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2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967—2020 科尔沁沙化草地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 建植及利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mixed-planting artificial pasture in Horqin desertified grassland 2020-08-28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9-28 实施 发 布 DB15/T 196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赤峰市草原工作站、阿鲁科尔沁旗达布希绿业有限责任 公司、阿鲁科尔沁旗农牧局、赤峰市农牧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娜日苏、梁庆伟、杨秀芳、潘翔磊、李清泉、张晴晴、项锴锋、达布希拉图、 乌英嘎、董春浩、鲍青龙。 I DB15/T 1967—2020 科尔沁沙化草地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及利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及利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科尔沁地区沙化草地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及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NY/T 1342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 NY/T 2700 草地测土施肥技术规程 紫花苜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放牧型混播人工草地 mixed artificial pasture for grazing 主要用于放牧的混播人工草地。 4 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 4.1 地块选择 建植地块应为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重度沙化草地,有水源以便进行灌溉和家畜饮 水。 4.2 整地 整地依地势而行,小平大不平。整地程序为耕翻、耙地、耱地及镇压,松软土地可镇压2次。耕 翻深度15 cm~30 cm。 1 DB15/T 1967—2020 4.3 基肥 2 结合整地时将磷肥与有机肥施入土壤,有机肥施用量15 t/hm ,磷肥施用量按照NY/T 2700的规 定执行。 4.4 播前准备 4.4.1 播前灌溉 播前利用指针式喷灌机进行灌溉。灌溉深度达8 cm~10 cm,待干土层1 cm~2 cm深时播种。 4.4.2 品种选择 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耐牧优良牧草品种。豆科牧草种子应符合GB 6141的规定要求, 禾本科牧草种子应符合GB 6142的规定要求。 4.4.3 种子处理 豆科牧草采取擦破种皮、变温浸种或化学处理等方法打破硬实,禾本科牧草采用碾磨或除芒机 进行去芒处理。 4.4.4 混播组合配比 应符合NY/T 1342的要求,按照建植利用年限5至8年的中期草地,混合比例为豆科20%,上繁禾 本科牧草20%,下繁禾本科牧草60%。 4.5 播种 4.5.1 播种时间 5月中旬至7月下旬均可播种。 4.5.2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条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同行混播,行距15 cm~20 cm。 4.5.3 播种深度 开沟深度5 cm~6 cm,覆土深度1 cm~3 cm。 4.5.4 播种量 混播播种量按式(1)计算。 2 DB15/T 1967—2020 ……………………………………………………(1) 式中: K—混播时各牧草播量(kg/hm2); H—该草单播时种子用价为 100%的播种量(kg/hm2); T—该草在混播牧草所占的百分比(%); X—该草种的实际用价率(%,即该草种的纯净度×发芽率)。 常用牧草参考播种量 见附录 A。 4.6 田间管理 4.6.1 灌溉 4.6.1.1 生长期灌溉 3 2 3 2 3 2 3 2 一次灌水量为60 m /hm ~75 m /hm ,生长期总灌水量为745 m /hm ~1425 m /hm 。 4.6.1.2 冬季灌溉 灌冻水时期为11月上旬至11下旬,日均气温2 ℃~4 ℃时或夜间气温下降到-4 ℃~-6 ℃时进行 3 2 3 2 灌溉。冬季总灌水量为225 m /hm ~300 m /hm 。 4.6.1.3 返青期灌溉 3 2 3 2 返青前,土壤冻融时期进行灌溉,返青期总灌水量为120 m /hm ~225 m /hm 。 4.6.2 追肥 2 建植第二年返青前追施复合肥(12N-18P-15K)450 kg/hm 。 4.7 利用 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当年不利用,第2年开始进行肉牛划区轮牧利用。 5 放牧 5.1 放牧周期 放牧周期的长短不做统一规定,一般取决于牧草生长速度、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以“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披碱草-羊草-冰草”为例,放牧至残草高度10 cm时赶往下一个轮牧小区,当该小 区再生草高度达到20 cm~25 cm时可再次放牧。 3 DB15/T 1967—2020 5.2 放牧频率 轮牧频率受牧草再生强度、放牧管理以及气候条件等影响。以“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披碱草羊草-冰草”为例,放牧季内轮牧频率为6~7次。 5.3 放牧天数 第1个轮牧周期最短,每一小区放牧4 d。之后根据牧草再生速度可适当延长小区放牧天数,一 般不超过6 d。 5.4 放牧起止时间 牧草高度达到20 cm~25 cm时开始放牧。牧草生长季结束前30 d停止放牧,最后一次轮牧小区残 草高度不低于10 cm,最晚9月末停止放牧。 5.5 放牧区控制 每年起始放牧小区应依次轮换,即第1年从1区开始放牧,第2年则从第2区开始放牧,以此类推。 但春季第1个放牧小区应避开秋季最后一次放牧小区。 5.6 放牧时间 每天上午露水消失后放牧 2h,下午放牧 2h。刚浇过水或施过肥的草地不能马上放牧。 A 4 DB15/T 1967—2020 B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见牧草单播播量 表A.1 常见牧草参考播种量 2 单位:kg/hm 牧草名称 播种量 牧草名称 播种量 无芒雀麦 22.5~30 中间偃麦草 15~22.5 扁穗雀麦 22.5~30 紫花苜蓿 15~22.5 羊草 30~52.5 黄花苜蓿 15~22.5 老芒麦 22.5~30 山野豌豆 45~75 披碱草 15~30 沙打旺 3.75~7.5 肥披碱草 22.5~30 草木樨状黄芪 15~25 垂穗披碱草 15~22.5 扁蓿豆 10~20 冰草 15~22.5 黄花草木樨 15~22.5(荚果) 蒙古冰草 22.5~30 达乌里胡枝子 6~7.5 沙生冰草 11.25~22.5 二色胡枝子 7.5~15 偃麦草 22.5~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15-T 1967—2020 科尔沁沙化草地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及利用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967—2020 科尔沁沙化草地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及利用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967—2020 科尔沁沙化草地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及利用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967—2020 科尔沁沙化草地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及利用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05: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