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4 - 26 发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 26 实施 发 布 DB53/T 96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斌、孟梦、陈伟、袁莲珍、曹建新、姜远标、施莹、陈绍安、冯弦。 I 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Iangbianensis)速生丰产林培育的造林地选择、苗木培 育、造林、抚育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思茅松速生丰产林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3/ 06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DB53/T 24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53/T 24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造林地选择 3.1 气候条件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区海拔800 m~1 700 m,年平均温度18 ℃~22 ℃,≥10 ℃活动积温5 500 ℃~7 000 ℃,年降雨量≥1 000 mm,相对湿度≥70%。 3.2 立地指数 适于培育思茅松速生丰产林的立地指数条件见附录A。 4 苗木培育 4.1 种子选择 宜用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良种,种子质量分级符合DB53/T 248的规定。 4.2 苗圃地选择 按 DB53/T 249 的规定。 4.3 容器育苗 4.3.1 容器规格 采用10 cm×15 cm塑料容器袋或无纺袋。 4.3.2 基质配方 1 DB53/T 965—2020 体积比1:1:1的红壤(赤红壤)心土、火烧土和思茅松林下表土层土,添加2%过磷酸钙或1%复 合肥充分混合。 4.3.3 装袋置床 配制好的基质装入容器内,装满填实,每行15袋置于苗床,苗床四周用土履盖。 4.3.4 种子处理 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清水冲洗后用40 ℃温水浸泡24 h,捞出阴干即可播种。 4.3.5 播种 4.3.5.1 4.3.5.2 4.3.5.3 4.3.6 每年 2 月中下旬~3 月上旬开始播种。 播种前 1 天容器内基质浇透水,并用 500 倍多菌灵溶液消毒。 每个容器内点播 1 粒~2 粒种子,播后覆盖 0.5 cm 厚细土,并用松针覆盖。 苗期管理 4.3.6.1 幼苗出土 70%后分次揭除覆盖物。 4.3.6.2 苗木出土后每 15 天喷 1 次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或 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连续喷 3~4 次。 4.3.6.3 幼苗长出第二轮真叶后,每 15 天交替喷施 1 次 0.1%N、P、K 含量 15:15:15 的三元复合肥 溶液和 0.1%氮肥溶液。 4.3.6.4 及时清除圃地及容器内杂草,间除长势较弱、感染病害的苗木,每个容器内保留 1 株长势好 的苗木。 4.3.7 苗木出圃 4.3.7.1 4.3.7.2 4.3.7.3 5 苗木培育 100 天出圃,执行 DB53/T 062 中Ⅰ级苗质量。 苗木出圃与造林时间相一致,要求随起、随运、随造。 起苗时用起苗铲从容器底部插入,将容器袋完整撬起,放入运苗筐内,保持基质不松散。 造林 5.1 5.1.1 5.1.2 5.2 5.2.1 5.2.2 5.2.3 5.3 5.3.1 5.3.2 2 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在造林当年 2 月份前结束。 砍除造林地内的杂灌草,并归堆烧除。 整地 在造林当年 5 月份以前完成。 穴状整地,穴规格 40 cm×40 cm×40 cm,穴底平。 带状整地,带宽 100 cm~150 cm,在带内中心点挖穴,穴规格 40 cm×40 cm×40 cm,穴底平。 施基肥 每穴施过磷酸钙 100 g。 回填表土至穴深 1/3 时,施入基肥,充分混合后,回填生土至穴满。 DB53/T 965—2020 5.4 造林密度 5.4.1 14~16 立地级,初植密度 167 株/亩(株行距 2 m×2 m)或 133 株/亩(株行距 2 m×2.5 m), 以培育中小径材。 5.4.2 18~22 立地级,初植密度 111 株/亩(株行距 2 m×3 m)或 74 株/亩(株行距 3 m×3 m),以培 育大径材。 5.5 植苗 5.5.1 时间 雨季6月~8月。 5.5.2 方法 如用塑料容器苗造林,需除去塑料容器,如用无纺布容器苗,可直接造林。造林时在穴中心挖深15 cm小穴,将苗木直立放入小穴中,边回土边压实,回土厚度应高于地面2 cm~3 cm,防止积水。 5.6 补植 造林1个月后成活率低于95%的造林地块,用同龄苗木及时补植。 6 抚育管理 6.1 6.1.1 6.1.2 6.1.3 6.2 松土除草 造林当年 11 月~12 月,次年 5 月、11 月~12 月宜对新造林地松土除草,连续 3 年。 松土范围距植株 20 cm 处,深度 20 cm。 除草时全部砍除幼林地上的灌草。 追肥 每年5月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每株追施过磷酸钙200 g,环状沟施,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挖一半月形小 沟,沟深15cm,把肥料均匀放入沟内,回土覆盖。 6.3 抚育 6.3.1 抚育时间安排在 7 年和 15 年生时,抚育株数占林分密度的 30%左右,占林分蓄积量的 15%~ 20%。 6.3.2 抚育时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去小留大,尽量使保留木不受损伤。 6.4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期,多为猝倒病;幼林林、成熟林主要虫害有思茅松毛虫、松实小卷蛾、微红梢 斑螟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B。 3 DB53/T 965—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思茅松立地指数表 表 A.1 给出了思茅松立地指数表。 表A.1 思茅松立地指数表 年龄/ a 树高/ m 14 16 18 20 22 6 2.00~2.51 2.52~3.03 3.04~3.55 3.56~4.07 4.08~4.59 7 2.94~3.63 3.64~4.33 4.34~5.02 5.03~5.72 5.73~6.42 8 3.88~4.75 4.76~5.62 5.63~6.49 6.50~7.37 7.38~8.24 9 4.86~5.86 5.87~6.87 6.88~7.88 7.89~8.90 8.91~9.91 10 5.83~6.97 6.98~8.12 8.13~9.27 9.28~10.42 10.43~11.57 11 6.73~8.00 8.01~9.26 9.27~10.50 10.51~11.76 11.77~13.02 12 7.63~9.03 9.04~10.40 10.41~11.73 11.74~13.10 13.11~14.46 13 8.44~9.92 9.92~11.38 11.39~12.83 12.84~14.29 14.30~15.75 14 9.24~10.79 10.80~12.35 12.36~13.92 13.93~15.48 15.49~17.04 15 9.96~11.59 11.6~13.23 13.24~14.88 14.89~16.52 16.53~18.16 16 10.67~12.38 12.39~14.10 14.11~15.83 15.84~17.55 17.56~19.27 17 11.29~13.08 13.09~14.88 14.89~16.67 16.68~18.47 18.48~20.27 18 11.91~13.78 13.79~15.65 15.66~17.52 17.53~19.39 19.40~21.26 19 12.46~14.39 14.40~16.33 16.34~18.26 18.27~20.20 20.21~22.13 20 13.01~15.00 15.01~17.00 17.01~19.00 19.01~21.00 21.01~23.00 立地级 4 DB53/T 965—2020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B.1给出了思茅松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表 B.1 思茅松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种类 猝倒病 地 老 虎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常发生在幼苗出土至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茎 用1:1:100倍波尔多液每7 d~10 d喷洒苗木1次, 基部发生水渍状暗色斑,继而绕茎扩展,逐 或用1 000倍液多菌灵或退菌特喷洒,每7 d喷1次, 渐缢缩呈细线状,使幼苗地上部分因失去支 或用70%草木灰与30%的生石灰混合,均匀撒于苗 撑能力而倒伏。 床。 低龄幼虫在地上部分为害,取食子叶、嫩叶, 造成孔洞;老龄幼虫晚上取食嫩茎,使植株 人工捕虫或喷50%辛硫酸乳油1 000倍液防治 枯死。 松实小卷蛾 Petrova 春季第一代幼虫蛀食当年嫩梢,使芽梢钩状 cristata 弯曲、逐渐枯死,影响高生长;夏季第二代 人工剪除受害枝梢,集中烧毁或用50%杀螟松500 (Walsingham) 以后的幼虫蛀食球果,使大量球果枯死,种 倍液喷梢,每隔10 d喷1次 子减产 微 红 梢 班 螟 幼虫危害主梢和侧梢。主梢被害后引起侧梢 Dioryctria 的丛生,使树冠形成畸形,不能成材。有时 剪除被害枯梢,并在萌发后剪除劣梢保留1枝主梢; rubella Hampson 侧梢虽能代替主稍向上生长,但树形弯曲, 用50%杀螟松500倍液喷梢,每隔10 d喷1次或用黑 降低木材利用价值。除为害松梢外,幼虫也 光灯,性激素诱杀 可蛀球果影响种子产量。 思 茅 松 毛 虫 用 20 % 氰 戊 菊 酯 15 mL/hm2 、 2.5 % 溴 氰 菊 酯 15 Dendrolimus mL/hm

pdf文档 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27: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