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16 DB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963—2020 菲利普木蠹象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issodes piniphilus( Herbst) 2020-08-28 发布 2020-09-2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5/T 1963—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满洲里海关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满洲里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兰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山 口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二连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玮琦、陈超、王溪桥、李兰、张永宏、杨东来、刘振伟、任立新、王旭。 I DB15/T 1963—2020 菲利普木蠹象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菲利普木蠹象(Pissodes piniphilus (Herbst)) 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菲利普木蠹象的检疫鉴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喙 rostrum 额部向前延伸的部分,末端具口器;喙的长度指喙端部到眼前缘的长度。 2.2 体长 body length 从眼前缘到臀板后缘的长度(不包括喙长)。 2.3 触角沟 scrobe 触角沟位于喙部,是容纳触角柄节的沟。 2.4 索节 funicle 触角上柄节和棒之间的所有节。 2.5 行纹 stria 鞘翅背面纵向排列的沟纹,包括成行的刻点。 2.6 行间 interval 鞘翅上每两条相邻行纹之间的区域。 1 DB15/T 1963—2020 3 基本信息 3.1 学名:Pissodes piniphilus ( Herbst),中文名:菲利普木蠹象,异名:小松木蠹象。 3.2 分类地位:菲利普木蠹象属鞘翅目( Coleoptera) ,象虫科( Curculionidae),木蠹象亚科( Pissodinae ) , 木蠹象属(Pissodes)。参见附录 A。 3.3 菲利普木蠹象是为害松树的最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为害树木的上部,促使树脂渗出,枝条枯 萎死亡,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成虫可以传播病原真菌(促使松树发枝)造成丛生症状。该虫为害 5~ 100 年的树木,喜食树龄为 30~50 年树木。 4 方法原理 本标准以成虫的形态特征为主,幼虫形态特征,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等为辅的鉴定原 则进行鉴定。 5 器具与试剂 5.1 器具 体视显微镜、生物培养箱、放大镜、锯、刀、凿子、斧头、螺丝刀、剪刀、镊子、白瓷盘、指形管、 昆虫解剖针、培养皿、标本盒、毛笔、标签等。 5.2 试剂 75%乙醇、乙醇-甘油保存液(75%乙醇100 mL,加入0.5 mL~1 mL甘油)。 6 种类鉴定 6.1 取样 6.1.1 现场检查寄主植物的侵入孔、蛀孔、羽化孔、木屑和虫粪。如有树皮,撬开树皮查看有无虫体、 虫道,若发现虫孔的,可用刀、锯等进行剖材检查有无幼虫或蛹。收集所发现的虫样,并对其为害症状 进行取样及拍照。 6.1.2 将收集到的成虫、幼虫等虫样及时保存于装有 75%乙醇的指形管内,注明采集地点、寄主、采 集人、采集时间等信息,送实验室鉴定。 6.2 形态特征 6.2.1 成虫形态特征 特征如下:(参见附录A中A.3和A.4) ——体长 4.0 mm~5.0 mm,体椭圆形,体型细长,红棕色。触角、腿节及胫节褐色至黑褐色;索 节 2 宽略大于长; ——喙细长,弯,圆柱形,短于前胸,有刻点;基部较窄,在触角附着点较宽,端部较宽; ——触角附着在喙中部左右;触角沟起源于附着点之前,延伸到眼之前,并与喙的下缘平行; 2 DB15/T 1963—2020 ——前胸背板具有 4 个白色的斑,前胸隆,基部的横向凹陷短,背板上的刻点不密,刻点之间的间 隔光滑且间距大于刻点;前胸后角明显圆形; ——鞘翅后部具一条由淡黄色鳞片构成的大横斑;鞘翅行间微隆;行纹的刻点近方形,密,不深, 排列很有规律。 6.2.2 幼虫形态特征 幼虫形态特征如下: ——幼虫白色,肥胖多皱纹,稍弯曲; ——胸节、腹节均无足; ——头浅褐色,有光泽; ——老熟幼虫体长约8.0 mm~10.0 mm,宽2.0 mm~2.9 mm。 6.2.3 蛹的形态特征 蛹的形态特征如下: ——蛹白色或淡黄色; ——前、中、后足的腿节各有2个微小的齿; ——头部有2个突出的刺,通常在额区和触角基部的喙上有3对较小的刺; ——前胸有3对背刺; ——腹部背面明显有8个体节,各节背面有2个刺。 6.3 菲利普木蠹象的辅助鉴定材料 6.3.1 寄主植物 随着本种分布范围的扩展,其寄主植物在不断增多,主要有金叶高加索冷杉(Abies nordmanniana)、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金 叶东方云杉(Picea orientalis)、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北美乔松(Pinus strobus)、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6.3.2 生物学特征 菲利普木蠹象成虫在落叶层或坑道内越冬,而幼虫仅能在坑道内越冬。成虫于 4 月下旬至 8 月期间 活动、交配产卵。在这期间,成虫需要取食补充营养,达到成熟。雌虫把卵产在已经准备好的薄树皮的 小孔洞内,每次产卵 1~5 枚。幼虫在内皮和外边材内取食,钻食的条带坑道长达 15.0 cm,宽 4.0 mm(参 见附录 A 中 A.1)。成虫从直径为 2.0 mm 的孔洞中羽化,成虫成活期可以达 2 年。成虫能够通过飞行进 行短距离扩散,各种虫态均可以通过寄主植物扩散传播。除活体寄主植物外,带皮原木、去皮原木、板 材的表面,残留树皮下,木材运输工具等均可以携带该虫。 6.3.3 地理分布 该虫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奥地利、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匈 牙利、哈萨克、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中东、斯洛伐克、瑞典、瑞士、乌 克兰等。 6.3.4 菲利普木蠹象近似种类成虫检索表及形态特征图 近似种成虫检索表和形态特征图片参见附录 B。 3 DB15/T 1963—2020 7 结果判定 7.1 成虫符合 6.2.1 的形态特征,可判定为菲利普木蠹象。 7.2 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符合 6.2.2、6.2.3 的形态特征,寄主树种、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菲利普 木蠹象近似种类成虫检索表及形态特征图等辅助鉴定材料,可以作为菲利普木蠹象鉴定的参考依据。 8 标本和样品保存 将菲利普木蠹象及重要的为害状标本妥善保存,根据害虫的虫态,幼虫和蛹用浸虫液或乙醇-甘油 保存液保存,成虫制作成针插标本,记录害虫名称、来源、寄主、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鉴定人等 相关信息,一般保存期至少为1年;为害状标本经除虫处理后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6个月。 4 DB15/T 1963—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菲利普木蠹象危害状及形态特征图 菲利普木蠹象危害状及形态特征见图A.1~A.4。 (引自www.forestryimages.org/index.cfm/) 图A.1 菲利普木蠹象为害状 (引自www.forestryimages.org/index.cfm/) 图A.2 菲利普木蠹象蛹室 5 DB15/T 1963—2020 注:左图:背面观 右图:侧面观。 图A.3 菲利普木蠹象成虫形态 注:左图:正面观 右图:后面观。 图A.4 菲利普木蠹象成虫形态 6 DB15/T 1963—2020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菲利普木蠹象近似种类成虫检索表及形态特征图 B.1 菲利普木蠹象近似种类成虫检索表 前胸背板的后角弱,呈圆弧形……………………………………………………………………………..2 前胸背板的后角明显,不圆……………………………………………………………………………….5 2. 鞘翅具 2 条鳞片带…………………………………………………………………………………………..3 鞘翅具 1 条鳞片带或斑;鞘翅行间平 …………………………………………………………………4 3. 前胸背板基部具 V 形洼陷,侧缘如圆鼓;鞘翅第 3 和第 5 列间微弱隆起;体深棕色至黑色。体长 5.0 mm~6.5 mm………………………………………………………..圆角木蠹象( Pissodes harcyniae ) 1. 前胸有中纵脊,侧缘呈梨形;翅基部密布多个黄色鳞毛簇。体长 5.0 mm~8.0 mm……………..黑木蠹象 (P. cembrae) 4.鞘翅中后部具一条由淡黄色鳞片构成的大横斑;前胸隆,基部横向凹陷;体红褐色至红棕色;体长 4.0 mm~5.3 mm……………………………………………………………菲利普木蠹象( P. piniphilus ) 鞘翅被白色和黑色鳞片,中部之后有 1 或 2 个白色的斑;前胸背板的刻点粗……………… 小点木 蠹象( P. irroratus ) 5.前胸背板的后角锐,前胸背板基部明显二波形 …………………………………………………………6 前胸背板的后角钝或呈直角,前胸背板基部二波形不明显 ……………………………………………8 6.鞘翅背板具有条带或斑 ……………………………………………………………………………………7 鞘翅背板上无明显的条带或斑,眼明显外凸,前足基节相互接触,前胸背板中隆线光滑; 体黑色,体长 8.0 mm~10.3 mm ……………………………………………凸眼木蠹象( P. insignatus ) 7.鞘翅具 2 条横带,一条在基部 1/3 处红褐色;第二条在中后部,中间白色,两侧红褐色;鞘翅沟中 的刻点几乎一样,相对细小且密集。体红棕色,体长 4.5 mm~7.2 mm……带木蠹象( P. castaneus ) 鞘翅中后部具 1 条由黄褐色鳞毛组成的很宽的带,鞘翅沟中的刻点明显大小不一。体深红棕色。 体长 5.0 mm~10.0 mm……………………………………………………………云杉木蠹象(P. piceae ) 8.鞘翅行纹的刻点细小而浅 ……………………………………………………………………………….9 鞘翅行纹的刻点粗大而深 ………………………………………………………………………………11 9. 鞘翅上的两条横带

pdf文档 DB15-T 1963—2020 菲利普木蠹象检疫鉴定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963—2020 菲利普木蠹象检疫鉴定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963—2020 菲利普木蠹象检疫鉴定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963—2020 菲利普木蠹象检疫鉴定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3:43: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