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B05 秦 DB1303 皇 岛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3/T 264—2019 大樱桃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06 - 06 发布 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6-06 实施 发 布 DB1303/T 26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秦皇岛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单位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边卫东、李琛、刘建珍、肖啸、陈艳珍 I DB1303/T 264—2019 大樱桃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樱桃设施栽培园地选择、设施类型、栽植方式、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环境控制、 花果管理、病虫防治、果实采收及采后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秦皇岛地域大樱桃设施栽培适宜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园地选择 园址宜选年平均气温 9.0℃~12℃,冬季最低气温-25℃以上,东、南、西三面无遮阴物,排灌便 利,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雨季地下水位低于 1.0 m,土壤 pH 值 6.5~7.5,总含盐量 0.1%以下, 无重茬的地方。 4 设施类型 4.1 日光温室 4.1.1 主要参数 温室方位采用坐北朝南,东西走向,偏西 3 度~5 度。跨度 8 m~12 m,高度 3.5 m~5.5 m,长度 60 m~80 m。后坡角应大于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棚架拱间距 0.9 m~1.0 m,温室间距以冬至上午 9 点 后不遮光为宜。大樱桃开花坐果期日光温室内的最低温度应不低于 5℃。 4.1.2 主要类型 后墙及两侧山墙为土墙或砖墙的热镀锌管(或钢筋)拱梁无柱式日光温室。 后墙及两侧山墙为聚苯保温板的热镀锌管(或钢筋)拱梁无柱式日光温室 后墙及两侧山墙为草帘(或保温被)的竹木结构简易日光温室 4.2 塑料大棚 南北走向,跨度 8 m~20 m,长度 50 m~100 m,单体竹木结构高度 3 m~3.5 m,单体或连体钢架 高度 3.5 m~4.5 m,肩高 1.6 m 以上。塑料大棚外要有保温被。开花坐果期大棚内温度可调控到 5℃~ 25℃。 1 DB1303/T 264—2019 5 栽植 5.1 主栽品种选择 应选择自然休眠期短、丰产性好、裂果率低的中早熟优良品种。主要有美早、俄罗斯8号、红灯、 砂蜜豆等。 5.2 授粉品种选择与配置 应选择与主栽品种间授粉亲和力强、花期相遇、花粉量大、经济价值高的品种作为授粉树(表 1) 。 授粉品种要 2 个~3 个,授粉树的比例 30%~50%。 表 1 大樱桃主栽品种与适宜授粉品种组合 5.3 美早 佳红、拉宾斯、砂蜜豆、斯坦勒 俄罗斯 8 号 红灯 拉宾斯、佳红、砂蜜豆、斯坦勒 佳红、拉宾斯、砂蜜豆、斯坦勒 砂蜜豆 佳红、拉宾斯、斯坦勒、红灯 栽植方式 已建好设施的园区,采用移栽已进入结果期树的方法;尚未建好设施的园区,根据规划先定植苗 木,待大樱桃树形成大量花芽后建造设施。 5.4 栽植密度 先栽树后建造设施的园区,矮化砧为(1.5 m~2 m)×(3 m~3.5 m),乔化砧为(2.5 m~3 m)× (4 m~5 m);移栽结果树的园区,栽植密度应根据被移植树的大小而定,原则上要求移植后株间可 以交叉 10%~20%,但行间要保留 40 cm~50 cm 的间隔。 5.5 栽植时期 苗木栽植应在春季土壤化冻后至发芽前进行。大树移栽应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移栽,但越 冬过程中要对设施进行覆盖避光保湿;也可在土壤未完全化冻时移栽。 5.6 栽植前土壤改良与苗木处理 按照设计的株、行距沿定植行挖宽 80 cm、深 70 cm 定植沟或长宽 80 cm、深 70 cm 定植穴,回填 土时每 667 ㎡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500 ㎏~2000 ㎏,混合搅拌均匀回填到沟或穴中下层,地表 20 cm 只回填表土,灌水沉实土壤。 苗木栽植前用清水浸泡 8 h~12 h,剪掉残断烂根,粗根剪新茬,用 3 倍~5 倍 K 84 抗根癌生物 菌剂浸蘸苗木根系至嫁接口部位。苗木蘸完药后要及时栽植埋土。 5.7 定植 按照种植密度、授粉树的配置,标记好主栽品种及授粉品种的位置,以此为中心挖定植穴,穴的 大小可根据苗木根系大小而定。栽时要求保持根系舒展、栽植深度要求与苗木在苗圃地相同,嫁接口露 在地面以上,栽后要立即灌水。 大树移栽分为初冬和早春两个时期。初冬移栽后要对设施进行覆盖保湿。 5.8 栽后管理 2 DB1303/T 264—2019 栽植后及时灌透水,间隔4 d~5 d灌第二次水。每次灌水后要对苗木基部及时补土,防止露根。以 后视土壤墒情见干见湿浇水。 6 整形修剪 6.1 6.1.1 主要树形结构 自由纺锤形 树高 1.5 m~2.5 m,有中心干,干高 0.6 m~0.8 m,冠径 1.5 m~2 m。在中心干上均匀分布长势相 近、水平生长的 6 个~15 个小主枝。小主枝上只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结果枝或发育枝。 6.1.2 小冠疏散分层形 树高 1.5 m~3 m,有中心干,干高 0.6 m~0.8 m,冠径 2 m~3 m。在中心干上分 2 层~3 层着生 10 个~12 个近水平的小主枝,第一层 5 个~6 个,第二层 3 个,第三层 2 个~3 个,第一层层间距 60 cm~70 cm,第二层层间距 50 cm~60 cm。小主枝上只着生各类结果枝组、结果枝或发育枝。 6.2 6.2.1 幼树整形 自由纺锤形 苗木定植后80 cm~100 cm定干,剪口下20 cm整形带内错落选留5 个~6 个饱满芽,其它芽及整形 带以下芽萌发后全部疏掉。6月上旬新梢长到50 cm~60 cm,选留1个向上生长的强壮新梢作为中心干延 长梢,保留15 cm~40 cm剪梢,各侧生新梢拉成50 度~60 度角。 第二年春天萌芽前选1个向上生长的一年生枝作为中心干延长枝,保留30 cm~40 cm短截,其它侧生 分枝长放拉成水平培养为小主枝。萌芽后对小主枝上的芽进行适当疏间,疏除背上与背下芽,保留两侧 芽。小主枝上的新梢长到15 cm~18 cm时,先端保留1个新梢延长生长,其它新梢摘心。摘心后的新梢 如二次萌发抽梢,保留5 cm~8 cm进行二次摘心。短截后中心干延长枝上抽生的新梢长到50 cm~60 cm 时,选1个向上生长的新梢作为中心干的延长梢并保留30 cm~40 cm剪梢,其它侧生新梢拉成近水平作为 小主枝培养。 第三年春天萌芽前对树高与小主枝数量不足的未完成整形任务的树仍采用上年方法进行培养。一般 通过2~3年可完成整形任务。 6.2.2 小冠疏散分层形 苗木定植后80 cm~100 cm定干,剪口下20 cm整形带内错落选留5 个~6 个饱满芽,其它芽及整形 带以下芽萌发后全部疏掉。 第二年春天萌芽前对主干上的一年生枝保留8 cm~15 cm短截,新梢长到20 cm~30 cm时选1个生长 势强直立生长新梢作为中心干延长枝培养,其它侧生新梢错落选留5 个~6 个新梢作为第一层小主枝培 养,多余新梢从基部疏除。 第三年春天对选留的中心干延长枝保留70 cm~80 cm短截,其余5~6个侧生一年生枝长放拉成近水 平,萌芽期与新梢生长期同样采用疏芽、摘心方法培养小主枝上的结果枝与枝组。短截后中心干延长枝 上抽生的新梢长到60 cm~70 cm时,选1个生长势强的新梢作为中心干延长枝培养,侧生新梢拉成近水 平。 第四年春天对树高、小主枝数不足的树继续采用上年的培养方法培养第三层小主枝与主枝上的结果 枝与枝组。一般通过4年可完成整形任务。 3 DB1303/T 264—2019 6.3 结果初期树的修剪 冬剪:对主枝上的粗强壮一年生发育枝(50 cm 以上的)保留基部 0.5 cm~1.0 cm 重短截,其余中 庸发育枝及各类结果枝全部长放,形成长型结果枝组。连续缓放 2 年~3 年的长型枝组,如果没有伸展 空间或中下部不能形成短果枝,可对先端中长果枝齐花剪,促进中下部果枝的形成,控制枝组的延长生 长。 生长期修剪:主要采用连续摘心法,控制新梢生长,促进结果枝的形成。新梢长到 15 cm~18 cm 时进行第一次摘心,二次生长的保留 5 cm~8 cm 摘心。 6.4 盛果期树的修剪 采用疏枝、缓放与回缩更新相结合的方法,维持强健的树势,延长结果年限。疏除影响树体通风透 光的过密大枝、过粗枝和中上部大枝,多缓放 1 年~3 年幼龄枝,回缩更新采用分期分批、去远留近、 去粗留细的原则,保持树体以低龄壮枝结果为主,防止出现树势衰弱、结果部位外移。 7 肥水管理 7.1 施肥 7.1.1 施肥原则 按照 NY/T 5114 中 3.3.2.1 规定执行。 7.1.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按照 NY/T 5114 中的 3.3.2.2 规定执行。 7.1.3 使用的肥料中应注意的事项 按照 NY/T 5114 中的 3.3.2.3 规定执行。 7.1.4 基肥 每年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每 667 ㎡施 3000 kg~4000 kg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表面撒施后浅翻。 7.1.5 追肥 每年进行 4 次。升温后 7 d 内第一次追肥,每 667 m2 施尿素 20 kg~25 kg;落花后第二次追肥,每 667 m2 施 N、P、K 平衡复合肥 30 ㎏~40 ㎏;硬核前期第三次追肥,每 667 m2 施 N、P、K 高钾复合 肥 30 ㎏~40 ㎏;采果后第四次追肥,每 667 m2 施尿素 20 ㎏~30 ㎏或 N、P、K 平衡复合肥 20 kg~ 30 kg。 7.1.6 叶面喷肥 开花前 3 d~5 d 喷 1 次 0.1%~0.2%硼酸,幼果期喷 1~2 次 0.2%~0.3%尿素;转色期喷 1 次 0.2%~0.4%的磷酸二氢钾。可与农药混合喷施。 7.2 灌水与排水 7.2.1 灌水时期 结合施肥分别于升温后 7 d 内、落花后、硬核前期、采果后各进行一次灌水。除此之外,如果开花 4 DB1303/T 264—2019 前土壤较干燥,可适当灌水。

pdf文档 DB1303-T264-2019 大樱桃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秦皇岛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3-T264-2019 大樱桃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秦皇岛市 第 1 页 DB1303-T264-2019 大樱桃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秦皇岛市 第 2 页 DB1303-T264-2019 大樱桃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秦皇岛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05: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