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60 铜 DB5206 仁 市 地 方 标 准 DB5206/T 123—2020 物理压榨油茶籽油加工技术规程 Processing standards of tea-oil seeds through physical compression 2020-09-30 发布 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12-31 实施 发 布 DB5206/T 123-2020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加工要求...........................................................................3 5 加工工艺...........................................................................3 6 质量要求...........................................................................4 7 分级标准...........................................................................4 8 标签标识...........................................................................4 9 包装...............................................................................5 10 储藏与运输........................................................................5 I DB5206/T 123-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铜仁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铜仁 市检验检测院、铜仁市林业科学院、铜仁市林业局、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大龙益寿植物 油有限公司、贵州省松桃福农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一航生态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 大龙健康油脂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四黑、蔡文武、郭少海、阮成江、杨明、安启明、禹雪、张正、张福安、 陈善能、杨艳萍。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5206/T 123-2020 物理压榨油茶籽油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物理压榨油茶籽油加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加工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分级 标准、标签标识、包装、贮存与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铜仁市辖区可食用油茶籽油物理压榨的生产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测定 GB 5009.2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GB 5009.2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9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5525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 11765 油茶籽油 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 37917 油茶籽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LY/T 2034 油茶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3 DB5206/T 123-2020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 75 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1765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加工要求 4.1 基础设施要求 4.1.1 给排水设施 4.1.1.1 加工场所应有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给排水设施。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1.1.2 排水设施应畅通,便于清洁维护,排水口设置防鼠、防虫等设施。 4.1.2 清洁消毒设施 应配备满足加工需要的清洁或消毒设施,不得与拖布等其它卫生清洁设施混放混用,标识准确清 晰。 4.1.3 个人卫生设施 应在加工场所入口处设置更衣、洗手、消毒设施。 4.1.4 通风设施 4.1.4.1 应具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排气设施。 4.1.4.2 进、排气口应装有防止虫害侵入的网罩等设施,通风排气设施应易于清洁、维修或更换。 4.1.5 照明设施 加工场所应有能满足生产和操作需要的自然采光或有防护功能的照明设施。 4.1.6 仓储设施 应具有与所加工油茶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设施,不得露天存放。 4.2 生产设备要求 4.2.1 原油生产设备要求 应配备与加工能力相适应的原料处理、烘干、蒸炒、压榨、过滤、贮油等基本设备,其材质应符 合国家相关标准。 4.2.2 精练油生产设备要求 应配备与加工能力相适应的水化脱胶、碱炼、脱色、脱臭等设备,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3 生产环境要求 4.3.1 一般要求 4.3.1.1 厂址选择应远离垃圾场、畜牧养殖场、医院及工业“三废”排放企业,并应符合 GB 8955 的规定。 4.3.1.2 生产加工场所应控制加工过程、原料与成品存放的环境条件,防止生物、化学、物理危害 因素影响油茶籽油原料与制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并应避免加工与储运生产过程对人员和周边环境造 4 DB5206/T 123-2020 成危害。 4.3.2 环境卫生要求 应分别设置原料库、辅料库、成品库和包装材料库;成品库的内壁材料应为食品级无毒光 4.3.2.1 滑、防潮材料,库内应记录温度、湿度。 4.3.2.2 厂房及设施、生产车间及人员卫生等应符合 GB 8955 和 GB 14881 的规定。 4.3.2.3 车间内部噪声应符合 GB/T 50087 的规定;加工场所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应符合 GB 12348 的要求;位于城市的加工厂的噪声应至少满足 GB 3096 中 3 类标准的要求。 4.4 原辅料要求 4.4.1 油茶籽 应符合 GB/T 37917 和 LY/T 2034 的要求。 4.5 废弃物处理 4.5.1 粉尘与烟尘的控制 在易发生粉尘外溢的原料装卸点、设备衔接处、集尘箱、包装生产等区域应合理配置吸风除尘系 统。排放入周围大气的灰尘浓度应符合 GB 16297 及 GB 20426 的规定。环景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烟道出口与引风机之间应设置除尘装置,锅炉烟筒高度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GB 13271 的规定。 4.5.2 污水排放控制要求 污水排放应符合 GB 8978 的相关要求。 4.5.3 废弃包装物处理 废弃包装物应集中存放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5.4 废弃辅料处理 加工过程使用的活性白土及活性炭等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原料与成品库使用的防治与防 护药剂应设有专用仓库保存,并有防盗措施。加工过程产生的副产品应建立相应仓库暂存,及时处理, 不得随意露天丢弃。 5 5.1 加工工艺 原油 油茶籽(原料)→预处理→压榨→毛油→沉淀→精滤→油茶籽油原油。 注:烘干的油茶籽经除杂、脱壳、破碎、调质后入榨。双螺杆压榨温度不高于 120℃,冷榨温度不高于 60°C,压 榨饼中残油率应小于 8%。 5.2 精炼油 原油→脱胶→脱酸→脱水→脱脂→脱色→脱臭→冬化→精炼油→罐装→成品。 5.2.1 脱胶:采用等于或者高于油温 5℃~10℃(或温度 85℃)的热水或食盐水进行搅拌洗涤,用 水量为油重的 10%左右,使油水充分混合,分离油水,以上步骤重复 3 次~4 次。酸值超过 1mgKOH/g 5 DB5206/T 123-2020 的脱胶油进行碱炼,酸值不超过 1 mg/g(以 KOH 计)脱胶油进行脱水、脱色、脱臭、冬化等工序。 5.2.2 碱炼脱酸:加碱量(以 NaOH 计)根据原油实际酸值按公式: X=0.713×A×B..................................... (1) 式中: X ——理论加碱量,kg; A ——油重,吨; B ——酸值,kg/t; 0.713 ——为氢氧化钠的分子量除上氧氧化钾的分子量。 5.2.3 脱色:脱水后在脱胶油,加热 100℃~110℃,真空度 20mmHg,按油重 1%左右加入脱色剂充分 混匀,反应 30

pdf文档 DB5206-T 123-2020 物理压榨油茶籽油加工技术规程 铜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06-T 123-2020 物理压榨油茶籽油加工技术规程 铜仁市 第 1 页 DB5206-T 123-2020 物理压榨油茶籽油加工技术规程 铜仁市 第 2 页 DB5206-T 123-2020 物理压榨油茶籽油加工技术规程 铜仁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2:57: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