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16 备案号:30842-2011 湖 北 DB42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709—2011 无公害食品 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Pollution-free food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weeds on wheat 2011-04-15 发布 2011-04-20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2/T 709—2011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防治原则 ……………………………………………………………………………………………… 1 4 防治主要对象 ………………………………………………………………………………………… 1 5 防治技术措施 ………………………………………………………………………………………… 2 5.1 植物检疫 …………………………………………………………………………………………… 2 5.2 农业防治 …………………………………………………………………………………………… 2 5.3 物理防治 …………………………………………………………………………………………… 3 5.4 生物防治 …………………………………………………………………………………………… 3 5.5 化学防治 …………………………………………………………………………………………… 3 6 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要点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小麦主要杂草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指标…………………………………………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小麦主要杂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要点…………………………………………… 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有机肥料无害化卫生标准………………………………………………………… 7 附录 D(规范性附录)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8 附录 E(规范性附录)我国小麦上农药的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及毒性情况………………… 10 I DB 42/T 709—2011 前 言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 保护研究所、湖北省农药及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本标准起草人:朱文达、张宏军、刘学、张佳、聂东兴、魏守辉、崔海兰、张朝贤、周欣欣、涂 爱萍、黄红娟、褚世海、袁友明、李儒海、王明锐、李林。 II DB 42/T 709—2011 无公害食品 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防治原则、防治主要对象、防治技术措施和 防治技术措施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区域无公害食品小麦生产中草害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199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 8321.9-2009 NY 686 NY 533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磺酰脲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NY/T 851-2004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608-2008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 ISO 22006:2009 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2008 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指南(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 9001:2008 to crop production) EPPO PP 2/1(2) 良好植物保护规范(Good plant protection practice) EPPO PP 2/10(1) 良好植物保护规范指南:小麦(Guidelines on good plant protection practice: wheat) 3 防治原则 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为出发点,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小麦田 草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合理利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措施,创造有 利于天敌繁衍而不利于杂草发生、危害的生态环境,保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把杂草的危害控 1 DB 42/T 709—2011 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实现环境无害化,小麦生产安全化和规范化。 4 防治主要对象 看麦娘 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菵草 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 Fernald、牛繁缕 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猪殃殃 Galium aparine var. tenerum (Gren. et Godr.) Rcbb.、波斯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 Poir.、野燕麦 Avena fatua L.、日本看麦娘 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棒头草 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早熟禾 Poa annua L.、稻槎菜 Lapsana apogonoides Maxim.、大巢菜 Vicia sativa L.、婆婆纳 Veonica didyma Tenore、繁缕 Stellaria media (L.) Cyrillus、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L.) Schur.、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刺儿菜 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 Kitam.、弯曲碎米荠 Cardamine flexuosa With.、通泉草 Mazus japonicus (Thunb.) O. Kuntze、泽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 L.、球序卷耳 Cerastium glomeratum Thuill.、泥胡菜 Hemistepta lyrata Bunge 等。 5 防治技术措施 5.1 植物检疫 严禁危险性杂草通过种籽、包装材料等途径传入产区。在调运时要严格抽样检查,如发现可疑杂草 时,应送植物检疫部门认定后再确定是否调运。 5.2 农业防治 5.2.1 产地选择 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灌溉水质量及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5332 和 NY/T 851-2004 的要求。并且应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以粉砂壤土、壤土及轻粘土为宜,土壤肥力较高。 5.2.2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选用优质丰产、有较强竞争力、抗逆性的适应性品种。品种定期轮 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恶性杂草的发生。 5.2.3 播种 5.2.3.1 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避开恶性杂草的发生高峰; 5.2.3.2 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后盖细土(0.5~1.0) cm。 5.2.3.2 把好播种质量关,确保一播全苗,足墒播种、适期播种、适量播种。 5.2.3.2 搞好播前种子处理。播前精选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防治小麦苗期病虫为害,确 保苗全、齐、匀、壮,提高植株竞争力和抑草能力。 5.2.4 耕作栽培 5.2.4.1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换茬; 5.2.4.2 采用垄作高效栽培技术; 5.2.4.3 深耕深翻、将地表的杂草种子深埋入地下,减少杂草发生基数; 5.2.4.4 扩大机耕机耙面积,精细整地; 5.2.4.5 合理密植,结合盖草控草、中耕等农艺措施,增强作物与杂草的竞争能力; 5.2.4.6 适时喷施多效唑、超敏蛋白、芸薹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作物抗逆性。 5.2.5 施肥 5.2.5.1 施肥原则:应符合 NY/T 496-2002 的要求,根据小麦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 通过土壤测试,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实 行平衡施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 的肥料; 2 DB 42/T 709—2011 5.2.5.2 基肥:优质有机肥施用量不低于 15000 kg/hm2。有机肥料应根据附录 C 的要求充分腐熟。氮 肥用量的 30%~50%和磷肥、钾肥基施,结合耕翻整地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匀。宜合理种植绿肥、秸秆还 田、氮肥深施和磷肥分层施用。适当补充钙、铁等中、微量元素。小麦移栽前,沟施硼镁肥或硼镁磷肥 225~375 kg/hm2; 5.2.5.3 追肥:2 叶 1 心追标氮(750~900)kg/hm2;孕穗期追标氮(150~225)kg/hm2。孕穗至开花 期间叶面喷肥,对延长叶片功能,促早熟、增粒重效果明显。施用 0.2~0.3%磷酸二钾或 1%的尿素,用 肥液 750 kg/hm2,喷 1~3 次; 5.2.5.4 不得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 粪尿等有机肥料; 5.2.5.5 选用的肥料应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满足无公害小麦对肥料的要求。 5.2.6 田间管理 5.2.6.1 搂麦松土:麦苗长到 2~4 片叶时,横搂松土 1~2 次,深(2~2.5)cm。整地质量差、土块多、 土壤水分大的麦田不宜搂麦; 5.2.6.2 压青苗促分蘖:压麦苗可

pdf文档 DB42-T 709-2011 无公害食品 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T 709-2011 无公害食品 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1 页 DB42-T 709-2011 无公害食品 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2 页 DB42-T 709-2011 无公害食品 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8 00:01: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