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八乙 月 0 B D B 13 卜』 . 门月 ,...口 ; J, , 、、1 方 标 DB13厅 735- 2005 瓜叶菊生产技术规程 2 0 0 5 -0 4 -1 5发布 2 0 0 5 -0 4 -1 5实施 河 d七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3/T  735一2005  ̄曰‘目 - 月t } 曰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北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丙社、倪志云、白志英、刘冬云、孟庆瑞、李彦慧、缴丽莉、聂庆娟、      张晓曼 。 DB13/T  735一2005 瓜叶菊生产技术规程 y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瓜叶菊种苗生产和盆花生产的繁育方法、生产设施、基质选择、温湿度调控, 病 虫害防治,质量标准及包装、运翰等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瓜叶菊种苗生产和盆花生产。      } }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 8 2 4 7 .  2一2 0 0 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2部分:盆花 GB      / T  1 8 2 4 7 . 4一2 0 0 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4部分:花卉种子 3 种苗生产 3.  1 品种选择 根据花径大小和着花情况分为:      (      a ) 大花型:株高 2 5  c m  }3   0  c m,叶多 ( 开花时达3 0枚左右),花径 4  c m一1 0  c m,着花较 密,生长期较短,半年即可开花。 (      b) 小花型:又称星型,株高6 0二  ̄1 0 0,,叶少 ( 开花时8枚 一1 0枚),着花可达 1 0 0 朵,花色多为紫红色,生长期较长,从播种到开花约需1 0个月,观赏价值高。 (      。 ) 中间型:株高约4 0  c m,花径3 .  5  c m,多花,播种后7月一8个月开花。 (      d) 小花丰产型:株高2 5  c m一3 0  c m,花小型,着花量大,一株开花可达4 0 0朵一5 0 0朵。 3.  2 件育方法 瓜叶菊采用播种繁殖。      3.  3 生产设施 瓜叶菊的种苗繁育设施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以下类型:      (      a) 智能温室:温度、湿度、光照自动调控。 (      b) 日光温室:具备降温、升温、通风和遮光条件。 3.  4 播种育苗 3.  4.  1 种子质f 按 GB/      T  1 8 2 4 7.  4一2 0 0 0执行。 3.  4.  2 种子处理 种子用纱布包好,在0.       5%高锰酸钾溶液里浸泡2h,冲洗干净,捞出,凉干。 3.  4.  3 播种时间 应根据选用品种类型和所需要的花期确定。      3.  4.  4 基质选择 ・1・               DB13/T  735一}} I } ? }      ( a ) 种苗专用基质:选用泥炭土+珍珠岩或草炭+蛙石 ( 1 :1 )混合基质,P H值6 .  5一7 .  5  0 (      b) 配制基质:常用腐殖土、壤土和河沙按3  ;  1;  1的比例混合而成,P H值6 .  5一7 .  5。配好 的基质过筛后,喷8 0 0一1  0 0 0倍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处理,2d一3d后即可使用。 3.  4.  5 播种容器 采用长5      0  c m一6 0  e m、宽3 0  c m一4 0  c m、高5  e m一7  c m、底部有很多小孔的硬塑育苗盘。 3.  4.  6 播种方法 将瓜叶菊种子均匀地播于基质上 (      1粒一2  }/c m}  ) ,用0 .  5  c m一1  e m厚的基质筱盖。容器上 覆盖塑料薄膜,保持基质湿润。 3. 4 } 苗期管理 播种后4d一5d开始发芽,经7d       }8d可出齐苗。出苗期温度白天保持在2 0℃ t2℃,夜间 在1 5℃t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 5 %一8 00;苗期每天浇一次水,每隔半月喷施0 .  1 %的尿素 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一次。出齐苗后逐渐揭去塑料薄膜,逐步增加光照。幼苗长出3  }4片真叶后即 可移植。 3. 6 病虫容防治 以预防为主,加强温室管理,注意通风换气;每周喷杀虫、杀菌药 1次。一旦发现病、虫害,      要及时进行药物防治。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o 3.  7 质f标准 按照 GB/      T  1 8 24 7 .  2一2 0 0 0执行 3.  8 标志、包装、运翰 3.  8.  1 标志      待出售的瓜叶菊种苗要在育苗盘上加贴标签, 注明商标、产品名称、质量等级、生产单位等。 3.  8.  2 包装和运输 (       a ) 包装:瓜叶菊种苗可采用纸箱。在包装和装箱区域,最好采用电动车辆,不要使用汽油 或柴油内燃机运输机械,因为它们产生大量的含乙烯废气。瓜叶菊对乙烯十分敏感,0 .  1  wL / L浓度 即可受害,l O WLL浓度几个小时可致死。保持这一区域冷凉 ( 5℃一1 6 9 0  ),保持良好通气状况,防 止乙烯积累。 (      b) 运输:在运货汽车内,搬运植株要轻,防止折断茎、叶和花,否则会刺激乙烯生成。保 持车内冷凉 ( 1 0 ℃一1 3 9 C  ),或利用早晚气温凉爽时运货,减少植株对乙烯的敏感度,降低新陈代 谢。 4 瓜叶菊盆花生产 4.  1 种苗选择 选用符合标准、无病虫害的、健壮种苗。      4.  2 栽培设施 与瓜叶菊种苗生产设施 (      3 .  3  )相同。 4.  3 栽培基质 C      8 ) 专用基质:与瓜叶菊种苗专用基质相同。 (      b) 配制基质:常用的营养土组分为:腐殖土:园土:腐熟的农家肥 ( 2:7:1)或腐殖 土:园土:河砂 ( 4:5:1 ) e  P H值6 .  5一7 .  So 4.  4 容器选择 花盆尺寸:1      5  c m  x  1 2  c m或1 0  c m  x  8  c m  o 4. 5 栽植 幼苗3片一4片叶时,将其从穴盘中轻移至花盆中,四周填满基质后压实,注意尽量少伤根,并      ・2 ・    DB13/T  735一2005 浇透水 1次。上盆后 ,初期适当遮荫,缓苗 1周后可移至光照充足处。 4.  6 栽培管理 4,  6.  1 环境控制      瓜叶菊生长期温度白 天控制在1 8 ℃一2 09 C,夜间不低于5 9 C,最好保持 1 0 9 0;空气相对湿度保 持在5 0% 一7 09 6;瓜叶菊是喜光花卉,生长期需要补充光照,补光4  9 0 0  }  7  5 0 0  l u x  2周 一3周,每 天光照时间以8h左右为宜。 4.  6.  2 肥水管理 }       a ) 施肥:苗期追施0 .  3 %的氮肥;现曹前迫施1 %一3 %的复合肥 ( N;  P:  K为I :2;  2); 现蕾后停止施肥。花蓄现色后,叶面喷洒1次1:5 0 0倍惠满丰溶液、0 .  2 % 一0 .  3 9 o磷酸二氢钾溶液 i 或0.  5%过磷酸钙溶液,促进花芽分化、花蓄膨大,使花色艳丽。苗期、现曹前每周施肥 1次。开花 期间减少施肥次数,约每2周施一次薄肥为宜。注意施肥前应适当控水。 (      b) 浇水:瓜叶菊需水量大,平时盆内基质略显干时即浇水,天热时还应叶面喷水,现蕾期 应浇足水,开花期不宜过多浇水。 4.  6.  3 日常管理 温室摆放时,花盆之间距离不低于 1      5  c m,随时调整盆距以利通风透光。并注意 “倒盆”和 “ 转盆”,每周 1次,以使植株生长一致,株形匀称完美。 4.  6.  4 花期调节 花期控制除用播种期外,现蓄后置于2      0℃ 一2 5℃培养,可提早开花。花苞或刚开花时温度降到 1 0℃ 一5℃ 可延长开花时间。 4.  7 病虫容防治 生产中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摘除病叶、老叶。一旦发现病、虫害,要      及时进行药物防治。防治及治疗方法见附录Ao 5 质t标准      按照G B/ T  1 8 2 4 7 .  2一2 0 0 0执行。 8 标志、包装、运输、检痊 6.  1 标志 待出售的瓜叶菊盆花要在花盆上加贴标签,注明商标、产品名称、质量等级、生产单位等。      6.  2 包装      瓜叶菊产品包装可根据产品等级和运输距离采用纸箱或塑料袋。高档产品包装适用纸箱,规格 根据株型大小确定,内衬泡沫板,泡沫板上傲出大小与产品容器合适的孔穴,使容器镶嵌其中,以 利长途运输;近距离运输或次级产品可以适用简易包装,即与株型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塑料袋呈漏 斗形,上口大下口小,周边留透气孔,花盆直立人其中,塑料袋高出株顶 1 0  c mo 8.  3 运输 使用盆花专用运输车,盆花包装完后,紧密排列在运输箱或纸箱内,分层放置在车厢内,注意      不要挤压和倒置。长途运输注意温、湿变化。 6. 4 检佼 按照当地有关检疫标准执行。      ・3・ DB13/T  735一2005 附 录 A                                                            《 规范性附录》 瓜叶菊常见病虫容防洽措施                                 A.  1 瓜叶菊常见病害防治措施见表 A.  1 0 衰 A.                               1 瓜叶菊常见病虫容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 危害部位及症状 主要危害根、茎。幼苗发病时,植株的茎基部 产生水演状。病斑淡揭色,稍徽组缩成线状。 幼苗碎倒病 病势扩展很快,幼叶还为绿色时,幼苗已经葵 蔫倒伏,最后,病苗腐烂或干枯。盆土潮湿时, 在病部及其附近土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灰霉病 白粉病 1 .培养土消毒。2 .播种密度要适宜。3 .注意通风 换气,降低湿度,增加光照。4 .药剂防治:发病 初期喷5 0 %多菌灵可湿性粉荆}} .倍液或 S O %甲 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 0 1 】 倍液,重点喷洒幼苗茎 基部。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梗

pdf文档 DB13-T 735-2010 石材雕刻(圆雕)产品技术规范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735-2010 石材雕刻(圆雕)产品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735-2010 石材雕刻(圆雕)产品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735-2010 石材雕刻(圆雕)产品技术规范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3:47: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