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80 B 61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912—2020 鄂西红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ultivation 0f 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 seedlings 2020 - 06 - 29 发布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29 实施 发 布 DB35/T 1912—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采种 .............................................................................. 1 4 种子处理 .......................................................................... 1 5 大田育苗 .......................................................................... 2 6 容器育苗 .......................................................................... 3 7 档案管理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鄂西红豆苗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 7 I DB35/T 191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州植物园、宁德市蕉城区大众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游云飞、何碧珠、何官榕、刘江枫、叶代全、林蔚、郜祥雄、杨超、吴宇函、 袁松、阮宜焕、阮宜瑶。 II DB35/T 1912—2020 鄂西红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鄂西红豆(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的采种、种子处理、大田育苗、容器 育苗以及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鄂西红豆播种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16619—1996 林木采种技术 LY/T 2289—2018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DB35/T 127—201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3 采种 3.1 采种母树 选择25 a~50 a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采种母树。采种应按照GB/T 16619—1996的要 求执行。 3.2 采种时间和方法 种子采收时间为10月至11月,采收时应使用袋子将成熟的荚果套住并采入袋中。 3.3 种子调制和贮藏 荚果采回后,在阴凉干燥处摊开,使种子和果荚分离,种子充分晾干后装入袋子或容器中,进行沙 藏或地窖藏。 3.4 种子品质检测 按照GB/T 2772—1999,测定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能力、生活力等指标。 4 种子处理 4.1 蜡质层处理 播种前5 d,将种子掺入10%碎石或沙砾,用转速为80 r/min搅拌器搅拌、震荡直至去除蜡质层并 使种皮粗糙发毛。 1 DB35/T 1912—2020 4.2 种子消毒 将去除蜡质层的种子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 h后用清水漂净。 4.3 种子催芽 用50 ℃~60 ℃温水浸泡15 h~24 h,并人工破皮。 4.4 浸种 将消毒后的种子用25 ℃的清水浸种22 h。 5 大田育苗 5.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捷,背风,水源充足且排水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酸性砂壤地作为圃地。 5.2 圃地处理 2 播种前清除杂草,翻土晒白打碎,每hm 撒施腐熟饼肥1 500 kg~1 800 kg作为基肥,做成宽100 cm~ 120 cm 、高25 cm~30 cm的平整苗床,在床面上铺一层1 cm~2 cm细碎的黄心土,用50%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1 000倍液喷淋消毒。 5.3 播种 播种时间以1月至3月为宜。在苗床上开设沟深约2 cm、间距10 cm~20 cm条沟进行条播,用细沙或 2 过筛黄心土覆盖后(以看不见种子为度)再盖上稻草,浇透水;每hm 播种量为675 kg~1 125 kg。 5.4 苗期管理 5.4.1 揭草 10%种子出苗后揭去稻草。 5.4.2 遮荫 揭去稻草后用透光率30%~50%遮阳网搭盖遮荫棚,遮荫棚高度为1.0 m~1.2 m,晴天遮荫。9月 中旬拆除荫棚。 5.4.3 灌溉及排水 播种后应及时浇灌,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 5.4.4 除草 应在雨后或灌溉后及时连根拔除杂草。 5.4.5 间苗 2 出苗整齐后利用阴雨潮湿天气间苗,间小留大、间密留稀,保留密度1 a生苗100 株/m ,2 a生苗 2 2 35 株/m ,3 a生苗10 株/m 。 2 DB35/T 1912—2020 5.4.6 施肥 5月下旬至6月底,每隔20 d施2%~3%的尿素溶液1次;7月至9月上旬,每隔20 d施3%~5%复合 肥溶液1次,9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 5.4.7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主要有角斑病、膏药病、堆砂蛀蛾、鼠害等,按照附录A要求进行防治。 5.5 出圃 5.5.1 苗木质量 按照表1执行。 表1 鄂西红豆苗木出圃质量分级表 苗木分级 苗木类型 苗龄(a) 大田苗 容器苗 Ⅰ级苗 Ⅱ级苗 苗高(cm) 地径(cm) ≥5 cm 长Ⅰ级 苗高(cm) 地径(cm) ≥5 cm 长Ⅰ级 ≥ ≥ 侧根数 ≥ ≥ 侧根数 1 50 0.60 4 35 0.50 3 2 130 1.50 10 100 1.0 6 3 180 2.0 12 130 1.2 10 1 35 0.50 — 25 0.35 — 2 100 1.0 — 60 0.80 — 5.5.2 包装、标签、运输 按照DB35/T 127—2019执行。 6 容器育苗 6.1 容器苗分类 包括轻基质容器苗与营养土容器苗。 6.2 育苗地选择 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喷灌和排水设施条件良好的温室或圃地。 6.3 作苗床 6.3.1 苗床设置 设置在温室或塑料小拱棚内,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 6.3.2 苗床规格 床高10 cm,床宽100 cm;步道宽40 cm,四周开排水沟。 3 DB35/T 1912—2020 6.4 苗木种类及容器规格 6.4.1 苗木种类 1 a~3 a生容器苗。 6.4.2 容器种类 选用无纺布育苗袋。 6.4.3 容器规格 1 a:轻基质容器规格 6.0 cm×12 cm,营养土容器规格 10 cm×14 cm。 2 a~3 a:规格 14 cm×18 cm。 6.5 基质 6.5.1 轻基质 3 1 a:碳化谷壳 20%,草炭土 40%,珍珠岩 20%,锯木屑 20%,缓释肥 2.5 kg/m 。 3 2 a:草炭土 40%,黄心土 30%,碳化谷壳 20%,珍珠岩 10%,缓释肥 3.0 kg/m 。 3 3 a:草炭土 50%,黄心土 30%,碳化谷壳 20%,钙镁磷 3.0 kg/m 。 6.5.2 营养土 3 1 a:黄心土 90%,10%有机肥,钙镁磷 2.0 kg/m 。 3 2 a:黄心土 80%,20%有机肥,钙镁磷 2.5 kg/m 。 3 3 a:黄心土 60%,40%有机肥,钙镁磷 2.5 kg/m 。 6.6 基质装填和摆放 6.6.1 装填 蹲实装满,喷水后低于上缘0.5 cm。 6.6.2 摆放 将装填好基质的容器竖直摆放在苗床上,苗床四周用湿泥土压紧,容器间隙用细沙土填实。 6.7 基质消毒 6.7.1 轻基质消毒 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淋透基质。 6.7.2 营养土消毒 0.5%高锰酸钾溶液喷淋营养土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 d~5 d,使用前用800 mk/kg多菌灵喷洒。 6.8 芽苗培育 6.8.1 种子处理 见第4章。 4 DB35/T 1912—2020 6.8.2 作沙床 在苗圃地边上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平后铺上12 cm厚度的干净细河沙,沙床宽度100 cm。 6.8.3 沙床消毒 播种前1 d用0.5%高锰酸钾溶液将沙床淋透,播种前用清水淋净残余药液。 6.8.4 播种 将处理过的种子撒播在沙床上,密度为种子紧挨且不重叠,盖上一层干净细河沙,厚度为盖过种子 2 cm,用50%多菌灵800倍液淋湿,再搭拱高为50 cm的小拱棚并盖上塑料薄膜,拱棚四周塑料薄膜用湿 泥土压紧。 6.8.5 沙床管理 应保持沙床湿润,以河沙不见白为准,晴天在小拱棚上加盖遮光率为60%的遮阳网,早晚拱棚两端 掀开通风。 6.9 芽苗移栽 6.9.1 芽苗起栽 芽苗长出1~2片真叶时,用竹签轻轻挑起放在铺有湿毛巾的塑料筛上备用。 6.9.2 移栽时间 在阴天或晴天早晚移栽。 6.9.3 移栽 移栽前基质用清水浇透,然后将芽苗定植于容器的中央。每个容器栽植1株,淋足定根水,用遮光 率75%~80%的遮阴网遮阴。 6.10 苗期管理 见5.4.2、5.4.3、5.4.4、5.4.6、5.4.7。 发现容器基质下沉或雨水冲刷,应及时添加基质,防止根系外露。 6.11 移苗断根 出圃前一个月左右,如发现根系穿透容器,应选择在阴雨天或晴天的早晚移动容器袋,并及时补水。 6.12 出圃 6.12.1 质量要求 苗木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的要求。 6.12.2 出圃管理 出圃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保持容器内根团完整,防止土团散碎;出圃过程要轻拿轻放。 5 DB35/T 1912—2

pdf文档 DB35-T 1912-2020 鄂西红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912-2020 鄂西红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912-2020 鄂西红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912-2020 鄂西红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24: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