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20 CCSB31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949—2024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evaluationofpepperresistancetobacterialleafspot 2024-04-30发布 2024-05-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1/T3949—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民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桓仁 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喀左县老 爷庙镇蔬菜技术服务站、喀左县公营子镇蔬菜站、喀左县草场乡蔬菜技术服务站、喀左县林业和草原事 务服务中心、北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北票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北票市龙城区农业农村局、北票 市龙潭乡林业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辉、刘丽、于舒怡、邹春蕾、李柏宏、关天舒、刘长远、张曦、鲁旭鹏、宋 露、郑丽娇、樊琳琳、王延安、刘震、王德峰、暴国兴、陶成东、茹威、时春利、梁健、吕丽英、杨永 胜、张国辉。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联系电话:024-88419895。DB21/T3949—2024 1辣椒细菌性斑点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细菌性斑点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vesicatoria(Doidge)Dye]抗病性鉴 定过程的准备、接种、调查和评价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辣椒(CapsicumannuumL.)品种或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斑点病抗性的室内鉴定及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6851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SN/T1538.1 培养基制备指南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准备 4.1培养基制备 肉汁胨培养基(NA):牛肉浸膏3.0g,酵母浸膏1.0g,蛋白胨5.0g,葡萄糖(或蔗糖)10.0g,琼 脂粉10.0g,蒸馏水1000mL,pH6.8~7.0,高压灭菌121℃20min。 酵母膏葡萄糖培养基:酵母浸膏10.0g,D-葡萄糖20.0g,碳酸钙20.0g,琼脂粉10.0g,蒸馏水1000 mL,除碳酸钙外,先将其他成分加热溶解,然后加碳酸钙,将pH值调到7.2,再高压灭菌121℃20min。 4.2接种体制备 4.2.1病原物分离 从发病植株叶片的典型病斑上采集病样,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平板法进行分离,挑取单个菌落进 行纯化培养,经柯赫氏证病法则测定后,对纯化的分离物进行形态学、分子学鉴定等,确定为辣椒细菌DB21/T3949—2024 2性斑点病病原菌,并将该病菌4℃保存备用。病原物的分离与鉴定符合GB/T36851的规定和附录A 的要求。 4.2.2接种体制备 将获得的病原菌在N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纯培养,28℃恒温培养36h~48h,用接种环刮取病原菌, 将其放入装有适量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搅拌均匀,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或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菌悬 液浓度,配制成3×106cfu/mL病菌悬浮液,供接种使用。 4.2.3菌种保存 4.2.3.1斜面保存 将纯化的病原物划线转接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28℃恒温培养36h~48h,待病菌长满斜面后放4℃ 条件下冷藏保存,保存期为1周~10周。 4.2.3.2超低温甘油保存 将获得的病原菌在N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28℃恒温培养36h~48h,用接种环挑取病原菌放入装有 灭菌的甘油(甘油:水=1:4)冻存管中混匀,放于-80℃超低温冰箱下长期保存。 4.3鉴定对照品种选择 抗病性鉴定时选择“earlycalwonder”(甜椒品种)为感病对照品种。 4.4鉴定设计 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每份材料重复3次,每次重复10株苗。 4.5鉴定材料育苗 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辣椒种子,将其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min~15min,捞出放入温 水中浸泡8h~12h,取出用湿毛巾包裹放于恒温箱内进行催芽,温度保持在25℃~30℃,待种子露白后 即可进行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盘上,覆盖一层薄土,覆地膜保湿,夏季需遮阴。育苗期间保持 温度在20℃~30℃,当辣椒苗长出6片~10片真叶时,在接种室接种病原菌进行抗病性鉴定。 4.6接种室与鉴定室设置 4.6.1接种室设置 接种室又称无菌室,是分离和移接菌种的小房间,应包括接种间和缓冲间。接种室的地板、墙壁、 天花板要平整光滑,以便擦洗消毒。门窗应密闭,关闭后应与外界隔绝空气流通,房间应设有工作台,DB21/T3949—2024 3以便放置酒精灯、常用接种工具,工作台上方和缓冲间天花板上应安装能任意升降的紫外线杀菌灯和日 光灯。 4.6.2鉴定室设置 人工接种室内应具备人工调节温度、湿度及稳定的光照条件;亦可使用恒温光照箱,温度设定25℃~ 27℃,光暗交替12h,光照6000Lx,内部空间保持相对湿度90%~100%。 5接种 5.1接种期 抗性鉴定接种期为6片~10片真叶期。 5.2接种浓度 接种用病原物菌悬浮液浓度为3×106cfu/mL。 5.3接种方法 通常采用喷雾接种法或涂抹法。 ——喷雾接种法:用小型手持喷雾器将准备好接种的病原物菌悬浮液均匀地喷雾到每片叶片的正反 面,以不流水滴为宜。 ——涂抹接种法:用毛笔蘸取接种用病原物菌悬浮液涂抹于叶片正反面,以不流水滴为宜。 5.4接种后管理 接种后将植株置于鉴定室或恒温保藏箱内,温度设定25℃~27℃,光暗交替12h,光照6000Lx, 覆盖塑料薄膜保湿,湿度保持90%~100%。 6调查 6.1调查时间 病情调查于接种后20d~25d进行,对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记录。 6.2调查方法与病指计算 根据病害分级标准,逐份调查植株叶片发病情况,记载接种的调查总叶数、各病情级别的叶片数、 病情级别,计算出病情指数(DI)。 病情指数(DI)按下列公式计算: ∑(s×n) DI=———————×100DB21/T3949—2024 4S×N 式中: DI—病情指数; s—各级代表值; n—各级叶片数; S—发病最高代表值; N—调查总叶数。 6.3病情分级 病情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 表1辣椒细菌性斑点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指标 病情级别 病害症状描述 0 全叶无病斑 1 病斑占叶面积的5%以下 2 病斑占叶面积的6%~10% 3 病斑占叶面积的11%~25% 4 病斑占叶面积26%~50% 5 病斑占叶面积的51%以上 7抗病性评价 7.1鉴定有效性判别 当感病对照材料达到感病程度(S级)时,该批次材料抗细菌性斑点病鉴定视为有效(表2)。 7.2评价标准 依据鉴定材料的病情指数确定其抗性水平,划分标准见表2。 表2辣椒细菌性斑点病抗病性划分指标 病情指数(DI) 抗病性评价 DI=0 免疫Immune(I) 0<DI<15 抗病Resistant(R) 15≤DI<30 中抗Moderatelyresistant(MR) 30≤DI<40 感病Susceptible(S) 40≤DI≤100 高感Highlysusceptible(HS)
DB21-T 3949-2024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54:2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62.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4727 2021 Essential oil of palmarosa [Cymbopogon martini (Roxb.) W. Watson var. moti.pdf
ISO TR 21954 2018 Guidance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means of ventilation based on the intended patient, use environment, and operator.pdf
ISO 6372 2017 Nickel and nickel alloys — Terms and definitions.pdf
ISO 23737 2021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Methods for evaluating wear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ceramic thin films under dry and humid conditions.pdf
GB-T 24405.1-2009 - ISO IEC 20000-1-2005 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1部分:规范.pdf
ISO IEC 14476-6 20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nhanced communications transport protocol Specification of QoS management for n-plex multicast transport — Part 6.pdf
ISO-IEC 9594-4 202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Part 4 The Directory Procedures for distributed operation.pdf
ISO_TR 9547-1988Programming language processors. Test methods. Guidelines for their development and.pdf
ISO PAS 23263 2019 Petroleum products — Fuels (class F) — Considerations for fuel suppliers and users regarding marine fuel quality in view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ximum 0,50 % sulfur in 2020.pdf
ISO 9687 2015 Dentistry — Graphical symbols for dental equipment.pdf
GB-T 20787-2006 往复式内燃机 中、高速往复式内燃机底脚结构噪声测试规范.pdf
GB-T 17953-2012 标准清晰度电视4 2 2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接口.pdf
GB-T 1179-2017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pdf
GB-T 7324-2010 通用锂基润滑脂.pdf
GB-T 11135-2013 石油馏分及工业脂肪族烯烃溴值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pdf
GB-T 31013-2014 声学 管道、阀门和法兰的隔声.pdf
GB-T 29134-2012 船舶和海上技术 导航 白昼信号灯.pdf
GB-T 28164-2011 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pdf
GB-T 22876-2008 纸、纸板和瓦楞纸板 压缩试验仪的描述和校准.pdf
GB-T 3163-2024 真空技术 术语.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62.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