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30 CCSB44 1509 乌兰察布市地方标准 DB1509/T0014-2024 黑水虻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hermetiaillucenscultivation 2024-05-27发布 2024-06-27实施 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509/T0014-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乌兰察布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乌兰察布市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振朋、连冰、高顺平、吴丹丹、郑成忠、付乐、李丽云、云婧、李国辉、潘 东、王璐、田野、杨岳青、朱晓庆、郑文琦、甄磊、郑文晶、郭扬、于涛、王小明、段晓东、王千军、 邢进、徐林海、包南帝娜、刘荣荣。DB1509/T0014-2024 1黑水虻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水虻养殖场址选择、设施设备、饲养管理、病敌害防控等技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乌兰察布地区黑水虻的养殖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9168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GB/T27622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NY525有机肥料 NY884生物有机肥 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1169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NY/T3023畜禽粪污处理场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黑水虻hermetiaillucens 双翅目水虻科腐生性昆虫,能够取食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食性广泛、繁殖迅速、生物量大,是在 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资源昆虫。 3.2 幼虫larval 黑水虻虫卵孵化后的虫体,扁平、无足,初孵化为乳白色,随龄期增加颜色不断加深,10d~15d 后进入预蛹期。 3.3 预蛹pre-pupation 黑水虻幼虫停止采食后到化蛹之前的阶段,虫体由白色开始转变为棕色。 3.4 蛹pupa 为黑水虻预蛹蜕皮后形成的围蛹,剖开可见蛹体,颜色为暗棕色或黑色。 3.5 成虫lmagoDB1509/T0014-2024 2黑水虻成熟个体,有灰黑翅、三对足,不采食只需要一定水分。 3.6 种虫phytophthora 挑选出的用于繁育的黑水虻幼虫。 3.7 虫沙sandstorms 黑水虻幼虫采食有机废物后排泄的虫粪及剩余残渣。 4场址选择 黑水虻养殖场地应建在饲养原料地附近,选址应处于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的地方,距居 民区不少于1000m并处于养殖场和居民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5设施设备 5.1成虫养殖房 成虫养殖房面积应在10m2以上,顶棚采用玻璃材质方便采光,室内应安装空调,将温度控制在 25℃~30℃左右,湿度控制在55%~70%,室内应放置绿叶植物装饰以刺激成虫产卵,此外成虫养殖房 内还应设置防逃装置和集卵装置。 5.2虫卵孵化房 虫卵孵化房设置多层养殖架以节省空间,养殖架上放置塑料养殖盒,虫卵孵化房温度应控制在 27℃~30℃,温度过低孵化时间延长,温度过高则会引起高温死亡。孵化量较小时可在人工气候箱内 进行。 5.3幼虫养殖房 幼虫养殖房应位于成虫养殖房下风向,面积为成虫养殖房的4~10倍,可建设在塑料大棚内,幼虫 养殖房内建设深30cm左右水泥池,长、宽以方便工人操作为宜,做好防渗漏措施,两排池之间设过 道,方便运输物料车辆出入。地面进行防水、防渗处理,应符合GB/T27622、NY/T1168、NY/T1169及 NY/T3023的要求。室内设置采暖装置,冬季维持室温在15℃~25℃。 6饲养管理 6.1成虫管理 成虫养殖房应每周投放一次黑水虻蛹,每次投放1.5kg左右,以保证成虫数量。黑水虻成虫不采食, 只需补充适量水分,糖水最佳,可在每日下午喷雾给水,喷至地面潮湿但不产生积水。成虫饲养温度 25℃~30℃,湿度55%~70%。成虫交配需要自然光刺激,交配后约2d~3d产卵,完成产卵后2d~3 d死亡。成虫喜在有臭味的有机物附近干燥缝隙中产卵,利用这一特性,用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制成 诱饵,在诱饵上放置由长条形木块捆绑制成的集卵器,每天取出一次集卵器收集虫卵,每周更换一次诱 饵。 6.2虫卵孵化DB1509/T0014-2024 3将收集的虫卵置于孵化盘中,将孵化盘置于盛有饲料的养殖盒中,饲料以麸皮为主,可添加10%玉 米粉,加水调节湿度为60%~75%。孵化温度设置为27℃~30℃,湿度70%~80%,约3d~4d后孵 化完成。 6.3幼虫的饲养管理 6.3.11日龄~4日龄幼虫的饲养 孵化完成后,将孵化盆取出继续培养4d,设置温度26℃~28℃,定期添加饲料,饲料配方与孵 化时所用饲料一致。 6.3.2饲喂原料预处理 餐厨垃圾去除塑料等杂物后用破碎机或打浆机处理成糊状,畜禽粪便搅拌混匀,若饲喂原料含水率 低于70%加水调节,原料含水量高于80%时加入麸皮、秸秆粉末、木屑等调节,控制含水量为70%~80%。 6.3.3幼虫接种与饲喂 每公斤饲料接种4日龄黑水虻幼虫1500~3000条,将幼虫均匀撒到预处理好的饲料中,控制温度 15℃~32℃,当饲料温度高于45℃时,应翻动降温。根据幼虫采食情况及时投喂新鲜饲料。 6.3.4种虫选择 应选择个体健壮饱满,大小均匀,活动性强,表面光亮的幼虫作为种虫,每公斤种虫数量应为4000~ 5000条。 6.3.5蛹期的饲养管理 将选择出的种虫置于养殖盘内,加入适量麦麸和泥土,使其在养殖盘底部化蛹,然后置于成虫 饲养室内,控制温度15℃~25℃,避雨避光,约2周后即可羽化出黑水虻成虫。 7虫料分离及利用 7.1分离时间 当40%幼虫转变为棕色时停止加料,畜禽粪便转变成松散的颗粒状时,进行幼虫和虫沙的分离。 7.2分离方式 一般采用2mm孔径筛网过筛分离幼虫和虫沙。 7.3利用 虫沙可作为有机肥直接施用,加工成专用有机肥,应符合NY525和NY884要求。幼虫不能直接饲喂 畜禽,加工成畜禽饲料,应符合GB13078要求,也可收集用于加工动物蛋白饲料或者用于提取生物医药 制剂。 8病敌害防控DB1509/T0014-2024 4病敌害防控应符合GB/T19168规定,养殖场地、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若黑水虻出现病死现象, 需整池清除,并进行消毒处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设置防鸟,饲料原料中不应含有杀虫剂等药物。 ━━━━━━━━━━━

.pdf文档 DB1509-T 0014-2024 黑水虻养殖技术规程 乌兰察布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09-T 0014-2024 黑水虻养殖技术规程 乌兰察布市 第 1 页 DB1509-T 0014-2024 黑水虻养殖技术规程 乌兰察布市 第 2 页 DB1509-T 0014-2024 黑水虻养殖技术规程 乌兰察布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52: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