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B 44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901—2020 绵羊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指标的测 定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ietary metablizable lipogenous substances (MLS) in sheep 2020-06-10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7-10 实施 发 布 DB15/T 190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瑞平、卢德勋、高民、凌树礼、马燕芬、胡红莲、王丽芳、羿静。 I DB15/T 1901—2020 绵羊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指标的测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绵羊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指标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绵羊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指标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431 实验室气相色谱仪 HJ 957 水质 钴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挥发性脂肪酸 volatile fatty acids(VFA) 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经瘤胃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重要产物,以乙酸、丙酸、丁酸为主,是反刍动物 的主要能量来源及合成乳脂肪和体脂肪的前体物。 3.2 可代谢生脂物质 metabolizable lipogenous substances(MLS) 饲料或日粮经动物消化吸收后,可以给动物本身提供的﹑可利用的生脂物质(折合成乙酸总量), 单位为g/d。 3.3 瘤胃 VFA 基本产生速率 ruminal VFA production rate 瘤胃中每小时发酵生成的VFA毫摩尔数(mmol/h)。 3.4 瘤胃 VFA 流通速率 ruminal VFA flow rate 瘤胃中每小时向后消化道流通的VFA毫摩尔数(mmol/h)。 1 DB15/T 1901—2020 3.5 瘤胃 VFA 吸收速率 ruminal VFA absorption rate 每小时经瘤胃壁吸收的VFA毫摩尔数(mmol/h)。 3.6 瘤胃 VFA 吸收率 ruminal VFA fractional absorption rate 每小时经瘤胃壁吸收的VFA数量占每小时产生量的百分比(%)。 4 仪器和试剂 4.1 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0.0001 g),pH 酸度计,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高速离心机(10000 rpm/min)。 4.2 试剂 乙酸、丙酸、丁酸、乙酸钴、乙二胺四乙酸、氢氧化钠、过氧化氢、乙醇等均为化学分析纯。 5 试验动物、日粮与饲养管理 5.1 试验动物 要求体况良好、年龄、体重相近的6只以上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任一成年绵羊品种。 5.2 日粮配制 试验日粮可对应相应生理阶段参照中国或NRC绵羊饲养标准配制。 5.3 饲养管理 试验羊每隔3 h给予等量混和日粮,每日饲喂8次,每期试验在预饲期和灌注期内均单笼饲养,预饲 期10~14天,预饲期内试验羊自由饮水,灌注期停止供水,用灌注液满足水的需要。 6 测定步骤 6.1 标记物的制备、投放与乙酸、丁酸的灌注 6.1.1 标记物的制备 Co-EDTA的制备根据Uden等(1980)介绍的方法进行。称取25 g乙酸钴,29.2 g乙二胺四乙酸和4.0 g 氢氧化钠放入一个2 L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加热至80 ℃进行溶解,冷却后再加入20 mL 30 % 过氧化氢溶液,室温放置4 h后加入300 mL95 %(V/V)乙醇溶液,置于冰箱12 h,然后经定性滤纸过滤并 用85 %(V/V)乙醇溶液冲洗数遍。最后收集滤纸上粉红色物质于瓷盘中,置于100 ℃烘箱中烘干即可。 实测该Co-EDTA标记物Co 含量为14.08 %。 2 DB15/T 1901—2020 6.1.2 灌注前标记物的投放 连续饲喂10~14天后,灌注期第一天晨饲前采集20 mL瘤胃液后将1 g Co-EDTA溶于50 mL蒸馏水中 经采样管通过瘤胃瘘管灌入绵羊瘤胃内不同位点,灌注完毕再抽取瘤胃液反复冲洗采样管3次,并将冲 洗瘤胃液回灌瘤胃内。此后2 h、4 h、6 h、9 h、12 h、18 h和24 h分别抽取瘤胃液20 mL,用以测定 Co、pH和VFA。 6.1.3 乙酸﹑丁酸的启动灌注和连续灌注 6.1.3.1 启动灌注 上述Co-EDTA投放后继续连续饲喂一周,第八天晨饲前开始启动灌注,将100 mL启动灌注液通过注 射器经采样管迅速注入瘤胃内不同位点,灌注完毕用采样管充分搅匀瘤胃液,并抽取瘤胃液反复冲洗采 样管和注射器,冲洗瘤胃液及时回灌瘤胃内。 6.1.3.2 连续灌注 启动灌注结束后进行连续灌注。连续灌注3 h后开始从瘤胃取样,瘤胃液每2 h采一次,共采集5次。 连续灌注结束后,紧接着灌注水溶液,灌注速率不变,灌水中间每小时采瘤胃液一次,共采集3次,采 样结束后让羊自由采食、饮水。 6.1.4 乙酸、丁酸的启动灌注液和连续灌注液配制 启动灌注液和连续灌注液见附录A的表A.1、表A.2。 6.2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6.2.1 瘤胃液样品处理 采集的瘤胃液立即用四层纱布过滤,取4 mL瘤胃液,加1 mL25 %的偏磷酸固定,静置30 min,3000 rpm 下离心10 min,直接上机测定VFA和Co或-20 ℃冰箱保存待测。 6.2.2 VFA 测定 用气相色谱仪(GB/T 30431)依内标法进行测定,内标物为巴豆酸。 6.2.3 Co 的测定 原子吸收法测定应符合HJ 957的要求。 6.2.4 瘤胃液 pH 值 pH 酸度计直接测定。 7 计算公式 7.1 可代谢生脂物质(MLS)计算公式 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按式(1)计算: 3 DB15/T 1901—2020 MLS=0.72*k1*Ac+1.8*k2*Bu +1.14*k3*Fat ..................... (1) 式中: MLS ——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单位为 g/d; 0.72 ——乙酸合成脂肪酸的效率; k1 ——瘤胃乙酸吸收率,单位为 %; Ac ——瘤胃乙酸基本产生量,单位为mmol/d,Ac等于瘤胃乙酸基本产生速率(mmol/h)乘24 h所得; 1.8 ——丁酸能值(2.194 MJ/mol)和乙酸能值(0.8763 MJ/mol)之比2.50再乘以0.72所得; k2 ——瘤胃丁酸吸收率,单位为 %; Bu ——瘤胃丁酸基本产生量,单位为mmol/d,Bu等于瘤胃丁酸基本产生速率(mmol/h)乘24 h所得; 1.14 ——脂肪酸能值(1.000 MJ/mol)和乙酸能值之比; k3 ——过瘤胃脂肪的小肠吸收率,单位为 %; Fat ——过瘤胃脂肪数量(以总脂肪酸数量表示),单位为 mmol/d。 注:由于本标准验证试验采用的日粮为常规设计,不添加任何脂肪物质,因此所用日粮脂肪含量仅为2 %左右,过 瘤胃脂肪极少,因此公式中的第三部分在常规日粮条件下可忽略不计,所得数值为瘤胃乙酸部分和丁酸部分提 供。如果日粮添加了脂肪,则需测定过瘤胃脂肪量,需取小肠液先进行水解,将残余脂肪先水解为脂肪酸,然 后再测定总脂肪酸含量计算。 7.2 瘤胃乙酸、丁酸基本产生速率计算公式(以乙酸为例) 瘤胃乙酸基本产生速率按式(2)计算: P=I/(C’V’/CV-1) ............................... (2) 式中: P ——瘤胃乙酸基本产生速率,单位为mmol/h; I ——乙酸连续灌注恒定速率,60.00mmol/h; C’——灌注后瘤胃乙酸浓度,单位为mmol/L; V’——灌注后瘤胃液相体积,单位为L; C ——灌注前瘤胃乙酸浓度,单位为mmol/L; V ——灌注前瘤胃液相体积,单位为L。 7.3 连续灌注前后瘤胃液相体积计算公式 灌注前后的瘤胃液相体积按式(3)、(4)计算: V=一次投放的Co量/ Co(0) ................................ (3) V'=F’/K’ ................................... (4) 式中: V ——灌注前瘤胃液相体积,单位为 L; Co(0) ——投放时间点瘤胃液相Co浓度,单位为mg/L; V' ——灌注后瘤胃液相体积,单位为L; F’——灌注后瘤胃液相流通速率,单位为L/h; K’——灌注后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单位为/h。 7.4 灌注前后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计算公式 灌注前后的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按式(5)、(6)计算: -Kt Co(t)=Co(0)*e .................................. (5) -K’t Co(t)=Co(0)*e .................................. (6) 4 DB15/T 1901—2020 式中: Co(t) ——t 时间点瘤胃液相Co浓度,单位为mg/L; Co(0) ——投放时间点瘤胃液相Co浓度,单位为mg/L; K ——灌注前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单位为 /h; K'——灌注后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单位为 /h。 -Kt 注:一次性投Co-EDTA后,各时间点测得的瘤胃液相Co浓度的变化作指数方程模拟Co(t)=Co(0)*e ,可以得知 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K及投放时间点的Co浓度。停止灌注乙酸、丁酸溶液改为灌注水后,试验羊瘤胃内Co浓 度的变化作指数方程模拟Co(t)=Co(0)*e ’ ,可得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K'。 -K t 7.5 灌注前后瘤胃液相流通速率计算公式 灌注前后的瘤胃液相流通速率按式(7)、(8)计算: F=V*K ....................................... (7) F'=Co连续灌注速率/连续灌注后瘤胃液相Co浓度 ..................... (8) 式中: F ——灌注前瘤胃液相流通速率,单位为L/h; V ——灌注前瘤胃液相体积,单位为L; K ——灌注前瘤胃液相小时稀释速率,单位为

pdf文档 DB15-T 1901—2020 绵羊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指标的测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901—2020 绵羊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指标的测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901—2020 绵羊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指标的测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901—2020 绵羊日粮可代谢生脂物质(MLS)指标的测定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36: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