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13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4126.1—2025 代替DB21/T1894-201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第1部分:棚室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rawbioreactors—Part1:Greenhouse 2025-03-30发布 2025-04-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1/T4126.1—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DB21/T4126《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本文件是DB21/T4126的第1部分: ——第1部分:棚室; ——第2部分:露地。 本文件代替DB21/T1894-2011《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外置式技术规程》,与DB21/T1894-2011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技术要求”一章(见2011版第3章); b)增加了“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一章(见第4章); c)增加了“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一章(见第5章); d)增加了“犁底层深埋秸秆反应堆技术”一章(见第6章); e)增加了“秸秆与农家肥堆制式反应堆技术”一章(见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朝阳县农业发展服 务中心、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凌源市沟门子镇人民政府、朝阳县根营子乡人 民政府、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义平、刘广会、苑秀娟、闫雪、张红艳、侯俊、赵丽丽、马海燕、李军、于 维江、王艳、魏玉红、张吉、姜金龙、张笑程。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2011年首次发布为DB21/T1894-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联系方式: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文件起草单位联系方式: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沈阳市皇姑区陵东街10号甲省府 宽巷),联系电话:024-86890822。DB21/T4126.1—2025 II引  言 DB21/T1894-2011《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外置式技术规程》、DB21/T2302-2014《露地秸秆生物 反应堆技术规程》等自发布以来,对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发展绿色优质农业起到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备受相关产业关注,农业农村部也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列入农业综合技术之一向全国推广。在十余年 的生产应用中,各地不断丰富内容,总结出多种新的应用方法,同时也遇到一些新问题。针对秸秆生物 反应堆技术发展需求,为确保标准制订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并考虑到棚室与露地两种场景应用秸秆生物 反应堆技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应用差别,特修订为DB21/T4126《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系列标 准。DB21/T4126宗旨是更好地指导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园艺作物种植中的系统应用,拟由以下两个 部分构成: ——第1部分:棚室。目的在于确立温室大棚园艺作物的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露地。目的在于确立露地园艺作物的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要求。DB21/T4126.1—2025 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第1部分:棚室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外置式、内置式、犁底层深埋式、秸秆与 农家肥堆制式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温室大棚园艺作物栽培生产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334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strawbioreactorstechnologyingreenhouse 指在温室和大棚(简称棚室)栽培中,集中堆制、或耕层中施秸秆,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 释放出的热量、CO2、无机有机养分和有益微生物菌群,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施肥新技术。依据秸秆 施用位置或来源不同分多种应用方式,可选其中1种及几种方式一起或先后应用。 4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外置式) 4.1技术原理与应用方式 棚室中一端集中分层堆放秸秆和微生物菌剂,秸秆分解释放热量和CO2送到棚室内各处,贮气池浸 出液与残渣作为肥料。适用棚室作物各栽培时期,或与其它秸秆生物反应堆方式叠加或先后应用。 4.2建造反应堆贮气池 靠近棚室门口一侧,距温室山墙和前底角各60cm,距后墙1.5m~2.0m处建贮气池:南北向,南浅 北深,挖长4.5m~5.5m,宽1m、深90cm。用农膜铺在贮气池内外,贮气池表面延长轴方向上每隔80cm 横放1根水泥杆或木杆。南端留30cm×30cm进气口,北端留40cm×40cm出液渣口,见图1。DB21/T4126.1—2025 2 图1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贮气池结构示意图 4.3安装气体交换机 在贮气池靠作物一侧中部,向里挖1个略深于贮气池、宽50cm,长80cm的通气道。在80cm深处向外 用砖砌高于地面20cm~30cm,上端砌成φ45cm圆形口,下端直径60cm机座。上口平面要向棚内一侧倾斜 30°,用水泥抹面。50m左右长的棚室,宜采用220V交流150W,流量2900m3/h,φ40cmh26cm气体交换机。 4.4安装送气带 用0.1mm厚农膜热合烫熨制作,或委托企业生产,气体交换机输气口直径大于交换机直径5cm~ 10cm,即输气带φ45cm~50cm。送气带下部带有φ5mm~10mm出气孔,孔距40cm,3排~4排。将送气 带紧固在气体交换机输气口上,沿棚室方向,稍靠后墙,悬挂在棚室骨架下部,结构见图2。 图2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结构与运行示意图 4.5建秸秆堆 在作物栽植前7d~10d,贮气池上分3层堆放玉米或稻草等秸秆,每层厚40cm~50cm,800kg~ 1000kg。覆盖薄膜保湿秸秆堆,堆下部秸秆露出10cm~20cm,盖严靠近通气道一侧农膜。 4.6施微生物菌剂 菌剂符合GB20287规定,按说明书施用。通常50m长棚室用固体菌剂1.5kg~3kg,兑15kg~30kg 麦麸子,加等量水混拌均匀放置5h,分3层撒施;液体菌剂用0.5L~1L,兑水30kg~40kg喷洒秸秆。 4.7反应堆管理DB21/T4126.1—2025 3建秸秆堆后前10d,可用贮气池水,循环向秸秆堆喷淋2次~3次。之后,春秋每7d~8d补1次 水,冬季每10d~12d补1次水。结合补水用φ8cm~10cm粗的尖头木棍自上向下,按40cm见方打孔穿 透秸秆层。建秸秆堆50d~60d后,堆垛大幅下沉消耗约60%时,宜补充1000kg秸秆和补撒1次菌剂。 每层淋水湿透秸秆,淋水量以下部贮气池中有50%积水为准。 4.8气体的利用 建完秸秆堆后,每天开启气体交换机,前5d~10d开机2h/d,10d后逐渐延长开机,阴天不宜停 机。自揭苫到盖苫开机抽气,苗期5h/d~6h/d,花期结果期>7h/d~8h/d。用电磁阀自动调控开关。 4.9浸出液与沉渣利用 浸出液体积按兑2倍水喷施作物,每5d~7d喷叶1次,可连续喷2次~4次,或结合浇水冲施或 直接浇灌。每次清理出的沉渣宜作为肥料追施。 5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内置式) 5.1原位全量秸秆还田方式 5.1.1畦垄沟上全量还田 棚室周年栽培作物过程中,将整枝下来的枝叶或尾菜,不再清理运出棚室,留放在畦垄沟(作业道) 里,通过田间作业踩踏,或沟内集中深埋入土。达到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保持土壤湿度的目的。 定植下茬作物时还在原畦垄台上。注意病果病叶残体要装入塑料包装袋中密闭,带出棚室深埋或烧毁, 不得随意丢弃在棚室内外。 5.1.2畦垄下全量还田 换茬时拔起全部秧棵,稍晾干失水后,在原畦垄下挖20cm~25cm的深沟,将秧棵解除吊绳、整枝 夹、清理出地膜后,埋入畦垄沟中。有条件宜将秧稞适当粉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施农家肥;若无 法施农家肥,宜尿素10kg。原畦垄台不变。灌足水,棚室气温70℃~80℃,地温45℃~65℃,经高温 发酵10d~15d后,定植下茬作物,见图3(左)。 图3畦垄下全量秸秆原位还田(左)与粉碎秧稞直接旋耕还田(右) 5.1.3粉碎秧棵旋耕还田DB21/T4126.1—2025 4冬季罢园后密闭棚室烟剂熏蒸,放风换气1d~3d后,清除地膜吊绳等杂物。夏季密闭棚室最高气 温升到70℃~80℃,保持高湿度,持续10d~15d,杀灭地表10cm深和空间病虫草后,用拖拉机进棚室 撒施腐熟农家肥和符合GB20287规定复合微生物菌剂,并旋耕粉碎秧棵入土,整地做畦,见图3(右)。 5.2垄沟秸秆覆盖方式 畦垄沟中铺施稻壳、碎稻草、花生壳、或5cm~10cm玉米等秸秆段,在垄沟每延长米铺2kg~4kg, 或撒施秸秆农家肥。裸露地面也可撒施覆盖。若秸秆有害虫,喷施符合GB/T832

.pdf文档 DB21-T 4126.1-202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 第1部分 棚室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4126.1-202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 第1部分 棚室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4126.1-202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 第1部分 棚室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4126.1-202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 第1部分 棚室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58:5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