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31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827—2020 代替 DB35/T 827—2008 建莲 栽培技术规范 Jianning lotus seed—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0 - 09 - 29 发布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2 - 29 实施 发 布 DB35/T 827—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生产目标 .......................................................................... 1 4 耕作制度 .......................................................................... 1 5 产地选择 .......................................................................... 1 6 整地 .............................................................................. 2 7 种植 .............................................................................. 2 8 中耕除草 .......................................................................... 3 9 植株管理 .......................................................................... 3 10 水分管理 ......................................................................... 3 11 施肥 ............................................................................. 3 12 病虫害防治 ....................................................................... 4 13 采收 ............................................................................. 5 14 留种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追肥时期、种类及用量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虫发生为害时期及防治药剂 .................................. 7 I DB35/T 82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 827—2008《建莲 栽培技术规范》,与DB35/T 827—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增加了“农业防治”(见12.2)、“物理防治”(见12.3)和“生物防治”(见12.4); ——删除了“种藕”章节(2008年版第15章); ——修改了“主要病虫发生为害时期及防治药剂”(见表B.1,2008年版12.2)。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景栋、杨盛春、魏英辉、罗银华、邱宏伟、黄得裕、陈传聪、薛珠政、曾慧芳、 乐训权、王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 47.3—1992、DB35/T 47.3—2001; ——DB35/T 827—2008。 II DB35/T 827—2020 建莲 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莲栽培的生产目标、耕作制度、产地选择、整地、种植、中耕除草、植株管理、水 分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留种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莲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2739 地理标志产品 建莲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5/T 1457 子莲种藕繁育技术规范 3 3.1 生产目标 产量目标 2 单一种植莲田每年目标干通心白莲产量,建选17号、建选35号、建选31号,每个品种应达到55 kg/667 m 以上。 3.2 质量目标 二级以上优质莲率宜达到60%以上,应符合GB/T 22739的规定。 4 耕作制度 单作或轮作,连作年限不宜超过3年。宜轮作作物为水稻、烟叶、芋、油菜、蔬菜等,宜套种作物 为水蕹、茭白、水芹等,宜套养生物为鲤鱼、蟹、虾等。 5 5.1 产地选择 产地要求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 1 DB35/T 827—2020 5.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4 ℃~19 ℃,≥10 ℃活动积温≥4 600 ℃,日照时数≥1 100 h,降雨量≥1 500 mm, 无霜期≥210 d的地区为宜。 5.3 土壤条件 宜选择保水性强的粘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0 g/kg、耕作层深度20 cm~40 cm、pH值5.0~7.0、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不宜选冷锈田或砂质田。 6 整地 新植莲田种植前宜灌水3 cm~5 cm,耕翻耙平,做到田平、泥烂、草净,并加固田埂。宿根莲田(老 莲田、座蔸莲田)宜于4月上中旬结合疏苗进行浅犁。整地时宜结合土壤消毒和施用有机肥同时进行。 7 种植 7.1 新植莲田 7.1.1 品种选择 宜选择建选17号、建选35号、建选31号等品种。 7.1.2 种藕质量 应符合DB35/T 1457的规定。 7.1.3 种植时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 ℃时为适宜种植期,建宁地区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中旬。 7.1.4 种植规格 株行距约为3 m×4 m,按藕量做到全田均匀分布。肥沃田略稀,低肥力田稍密。建选17号、建选35 2 2 号、建选31号品种用藕量150 支/667 m ~180 支/667 m 。 7.1.5 种植方法 排种前宜灌浅水至3 cm。每穴2~4支,田埂四周藕芽朝向田中。顶芽、藕节应倾斜埋入土中6 cm~ 10 cm,接着宜将后把节梢用硬土块垫高,使其微翘露出土面。 7.2 宿根莲田 4月上中旬宜通过翻耕耙平以疏除部分地下藕芽,减少自然发苗量;泥层较浅的田块应注意浅犁防 止藕芽损伤过度。 2 DB35/T 827—2020 8 中耕除草 8.1 人工除草 栽后或翻耕后15 d~20 d,宜结合追肥拔除田间杂草,踩入泥中,并翻动表土,至莲子封行后停止。 莲子苗期红萍较多的,宜堆埋或清除出田。 8.2 化学除草 2 栽后5d ~7 d莲子未发苗时,宜用丁草胺60%乳油100 ml/667 m 等莲田除草剂、拌细土10 kg左右 撒施,用药后3 d~5 d保持浅水、静水。莲子生长期不得使用化学除草剂。 9 植株管理 9.1 补苗与疏苗 新植莲田长出浮叶后,宜及时查苗补苗。发现缺株较多的,可及时从备用种藕或发苗好的地方进行 调剂补缺。宿根莲田发苗后宜疏除病弱株和过密株。 9.2 摘叶与保叶 封行前,宜摘除枯萎浮叶。7月中旬宜摘除无花衰老立叶。7月下旬至8月中旬,每采收一朵莲蓬, 宜将其上一节的老莲叶摘除。处暑后应停止摘叶,在采收莲蓬等农事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功能莲叶。 9.3 藕鞭管理 对封行前朝田埂生长的主鞭,宜在晴天下午小心调转莲鞭顶芽,转向朝田中生长。宿根莲田封行后 生长过密宜抽鞭以减少密度。 9.4 去除杂株 新植莲田宜结合中耕除草拔除种植穴以外长出的杂莲苗、实生苗。花期可根据莲花颜色等判断杂株, 并用灭生性除草剂液涂抹或注射叶柄和花梗。 9.5 莲田放蜂 2 花期放蜂,每20 000 m 莲田宜配置1箱,以提高结实率。 10 水分管理 以“浅水长苗,深水开花结实,浅水结藕越冬”为原则。定植后至6月中旬灌水至5 cm~10 cm,静 水保温。6月下旬至8月下旬,灌水至20 cm~25 cm,流水降温。9月至翌年3月,灌浅水护藕越冬。 11 施肥 11.1 施肥原则 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宜配方施肥。所施用的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3 DB35/T 827—2020 11.2 基肥 2 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冬闲田或宿根莲田在犁田前宜施用商品有机肥200 kg/667 m 或腐熟的菜籽 2 饼肥150 kg/667 m 等。 11.3 追肥 以施用复合肥或复混肥为主。在立叶期、始花期、盛花期及采摘中后期宜追肥6~7次,从5月上旬 2 2 开始每15 d左右宜施用一次(追肥时期、种类及用量见附录A)。施总氮(N)30.0 kg/667 m ~35 kg/667 m 、 2 2 2 2 有效五氧化二磷(P2O5)15.0 kg/667 m ~17.5 kg/667 m 、氧化钾(K2O)22.5 kg/667 m ~26.3 kg/667 m 为宜,三者比例宜为1:0.5:0.75。 12 病虫害防治 12.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实施以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

pdf文档 DB35-T 827-2020 建莲 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827-2020 建莲 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827-2020 建莲 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827-2020 建莲 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03: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