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CCS B 44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15/T 2034—2020 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判定规程 Rules for Determination of Hyperketonemia in Early Lactation Cows 2020-11-30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12-30 实施 发 布 DB15/T 2034—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院、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 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马燕芬、宋利文、宝华、杜瑞平、羿静、张春华、凤英、高民、杨东、云伏 雨、赵濛。 I DB15/T 2034—2020 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判定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的术语和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场以及畜牧工作者对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的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泌乳早期 early lactation 奶牛分娩后6周内。 3.2 围产期 perinatal period 奶牛产前15天至产后15天。其中,产前15天称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 3.3 酮血症 hyperketonemia 奶牛分娩后所摄入的能量不能满足迅速上升的产奶量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能量负平衡,致使血糖浓度 下降。奶牛过多动员体脂,体脂的脂肪酸部分不能彻底氧化而产生大量的酮体,同时出现血酮、尿酮和 乳酮增高的现象,称为奶牛酮血症。 3.4 酮体 ketone body 脂肪酸在奶牛肝脏中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acetoacetic acid,ACAC)、丙酮(Acetone) 和β -羟丁酸(beta hydroxybutyric acid,BHBA),三者统称为酮体。 注:通常只测定丙酮和β -羟丁酸来判定奶牛酮病。 4 病因 1 DB15/T 2034—2020 4.1 产前营养不足 围产前期奶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更加精细化,低质饲料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导致生糖前 体物缺乏,这时奶牛便会动用体脂,导致机体产生能量负平衡,长时间的能量负平衡,便会引发高酮血 症。 4.2 产前过度肥胖 围产前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自身维持需要,奶牛摄入过多的精料,出现过度肥胖和营养不平衡, 尤其是肝脏中蓄积大量脂肪。奶牛分娩后,因泌乳所需的能量增加而动员体脂肪,脂肪氧化不彻底而产 生大量酮体所致。 4.3 产后能量负平衡 泌乳启动后,奶牛体质尚未恢复,采食量下降,干物质量摄入减少,产奶量快速上升,低营养摄入 无法满足高泌乳量的需求,使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大量动员体贮,导致血酮体浓度上升、血糖浓 度下降所致。 4.4 饲料因素 4.4.1 奶牛采食含有较高含量丁酸的青贮饲料时,丁酸可转化为酮体,引发酮血症。 4.4.2 钴、碘等微量元素缺乏也可引发酮血症。 4.5 其他因素 4.5.1 所有能减退食欲的疾病都可引发酮血症。如产后瘫痪、真胃移位、乳房炎、胎衣不下及肢蹄病。 4.5.2 围产前期奶牛因缺乏运动导致过度肥胖也可增加酮血症的发病率。 4.5.3 各种应激如体温过高、频繁调动、鞭打牛体等也会增加酮血症的发病率。 5 临床表现 5.1 主要表现为产奶量显著下降,精神沉郁且缺乏食欲,进行性消瘦,前胃弛缓及神经症状,肝叩诊 区扩大,尿、乳及呼出的气体有酮臭味。 5.2 表现出紧张症状(占病例的 25 %),会撕咬管理人员或饮水器,舔舐各种东西。 5.3 表现出兴奋或有狂犬病症状,吼叫,顶撞管理人员。 5.4 表现出选择性食欲,首先拒绝采食青贮饲料,然后是谷物,最后是干草。 5.5 奶牛体况分下降,变得消瘦并经常出现困倦,头部会倾斜或依靠在支柱上,产奶量会在产后 2 d~ 4 d 内减少。 5.6 相当消瘦时,产奶量明显下降,病程可持续 1 至 2 个月。 5.7 粪便往往变得稀少,坚硬,并且被粘液覆盖。 5.8 生产中应与产后瘫痪、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心包炎、消化不良、子宫炎、皱胃变胃等病区别开。 2 DB15/T 2034—2020 5.9 临床症状严重的奶牛口中有酮味(烂苹果味),牛奶质量异常,出现异味。 6 检测方法 6.1 检测装置 6.1.1 Skalar San++连续流动在线分析仪。 6.1.2 FOSS 傅立叶红外全谱扫描乳成分快速分析仪。 6.2 奶样采集 采集泌乳早期奶牛前一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的奶样,按照1:1配比混合。 6.3 测定指标 β -羟丁酸、丙酮、乳蛋白质、乳脂肪。 6.4 测定步骤 6.4.1 Skalar 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牛奶中β-羟丁酸和丙酮 6.4.1.1 打开连续流动分析仪进样器开关,打开氮气瓶气阀门,将减压阀调节到 0.1 mPa~0.15 mPa, 流量为 70~80 刻度。 6.4.1.2 压下蠕动泵盖,打开分析模块开关、冷凝器开关、加热器开关、数据处理器开关,将试剂管 路放入纯水中进行仪器管路的冲洗,冲洗约 15 min 后将试剂管路放入相应的试剂瓶中。 6.4.1.3 将编号的待测牛奶样品放入取样盘中,打开 Skalar 数据处理包,点击测试β -羟丁酸和丙酮, 待基线平稳后,进行样品测定。 6.4.1.4 样品分析结束后,关闭加热器开关,待温度降到 65 ℃以下关闭冷凝器开关,关闭氮气瓶总 阀,将试剂管路放入到装有纯水的烧杯中,冲洗管路 30 min 并走空,结束后关闭连续流动分析仪分析 模块开关,关闭进样器开关。 6.4.2 FOSS 傅立叶红外全谱扫描乳成分快速分析仪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 6.4.2.1 打开 FOSS 傅立叶红外全谱扫描乳成分快速分析仪进样器开关。 6.4.2.2 将编号的待测牛奶样品放入到取样盘上。 6.4.2.3 打开分析软件,待基线平稳后,进行样品测定。 7 判定标准 根据产犊后奶牛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可对泌乳早期奶牛作出初步诊断,经测定牛奶中β -羟丁酸、 丙酮、乳蛋白质、乳脂肪含量予以确诊,β -羟丁酸、丙酮、乳脂肪、乳脂肪/乳蛋白质4项指标均超标 即可判定为奶牛酮血症。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判定按照表1进行。 3 DB15/T 2034—2020 表1 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判定值 4 牛奶中测定指标 判定标准 β -羟丁酸含量(mmol/L) ≥ 0.20 丙酮(mmol/L) ≥ 0.08 脂肪(%) ≥ 4.20 脂肪/蛋白(F/P) ≥ 1.30

pdf文档 DB15-T 2034—2020 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判定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034—2020 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判定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034—2020 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判定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034—2020 泌乳早期奶牛酮血症判定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12: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