘中栽种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水草,行距 8 m~10 m、株距6 m~ 8 m。 微生物制剂 的使用 参照SC/T 1137 标准使用微生物制剂。在水温 25℃以上,选择晴朗天气,定期施用光合细菌、枯草 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施用微生物制剂后要注意增加溶氧,同时注意微生物制剂在用消毒剂 3 d~4 d 后使用。定期添加碳源(葡萄糖、糖蜜等)调节水体碳氮比。 7 蟹种培育 蟹苗放养 选择长江水系的蟹苗,其亲蟹雌蟹不小于 200 g/只、 雄蟹不小于 300 g/只。 大眼幼体日龄 7日以上, 淡化6日以上,盐度 5‰以下;在水中逆流性和趋光性强,体色金黄,活泼有力,握有硬壳感,手抓松开 后立即散开而不抱团,个体大小均匀的蟹苗。 放养时间宜在 5月上中旬。一般每 667 m2放养蟹苗 1 kg~2 kg。放苗时,先将蟹苗箱放置在池埂上, 用池塘水淋洒,稍后将苗箱倾斜,一端沉入水中,用手撩池水使蟹苗自行散出,并尽量均匀布放,切忌 直接倒。 培育管理 7.2.1 饲料投喂 7.2.1.1 饲料种类 采用幼蟹专用 配方饲料。 DB 3208/T 229 —2024 4 7.2.1.2 饲料质量 饲料质量要求应符合 SC/T 1078 和NY/T 471 的规定,采用河蟹绿色食品生产 饲料配合饲料。 7.2.1.3 饲料投喂方法 蟹苗下塘三天后开始投喂。 V期幼蟹之前,投喂配合饲料幼蟹(苗)料,每日早晚各投喂 1次,日投 饵量为池内蟹苗总重量的 50 %~100 %。其中Ⅲ期之前,投喂粉状幼蟹(苗)配合饲料; IV期,投喂破 碎状幼蟹(苗)配合饲料; V期,投喂小颗粒状 幼蟹(苗)配合饲料。 V期以后,投喂扣蟹配合饲料, 投饵量为蟹体重的 5 %,每日傍晚时投喂 1次。 7.2.2 水位调节 V期幼蟹前,水位控制在 60 cm~80 cm,每周加注新水一 次。7月~9月保持水位 1 m~1.2 m,尽量 减少换水次数,延长蜕壳间隔时间。 7.2.3 日常管理 及时检查防逃设施。发现破损及时修复,防止敌害生物(鸟类、水老鼠、蛙类等)进入池内。每日 巡池三次。即早晨查蟹吃食情况,中午查蟹生长情况,傍晚查水质变化情况,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换 水或消毒,勤检修防逃设施。 8 成蟹养殖 苗种放养 8.1.1 苗种准备 8.1.1.1 苗种质量 选择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场、 养殖场生产的 一龄蟹种,蟹种质量符合 GB/T 26435 要求, 并检疫合格。 8.1.1.2 苗种规格 蟹种规格整齐,为 100 只/kg~150 只/kg。 8.1.1.3 苗种运输 选择专用运输筐运输,运输过程中保持通风、湿润、避光。 8.1.2 池塘进水 清塘和消毒 7 d后,注水,在进水口安装 60目~80目纱网过滤,防止野生杂鱼鱼卵及敌害生物进入 池中。 8.1.3 养殖模式及放养方式 8.1.3.1 养殖模式 养殖模式应符合 NY/T 841要求。 8.1.3.2 放养方式

.pdf文档 DB3208-T 229-2024 河蟹池塘绿色养殖技术规程 淮安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8-T 229-2024 河蟹池塘绿色养殖技术规程 淮安市 第 1 页 DB3208-T 229-2024 河蟹池塘绿色养殖技术规程 淮安市 第 2 页 DB3208-T 229-2024 河蟹池塘绿色养殖技术规程 淮安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11: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